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2019年10月22日,“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大型採訪活動在山東濟寧市太白湖新區啟動。本次活動由中國畫報協會和中共濟寧市委宣傳部主辦、山東畫報社承辦,意在通過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提升濟寧城市品牌的影響力與知名度。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大型採訪活動在山東濟寧市太白湖新區啟動。

本次活動共有來自全國各地近三十家畫報媒體的四十餘人參與。在四天的時間裡,他們走遍濟寧市區、魚臺縣、梁山縣、汶上縣、鄒城市、曲阜市等多個地區,實地感受“孔孟之鄉·運河之都·文化濟寧”的魅力,用鏡頭記錄下了金秋濟寧的美好瞬間。

詩酒相約 追夢李白

“天下儒仕盡朝魯,古今禮樂出一家”。濟寧物阜民豐,儒風長盛,文化繁榮,名仕輩出,積蘊傳承,是拜聖習儒、中華文化尋根之地。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濟寧市博物館中陳列的太白樓模型正面。

在時間的流逝中,古老的太白樓靜默在古運河北岸。1200多年前,詩仙李白在這裡舉杯邀月,留下壯麗詩篇。太白樓建在三丈八尺高的城牆上,坐北朝南,十間兩層,斗拱飛簷,雄偉壯觀,系古樓閣式建築。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濟寧市博物館中陳列的太白樓模型側面。

李白在濟寧寫下了53首唐詩,開啟了他詩歌創作達到巔峰的時期。有《任城縣廳壁記》“青衣太昊之遺墟,白衣尚書之舊裡。”、《夢遊天姥吟留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南陵別兒童入京》“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寄東魯二稚子》“雙行桃樹下,撫背復誰憐?”等名揚天下的詩句。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濟寧市太白湖景區之長橋臥波。

李白36歲時攜妻女來到經濟富庶、政和清明的任城。這裡不僅擁有濃厚的文化底蘊,更是才俊人脈的聚集之地,李白寓居在此23年之久。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位於太白湖景區的“白衣尚書紀念館”,該館為紀念濟寧市太白湖新區許莊街道李集村人鄭均而建。

太白湖原稱北湖,因處於我國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南四湖的最北端。唐代大文豪李白曾寓居濟寧,為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於2013年將此湖命名為“太白湖”。太白湖東臨古運河,西臨京杭大運河,呈雙河抱湖之勢,經過多年發展,太白湖景區目前已經發展成為集觀光遊覽、休閒度假、溼地保護、水質淨化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生態旅遊區。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濟寧市博物館,畫報記者拍攝孔子畫像。

濟寧市文化中心位於太白湖新區核心位置,項目總建築面積約50萬平方米,主要規劃佈局群眾藝術館、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以及作為四大文化場館商業商務配套的濟寧文化產業園。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濟寧市博物館內的漢碑、漢畫石刻藝術展廳。

此次活動主要集中參觀採訪了美術館和博物館。博物館裡現代設計與歷史文化的巧妙結合,讓參觀者近距離感受濟寧多彩的文化魅力和古今滄桑的鉅變。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正在展出的“心靈之光——濟寧市美術館當代名家邀請展”,吳為山的青銅雕塑作品《孔子問道老子》矗立在展廳正中。

來濟寧,穿越千年時光,赴一場詩酒相約,感受這座城市的厚重底蘊。

魚米之鄉 孝賢故里

金秋十月,魚臺漫野金黃,稻穀飄香。魚臺位於南四湖西岸,境內河流多達 17 條,池塘更是星羅棋佈。天藍、草綠、水清、魚肥,讓魚臺有了“北國江南、魚米之鄉”的美稱,再加上適宜的氣候條件等因素,孕育了“魚臺大米”色澤晶瑩、營養豐富、氣味清香、口感上佳的獨有品質。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全國畫報媒體記者參觀魚臺縣王魯鎮綠色稻米基地。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王魯鎮村民用稻米獨有的色彩,繪製出一幅幅壯美畫卷。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魚臺縣王魯鎮村民張廣連說今年的水稻又是大豐收。

來到魚臺縣王魯鎮陳堂村的綠色稻米基地,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由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到魚臺縣時親自提寫的“江北米鎮”牌匾。在這裡,他們結合有機水稻、蟹田、蝦稻共作三種方式,通過種植兩種不同品種、不同顏色的水稻,繪製成一幅幅稻田畫。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魚臺縣王魯鎮稻米博覽館再現了1964年冬召開“稻改”會議的場景。

魚臺縣自1964年12月在黨的領導下開始治水稻改,變水害為水利,讓荒湖澇窪變成稻田,把旱澇災害頻發之地變成“北國江南、魚米之鄉”。時至今日,“魚臺大米”已是優質大米的代名詞,“稻改”精神成為魚臺的“精神符號”,成為難以磨滅的國家記憶。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王魯鎮上有魯隱公觀魚的武棠亭,魚臺縣因魯隱公在此觀魚而得名。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全國畫報記者參觀魚臺縣王魯鎮大閔村內的閔子祠。閔子祠為清代建築,為紀念孔子弟子閔子騫而修建。

魚臺還是聞名遐邇的“孝賢故里”。有道是:百善孝為先。孝賢文化是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的重要內容。魚臺縣是孝賢文化發源地,至今"五里三賢"的佳話流傳不衰。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魚臺縣孝賢文化廣場中心的閔子騫雕像,雕像後方建築為孝賢閣。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採訪團在魚臺縣王魯鎮採訪。

“三賢”閔子騫、樊子遲、宓子賤,皆為孔門七十二賢中人,因在魚臺相距不過五華里而居,故稱“五里三賢”。其中,閔子騫是中國古代二十四孝子之一,德行卓著,“蘆衣順母”的故事流芳千古,是中國古代“孝親成才”的典範。

汶水河畔 運河故道

全國畫報媒體記者在濟寧汶上縣參訪了南旺分水樞紐工程遺址和汶上文廟。南旺分水樞紐工程被譽為“江北都江堰”。汶上是孔子初仕中都宰的地方,汶上文廟與孔子有極大淵源。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全國畫報媒體記者參觀大運河南旺樞紐河道遺址。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大運河南旺樞紐河道遺址。

南旺分水龍王廟古建築群,坐落在今天的汶上縣南旺鎮的汶水入運處。南旺居古大野澤之濱,歷史悠久。元代開鑿京杭運河,南旺因地勢隆起,像個羅鍋,被稱為“水脊”。水脊成了運河暢通的難題,明朝初期,工部尚書宋禮和汶上民間水利家白英經過勘察,在戴村築壩遏汶,馴服汶水西行,從南旺入運,七分北流,以濟漳、衛;三分南流,以濟黃、淮,而漕運通。後建龍王廟於分水處,故稱“分水龍王廟”。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畫報記者在南旺分水龍王廟古建築群遺址釆訪。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全國畫報媒體記者參觀大運河南旺樞紐博物館,觀看南旺分水樞紐復原模型。

南旺分水樞紐曾是大運河全線科技含量最高的“心臟工程”,素有“江北都江堰”之美譽。古人的水利智慧確保了明清兩代大運河連續500多年暢通無阻。而現在旁邊一座南旺樞紐考古遺址公園落成,為人們提供了一個探尋大運河歷史以及休閒觀光的好去處。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汶上文廟戟門,又稱大成門。古代帝王外出,在住紮處立戟為門。孔廟建戟門,意味著孔子享受尊貴待遇。

文廟是崇文尚禮的聖地。汶上文廟,始建於唐朝開元十三年,佔地面積約二萬平方米,建築群東西寬約一百米,南北長約二百米,現尚存有戟門、大成殿、明倫堂、烈女祠、節孝祠等建築。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汶上文廟的主體建築大成殿,是祭祀孔子的中心場所,也是莘莘學子“聖賢福佑、狀元登科”求學祈福之地。

汶上文廟座落在孔子初仕之地,承載著弘揚聖治遺風、紀念孔子為政的責任與使命。汶上文廟也是全國為數不多的,由孔氏大宗戶奉祀的文廟之一。孔氏大宗戶世居汶上,累計有201人受封執事官、奉祀官、五經博士、世襲太常寺等爵位。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汶上文廟之明倫堂。明倫堂是古代學宮為生員講經學、講聖諭、明人倫的地方。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採訪團在汶上文廟觀摩學習。

公元前501年,孔子初仕中都宰,留下了“路無拾遺、夜不閉戶”的千古美談。加之明代嘉靖年間汶上孔氏後裔孔胤植繼襲衍聖公爵位,所以汶上文廟較之其他文廟,與孔子關係更為密切。

水滸故里 忠義梁山

一部經典名著,使水泊梁山名揚天下。《水滸》因梁山而精彩,梁山因《水滸》底蘊深厚。聽水滸故事、賞杏花村酒窖、品水滸英雄美酒,領略宋代市井民俗,體驗博大精深的水滸酒文化,感受“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水滸豪情……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水泊梁山風景區中的水滸寨。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恭請天下客,好漢迎賓聚”,水滸寨前上演的“好漢迎賓”情景劇使遊客彷彿穿越時空隧道回到了北宋時期。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水泊梁山風景區內由範曾先生撰寫的《水泊梁山記》大型摩崖石刻,全文368字,描述了水泊梁山河嶽闊峻、草木蕭森的雄奇景象。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梁山登山處的懸崖峭壁上有眾多摩崖石刻,集中了當代書法大家的上乘之作,成為上梁山的重要景觀。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水泊梁山風景區內的豹子頭林沖扮相。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水泊梁山風景區內的黑旋風李逵扮相。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忠義堂位於水泊梁山風景區虎頭峰,是水滸寨的主體建築。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忠義堂是《水滸傳》中梁山好漢商議軍情、調兵遣將、排定座次的地方。在這裡可近距離感悟義結金蘭的神韻、體驗900年前的忠肝義膽。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採訪團走進梁山。山壁上是舒同先生題寫的“水泊梁山”石刻。

水泊梁山風景區是全國唯一一處以農民起義遺址為主題的旅遊景區。景區依照水滸原著描述進行場景復原,以歷代酒器展示區、北宋民俗文化體驗區、水滸酒文化體驗館、北宋酒作坊、水滸酒窖、水滸文化產品展示中心等為主要內容,再現了北宋時期的特色風土人情以及水滸英雄的豪邁情懷。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賈堌堆村為魯西南農耕文化、龍山文化特色村。

在梁山縣還有一個以"留住鄉村記憶,展示歷史文化"為主題的美麗鄉村——賈堌堆。賈堌堆村以“龍山古寨、花海田園”為定位,深入發掘龍山文化,建設了陶藝館、古戲臺、農耕博物館,通過陶藝體驗園復原遠古制陶藝術,對傳統文化進行展示和傳承。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賈堌堆村的農家院落。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賈堌堆村還保留著傳統的手工織布工藝。農家大媽腳踩踏板,手裡的梭子飛快地在兩層經線之間來回穿行。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紡線車完成把雪白的棉花捲繞捻合紗線的工序,紡織成的棉線是老粗布的原始材料。

賈堌堆村西200米有賈堌堆遺址,經考證賈堌堆系原始社會晚期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時期的人類居住遺址。賈堌堆遺地出土的文物當中,有個圓溜溜的小陶輪,中間有孔,這是紡麻線用的“紡輪”,說明早在距今大約4500年左右的大汶口文化時期,在梁山一帶居住的東夷族人就已經能紡麻織布了。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賈堌堆村的古戲臺。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賈堌堆村的花海瞭望臺。

經過幾年持續發展,賈堌堆村逐漸形成春觀花、夏納涼、秋採摘、冬農趣、節慶活動聚人氣的旅遊熱地,引來四方遊客觀光體驗。

孟子故里 儒風鄒城

金秋時節,全國畫報媒體記者來到亞聖孟子的故里鄒城,參訪孟府和孟廟,探索儒家文化。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釆訪團參觀鄒城孟廟。孟廟的第一道大門以“欞星”命名,即意味著孟子是天上的文星下凡,亦含有尊孟如尊天之意。

孟廟之正南門為“欞星門”。“欞星門”高大威嚴,封建時代除農曆二、八月祭祀孟子大典之日,或帝王欽差前來拜謁孟廟之時,才開此門,平時閉門不啟。現為進入孟廟的正門。門內東西各建一座斗拱承託的木坊,左為“繼往聖”、右為“開來學”,以表彰孟軻對儒學有“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功績。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正中為《孟母三遷祠》碑。《三字經》裡說:“昔孟母,擇鄰處”。孟母三遷便出自於此。

孟廟內古木森蔚,碑碣林立,廟周圍有紅牆護圍,總面積65.3畝。它是一座長方形建築群,五進院落,以主體建築“亞聖殿”為中心,南北為一條中軸線,左右作對稱式配列,錯落有致,起伏參差,院院不同,充分體現了古代廟堂的特點。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啟賢門。啟賢,啟毓聖賢之意。進入啟賢門,院中甬道兩則為“孟廟碑林”。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孟廟共有碑刻280餘塊,為宋、元、明、清歷代所立,內容豐富,書體各異,具有重要的史料和書法價值。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孟廟內的啟聖殿,殿內供奉孟子父親孟孫激塑像。元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元仁宗追封孟父為“邾國公”。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孟廟中的孟母殿,亦名“宣獻夫人殿”與啟聖殿同時興建。殿內祀孟母仉氏,元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元仁宗追封孟母為“邾國宣獻夫人”。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亞聖殿是孟廟的主體建築,始建於北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重建。殿內正中供奉著亞聖孟子塑像。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來自鄒魯禮樂團的演員身著漢服,為遊客表演原汁原味的“冠禮”。據《儀禮》記載,古代男子到了二十歲,要由其父親或兄長在宗廟裡主持冠禮,冠禮儀式後,冠者將由少年轉為成年。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鄒魯禮樂團以古箏、古琴等古典樂器進行雅樂演奏表演,重現鄒魯地區宋代傳統雅樂。鄒魯地區所承載的儒家禮儀和雅樂是華夏禮樂文化的源頭、標高和典範。鄒魯文化儀禮中的“祭祀禮”“鄉射禮”“冠禮”“開筆禮”“婚禮”等已經再現於孟子故里。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亞聖木坊始建於明天順二年(1458年),位於孟廟垣牆之西,橫跨於南北通衢的大街上,木坊正中門楣橫書“亞聖”二字。

孟府與孟廟毗鄰,是孟子嫡系後裔居住的府第,元至順二年(1331年),文宗皇帝封孟子為“鄒國亞聖公”,從此,這裡就被稱為“亞聖府”,也叫“孟府”。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孟府禮門,正中門楣上橫書“禮門義路”四字。正中彩繪著頂盔冠甲的執刀武士;兩側彩繪著溫文爾雅的執笏文官。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孟府大堂。大堂門楣上懸清雍正皇帝御賜“七篇貽矩”匾額。“七篇”指《孟子》七篇,即《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和《盡心》,是後世瞭解孟子思想的主要文獻。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孟府大堂內景。孟府大堂是孟子嫡系後裔迎接聖旨、處理公務等重要活動之處。

孟府開始建造的年代不祥,據推測是宋景佑四年(1037年),建孟廟的同時,建造了孟府。在宋宣和三年(1121年)第三次遷建孟廟於城南的同時,遷建孟府於孟廟之西側,後經歷代變遷和擴建,就有了現在的規模,是我國目前保存較為完整的明清古建築群。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孟府內宅正房世恩堂。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世恩堂內景。現有陳列仍保持著孟子七十四代孫孟繁驥和夫人王淑芳當年居住的原貌。

鄒城不僅文化底蘊深厚,而且自然風光秀麗,在雲山深處藏著一個千年古村,因周圍有大小九個山頭,故取名為上九山村。上九山古村位於兩座山中間的山坳裡,南北狹長,一條小河穿村而過。石頭房,石頭牆,石頭院落,石板路小巷。依山而建,就地取材,擇鄰而居。簡單而不雜亂,簡約而不膚淺,錯落有致,格調清新,別具匠心。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上九山村是一座完好地保存著明清時期北方山村風貌的小山村。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上九山村因坐落在石頭山上,人住石頭房、腳踩石頭路、院牆石頭壘,俗稱石頭村。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上九山村依山而建,石屋、石院、石牆、石路、石階、石井,石村奇觀渾然天成。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上九山村農家庭院。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上九山村民鄭朝剛老人彈唱的柳琴戲引人聞聲而至。質樸的唱腔,迷人的柳琴戲,給古老而又美麗的上九山村注入了生機和靈魂。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村裡的九山油坊掌櫃在用石磨磨芝麻鹽,飄起的香味兒令人流連忘返。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上九山村農家餐館的菜單。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千年石村,夢裡老家。入夢入畫入故鄉,上風上水上九山。

上九山村作為千年古石村、文化古村落,現存的歷史文化遺蹟更是不在少數,南山泉、關帝廟、南山寨、老古井、蕭宅、孝賢院(俗稱六合院)等遍佈村莊各處。由於地處儒家文化發源地,村莊的選址、規劃、佈局、建築、裝飾和民風、民俗等方面體現了儒家的思想和風水文化,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

孔子故里 尼山聖境

“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釆訪團在曲阜參訪的第一站是魯源新村,它是濟寧、曲阜和尼山鎮重點打造的鄉村振興示範片區之一,包括東魯源村和西魯源村。魯源新村依山傍水而建,高低錯落有致,造型優美,是極具濃厚儒家文化氣息現代化農村居住社區。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魯源新村北依尼山,南鄰尼山聖境景區,魯源河環村而過,依山傍水,景色怡人。

據《史記》記載:孔子父母“禱於尼丘而得孔子”,故尼山名揚遐邇。孔子因為尼山而得名仲尼,尼山因為孔子“集大成”而成為中國文化源頭的重要標誌之一。孔子父親生活過的魯源村,孔子母親的家鄉顏母莊,孔子出生的夫子洞,形成中國文化特有的聖父、聖母、聖人的聖境格局,尼山聖境由此得名。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魯源新村村委會樓前的群眾文化廣場。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魯源新村住宅全部採取低密度中式院墅風格,外部按照傳統魯式院落設計,二層建築,黛瓦白牆。

在魯源新村南側,一座以“明禮生活方式”為主題,集修學啟智、文化體驗、生態觀光於一體的度假勝地尼山聖境在此落成,成為世界級人文旅遊目的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來到尼山聖境的每個人都會被這裡的儒家風尚所感染。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尼山聖境位於尼山省級文化旅遊度假區,尼山聖境為度假區的核心景區。

尼山聖境景區依尼山而建,採用春秋戰國時期的建築風格,整體佈局和規劃按儒學禮制的規範,建築遵循禮法,講究對稱、均齊、莊嚴。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尼山聖境孔子像。

走進尼山聖境,最先看到的的當屬高大巍峨的孔子像,高72米,由著名雕塑家吳顯林先生主持設計,以唐代畫家吳道子《先師孔子行教圖》為參考,按照“可親、可敬”“師者、長者、智者”的形象定位進行塑造。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尼山聖境大學堂。

尼山聖境另一引人注目的建築應屬大學堂,大學堂位於尼山聖境景區中軸線的東側,依山而建,整體呈退臺式形制建築,大量用用廊柱、穹頂等建築手法,外觀大氣磅礴,體現了“拙樸、自然”整體風格。儒宮是一個展現儒家文化的藝術殿堂,包括仁、義、禮、智、信5個大廳,綜合演藝大廳、七十二賢廊等空間,構成了集博物、典禮、講堂、會議、演藝以及其它配套功能等於一體的綜合性文化旅遊建築。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參觀者步入大學堂,登上大學之道,跟隨贊禮官,哲思為梯,拾級而上。

進入大學堂可以體驗大學之道的儀式,儀式分為初進階、再進階、三進階和終進階,分別代表著中庸之道、仁愛之道、良善之道、和誠信之道。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曲阜的中學生身著漢服,在尼山大學堂仁廳體驗“手讀《論語》”。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大學堂仁廳,氣勢恢宏、富麗堂皇。

在曲阜還有一處為了紀念孔子、集中展示孔子思想學說、傳播弘揚以儒家文化為代表的優秀傳統文化而建設的博物館——孔子博物館。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孔子博物館。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全國畫報媒體記者參觀孔子博物館,聽取工作人員講解。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孔子博物館內“陳蔡絕糧”群雕。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孔子博物館內“問人不問馬”群雕。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孔子博物館“‘西儒’利瑪竇”群雕,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是向西方介紹儒學的第一人。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孔子博物館內展出的“路易十四會見柏應理與沈福宗”群雕,沈福宗向路易十四展示孔子的畫像。

孔子博物館是“三孔”文化遺產的延伸,館藏豐富,擁有各類館藏文物70萬件,聞名於世的藏品包括明代以來直至1948年的30萬件孔府私家文書檔案、宋代以來4萬多冊善本古書、8000多件明清衣冠服飾以及大量的與祭祀孔子有關的禮樂器等。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孔子博物館藏品“黃地彩繪纏枝牡丹紋銅胎畫琺琅五供”,這組五供是雍正皇帝頒賜給孔廟的一組祭器。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孔子博物館藏品魯國故城出土文物“黃玉馬”。

孔孟之鄉 詩畫濟寧——全國重點畫報媒體看濟寧

一名身穿漢服來自黑龍江的遊客,在孔子博物館觀看孔廟奎文閣模型。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濟寧,一個古老與現代交融東方聖城,這裡有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包容八方的運河文化,豪情忠義的水滸文化。這裡文以化人、以文載道;這裡山水交融、相得益彰;這裡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和為貴”“仁者愛人”等思想,已融入了中華民族的血脈,築就了濟寧這方沃土的文明高峰。

濟寧,正以一個博大的胸懷,擁抱八方來客!

圖/文:Marco馬可(部分圖片由山東畫報社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