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2019年10月22日,“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大型采访活动在山东济宁市太白湖新区启动。本次活动由中国画报协会和中共济宁市委宣传部主办、山东画报社承办,意在通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提升济宁城市品牌的影响力与知名度。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大型采访活动在山东济宁市太白湖新区启动。

本次活动共有来自全国各地近三十家画报媒体的四十余人参与。在四天的时间里,他们走遍济宁市区、鱼台县、梁山县、汶上县、邹城市、曲阜市等多个地区,实地感受“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文化济宁”的魅力,用镜头记录下了金秋济宁的美好瞬间。

诗酒相约 追梦李白

“天下儒仕尽朝鲁,古今礼乐出一家”。济宁物阜民丰,儒风长盛,文化繁荣,名仕辈出,积蕴传承,是拜圣习儒、中华文化寻根之地。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济宁市博物馆中陈列的太白楼模型正面。

在时间的流逝中,古老的太白楼静默在古运河北岸。1200多年前,诗仙李白在这里举杯邀月,留下壮丽诗篇。太白楼建在三丈八尺高的城墙上,坐北朝南,十间两层,斗拱飞檐,雄伟壮观,系古楼阁式建筑。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济宁市博物馆中陈列的太白楼模型侧面。

李白在济宁写下了53首唐诗,开启了他诗歌创作达到巅峰的时期。有《任城县厅壁记》“青衣太昊之遗墟,白衣尚书之旧里。”、《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南陵别儿童入京》“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寄东鲁二稚子》“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等名扬天下的诗句。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济宁市太白湖景区之长桥卧波。

李白36岁时携妻女来到经济富庶、政和清明的任城。这里不仅拥有浓厚的文化底蕴,更是才俊人脉的聚集之地,李白寓居在此23年之久。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位于太白湖景区的“白衣尚书纪念馆”,该馆为纪念济宁市太白湖新区许庄街道李集村人郑均而建。

太白湖原称北湖,因处于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南四湖的最北端。唐代大文豪李白曾寓居济宁,为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于2013年将此湖命名为“太白湖”。太白湖东临古运河,西临京杭大运河,呈双河抱湖之势,经过多年发展,太白湖景区目前已经发展成为集观光游览、休闲度假、湿地保护、水质净化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区。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济宁市博物馆,画报记者拍摄孔子画像。

济宁市文化中心位于太白湖新区核心位置,项目总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主要规划布局群众艺术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以及作为四大文化场馆商业商务配套的济宁文化产业园。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济宁市博物馆内的汉碑、汉画石刻艺术展厅。

此次活动主要集中参观采访了美术馆和博物馆。博物馆里现代设计与历史文化的巧妙结合,让参观者近距离感受济宁多彩的文化魅力和古今沧桑的巨变。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正在展出的“心灵之光——济宁市美术馆当代名家邀请展”,吴为山的青铜雕塑作品《孔子问道老子》矗立在展厅正中。

来济宁,穿越千年时光,赴一场诗酒相约,感受这座城市的厚重底蕴。

鱼米之乡 孝贤故里

金秋十月,鱼台漫野金黄,稻谷飘香。鱼台位于南四湖西岸,境内河流多达 17 条,池塘更是星罗棋布。天蓝、草绿、水清、鱼肥,让鱼台有了“北国江南、鱼米之乡”的美称,再加上适宜的气候条件等因素,孕育了“鱼台大米”色泽晶莹、营养丰富、气味清香、口感上佳的独有品质。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全国画报媒体记者参观鱼台县王鲁镇绿色稻米基地。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王鲁镇村民用稻米独有的色彩,绘制出一幅幅壮美画卷。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鱼台县王鲁镇村民张广连说今年的水稻又是大丰收。

来到鱼台县王鲁镇陈堂村的绿色稻米基地,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到鱼台县时亲自提写的“江北米镇”牌匾。在这里,他们结合有机水稻、蟹田、虾稻共作三种方式,通过种植两种不同品种、不同颜色的水稻,绘制成一幅幅稻田画。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鱼台县王鲁镇稻米博览馆再现了1964年冬召开“稻改”会议的场景。

鱼台县自1964年12月在党的领导下开始治水稻改,变水害为水利,让荒湖涝洼变成稻田,把旱涝灾害频发之地变成“北国江南、鱼米之乡”。时至今日,“鱼台大米”已是优质大米的代名词,“稻改”精神成为鱼台的“精神符号”,成为难以磨灭的国家记忆。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王鲁镇上有鲁隐公观鱼的武棠亭,鱼台县因鲁隐公在此观鱼而得名。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全国画报记者参观鱼台县王鲁镇大闵村内的闵子祠。闵子祠为清代建筑,为纪念孔子弟子闵子骞而修建。

鱼台还是闻名遐迩的“孝贤故里”。有道是:百善孝为先。孝贤文化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内容。鱼台县是孝贤文化发源地,至今"五里三贤"的佳话流传不衰。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鱼台县孝贤文化广场中心的闵子骞雕像,雕像后方建筑为孝贤阁。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采访团在鱼台县王鲁镇采访。

“三贤”闵子骞、樊子迟、宓子贱,皆为孔门七十二贤中人,因在鱼台相距不过五华里而居,故称“五里三贤”。其中,闵子骞是中国古代二十四孝子之一,德行卓著,“芦衣顺母”的故事流芳千古,是中国古代“孝亲成才”的典范。

汶水河畔 运河故道

全国画报媒体记者在济宁汶上县参访了南旺分水枢纽工程遗址和汶上文庙。南旺分水枢纽工程被誉为“江北都江堰”。汶上是孔子初仕中都宰的地方,汶上文庙与孔子有极大渊源。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全国画报媒体记者参观大运河南旺枢纽河道遗址。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大运河南旺枢纽河道遗址。

南旺分水龙王庙古建筑群,坐落在今天的汶上县南旺镇的汶水入运处。南旺居古大野泽之滨,历史悠久。元代开凿京杭运河,南旺因地势隆起,像个罗锅,被称为“水脊”。水脊成了运河畅通的难题,明朝初期,工部尚书宋礼和汶上民间水利家白英经过勘察,在戴村筑坝遏汶,驯服汶水西行,从南旺入运,七分北流,以济漳、卫;三分南流,以济黄、淮,而漕运通。后建龙王庙于分水处,故称“分水龙王庙”。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画报记者在南旺分水龙王庙古建筑群遗址釆访。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全国画报媒体记者参观大运河南旺枢纽博物馆,观看南旺分水枢纽复原模型。

南旺分水枢纽曾是大运河全线科技含量最高的“心脏工程”,素有“江北都江堰”之美誉。古人的水利智慧确保了明清两代大运河连续500多年畅通无阻。而现在旁边一座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落成,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探寻大运河历史以及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汶上文庙戟门,又称大成门。古代帝王外出,在住扎处立戟为门。孔庙建戟门,意味着孔子享受尊贵待遇。

文庙是崇文尚礼的圣地。汶上文庙,始建于唐朝开元十三年,占地面积约二万平方米,建筑群东西宽约一百米,南北长约二百米,现尚存有戟门、大成殿、明伦堂、烈女祠、节孝祠等建筑。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汶上文庙的主体建筑大成殿,是祭祀孔子的中心场所,也是莘莘学子“圣贤福佑、状元登科”求学祈福之地。

汶上文庙座落在孔子初仕之地,承载着弘扬圣治遗风、纪念孔子为政的责任与使命。汶上文庙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由孔氏大宗户奉祀的文庙之一。孔氏大宗户世居汶上,累计有201人受封执事官、奉祀官、五经博士、世袭太常寺等爵位。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汶上文庙之明伦堂。明伦堂是古代学宫为生员讲经学、讲圣谕、明人伦的地方。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采访团在汶上文庙观摩学习。

公元前501年,孔子初仕中都宰,留下了“路无拾遗、夜不闭户”的千古美谈。加之明代嘉靖年间汶上孔氏后裔孔胤植继袭衍圣公爵位,所以汶上文庙较之其他文庙,与孔子关系更为密切。

水浒故里 忠义梁山

一部经典名著,使水泊梁山名扬天下。《水浒》因梁山而精彩,梁山因《水浒》底蕴深厚。听水浒故事、赏杏花村酒窖、品水浒英雄美酒,领略宋代市井民俗,体验博大精深的水浒酒文化,感受“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水浒豪情……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水泊梁山风景区中的水浒寨。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恭请天下客,好汉迎宾聚”,水浒寨前上演的“好汉迎宾”情景剧使游客仿佛穿越时空隧道回到了北宋时期。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水泊梁山风景区内由范曾先生撰写的《水泊梁山记》大型摩崖石刻,全文368字,描述了水泊梁山河岳阔峻、草木萧森的雄奇景象。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梁山登山处的悬崖峭壁上有众多摩崖石刻,集中了当代书法大家的上乘之作,成为上梁山的重要景观。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水泊梁山风景区内的豹子头林冲扮相。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水泊梁山风景区内的黑旋风李逵扮相。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忠义堂位于水泊梁山风景区虎头峰,是水浒寨的主体建筑。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忠义堂是《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商议军情、调兵遣将、排定座次的地方。在这里可近距离感悟义结金兰的神韵、体验900年前的忠肝义胆。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采访团走进梁山。山壁上是舒同先生题写的“水泊梁山”石刻。

水泊梁山风景区是全国唯一一处以农民起义遗址为主题的旅游景区。景区依照水浒原著描述进行场景复原,以历代酒器展示区、北宋民俗文化体验区、水浒酒文化体验馆、北宋酒作坊、水浒酒窖、水浒文化产品展示中心等为主要内容,再现了北宋时期的特色风土人情以及水浒英雄的豪迈情怀。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贾堌堆村为鲁西南农耕文化、龙山文化特色村。

在梁山县还有一个以"留住乡村记忆,展示历史文化"为主题的美丽乡村——贾堌堆。贾堌堆村以“龙山古寨、花海田园”为定位,深入发掘龙山文化,建设了陶艺馆、古戏台、农耕博物馆,通过陶艺体验园复原远古制陶艺术,对传统文化进行展示和传承。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贾堌堆村的农家院落。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贾堌堆村还保留着传统的手工织布工艺。农家大妈脚踩踏板,手里的梭子飞快地在两层经线之间来回穿行。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纺线车完成把雪白的棉花卷绕捻合纱线的工序,纺织成的棉线是老粗布的原始材料。

贾堌堆村西200米有贾堌堆遗址,经考证贾堌堆系原始社会晚期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时期的人类居住遗址。贾堌堆遗地出土的文物当中,有个圆溜溜的小陶轮,中间有孔,这是纺麻线用的“纺轮”,说明早在距今大约4500年左右的大汶口文化时期,在梁山一带居住的东夷族人就已经能纺麻织布了。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贾堌堆村的古戏台。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贾堌堆村的花海瞭望台。

经过几年持续发展,贾堌堆村逐渐形成春观花、夏纳凉、秋采摘、冬农趣、节庆活动聚人气的旅游热地,引来四方游客观光体验。

孟子故里 儒风邹城

金秋时节,全国画报媒体记者来到亚圣孟子的故里邹城,参访孟府和孟庙,探索儒家文化。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釆访团参观邹城孟庙。孟庙的第一道大门以“棂星”命名,即意味着孟子是天上的文星下凡,亦含有尊孟如尊天之意。

孟庙之正南门为“棂星门”。“棂星门”高大威严,封建时代除农历二、八月祭祀孟子大典之日,或帝王钦差前来拜谒孟庙之时,才开此门,平时闭门不启。现为进入孟庙的正门。门内东西各建一座斗拱承托的木坊,左为“继往圣”、右为“开来学”,以表彰孟轲对儒学有“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功绩。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正中为《孟母三迁祠》碑。《三字经》里说:“昔孟母,择邻处”。孟母三迁便出自于此。

孟庙内古木森蔚,碑碣林立,庙周围有红墙护围,总面积65.3亩。它是一座长方形建筑群,五进院落,以主体建筑“亚圣殿”为中心,南北为一条中轴线,左右作对称式配列,错落有致,起伏参差,院院不同,充分体现了古代庙堂的特点。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启贤门。启贤,启毓圣贤之意。进入启贤门,院中甬道两则为“孟庙碑林”。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孟庙共有碑刻280余块,为宋、元、明、清历代所立,内容丰富,书体各异,具有重要的史料和书法价值。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孟庙内的启圣殿,殿内供奉孟子父亲孟孙激塑像。元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元仁宗追封孟父为“邾国公”。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孟庙中的孟母殿,亦名“宣献夫人殿”与启圣殿同时兴建。殿内祀孟母仉氏,元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元仁宗追封孟母为“邾国宣献夫人”。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亚圣殿是孟庙的主体建筑,始建于北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重建。殿内正中供奉着亚圣孟子塑像。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来自邹鲁礼乐团的演员身着汉服,为游客表演原汁原味的“冠礼”。据《仪礼》记载,古代男子到了二十岁,要由其父亲或兄长在宗庙里主持冠礼,冠礼仪式后,冠者将由少年转为成年。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邹鲁礼乐团以古筝、古琴等古典乐器进行雅乐演奏表演,重现邹鲁地区宋代传统雅乐。邹鲁地区所承载的儒家礼仪和雅乐是华夏礼乐文化的源头、标高和典范。邹鲁文化仪礼中的“祭祀礼”“乡射礼”“冠礼”“开笔礼”“婚礼”等已经再现于孟子故里。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亚圣木坊始建于明天顺二年(1458年),位于孟庙垣墙之西,横跨于南北通衢的大街上,木坊正中门楣横书“亚圣”二字。

孟府与孟庙毗邻,是孟子嫡系后裔居住的府第,元至顺二年(1331年),文宗皇帝封孟子为“邹国亚圣公”,从此,这里就被称为“亚圣府”,也叫“孟府”。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孟府礼门,正中门楣上横书“礼门义路”四字。正中彩绘着顶盔冠甲的执刀武士;两侧彩绘着温文尔雅的执笏文官。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孟府大堂。大堂门楣上悬清雍正皇帝御赐“七篇贻矩”匾额。“七篇”指《孟子》七篇,即《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和《尽心》,是后世了解孟子思想的主要文献。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孟府大堂内景。孟府大堂是孟子嫡系后裔迎接圣旨、处理公务等重要活动之处。

孟府开始建造的年代不祥,据推测是宋景佑四年(1037年),建孟庙的同时,建造了孟府。在宋宣和三年(1121年)第三次迁建孟庙于城南的同时,迁建孟府于孟庙之西侧,后经历代变迁和扩建,就有了现在的规模,是我国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孟府内宅正房世恩堂。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世恩堂内景。现有陈列仍保持着孟子七十四代孙孟繁骥和夫人王淑芳当年居住的原貌。

邹城不仅文化底蕴深厚,而且自然风光秀丽,在云山深处藏着一个千年古村,因周围有大小九个山头,故取名为上九山村。上九山古村位于两座山中间的山坳里,南北狭长,一条小河穿村而过。石头房,石头墙,石头院落,石板路小巷。依山而建,就地取材,择邻而居。简单而不杂乱,简约而不肤浅,错落有致,格调清新,别具匠心。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上九山村是一座完好地保存着明清时期北方山村风貌的小山村。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上九山村因坐落在石头山上,人住石头房、脚踩石头路、院墙石头垒,俗称石头村。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上九山村依山而建,石屋、石院、石墙、石路、石阶、石井,石村奇观浑然天成。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上九山村农家庭院。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上九山村民郑朝刚老人弹唱的柳琴戏引人闻声而至。质朴的唱腔,迷人的柳琴戏,给古老而又美丽的上九山村注入了生机和灵魂。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村里的九山油坊掌柜在用石磨磨芝麻盐,飘起的香味儿令人流连忘返。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上九山村农家餐馆的菜单。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千年石村,梦里老家。入梦入画入故乡,上风上水上九山。

上九山村作为千年古石村、文化古村落,现存的历史文化遗迹更是不在少数,南山泉、关帝庙、南山寨、老古井、萧宅、孝贤院(俗称六合院)等遍布村庄各处。由于地处儒家文化发源地,村庄的选址、规划、布局、建筑、装饰和民风、民俗等方面体现了儒家的思想和风水文化,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孔子故里 尼山圣境

“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釆访团在曲阜参访的第一站是鲁源新村,它是济宁、曲阜和尼山镇重点打造的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之一,包括东鲁源村和西鲁源村。鲁源新村依山傍水而建,高低错落有致,造型优美,是极具浓厚儒家文化气息现代化农村居住社区。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鲁源新村北依尼山,南邻尼山圣境景区,鲁源河环村而过,依山傍水,景色怡人。

据《史记》记载:孔子父母“祷于尼丘而得孔子”,故尼山名扬遐迩。孔子因为尼山而得名仲尼,尼山因为孔子“集大成”而成为中国文化源头的重要标志之一。孔子父亲生活过的鲁源村,孔子母亲的家乡颜母庄,孔子出生的夫子洞,形成中国文化特有的圣父、圣母、圣人的圣境格局,尼山圣境由此得名。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鲁源新村村委会楼前的群众文化广场。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鲁源新村住宅全部采取低密度中式院墅风格,外部按照传统鲁式院落设计,二层建筑,黛瓦白墙。

在鲁源新村南侧,一座以“明礼生活方式”为主题,集修学启智、文化体验、生态观光于一体的度假胜地尼山圣境在此落成,成为世界级人文旅游目的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来到尼山圣境的每个人都会被这里的儒家风尚所感染。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尼山圣境位于尼山省级文化旅游度假区,尼山圣境为度假区的核心景区。

尼山圣境景区依尼山而建,采用春秋战国时期的建筑风格,整体布局和规划按儒学礼制的规范,建筑遵循礼法,讲究对称、均齐、庄严。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尼山圣境孔子像。

走进尼山圣境,最先看到的的当属高大巍峨的孔子像,高72米,由著名雕塑家吴显林先生主持设计,以唐代画家吴道子《先师孔子行教图》为参考,按照“可亲、可敬”“师者、长者、智者”的形象定位进行塑造。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尼山圣境大学堂。

尼山圣境另一引人注目的建筑应属大学堂,大学堂位于尼山圣境景区中轴线的东侧,依山而建,整体呈退台式形制建筑,大量用用廊柱、穹顶等建筑手法,外观大气磅礴,体现了“拙朴、自然”整体风格。儒宫是一个展现儒家文化的艺术殿堂,包括仁、义、礼、智、信5个大厅,综合演艺大厅、七十二贤廊等空间,构成了集博物、典礼、讲堂、会议、演艺以及其它配套功能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建筑。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参观者步入大学堂,登上大学之道,跟随赞礼官,哲思为梯,拾级而上。

进入大学堂可以体验大学之道的仪式,仪式分为初进阶、再进阶、三进阶和终进阶,分别代表着中庸之道、仁爱之道、良善之道、和诚信之道。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曲阜的中学生身着汉服,在尼山大学堂仁厅体验“手读《论语》”。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大学堂仁厅,气势恢宏、富丽堂皇。

在曲阜还有一处为了纪念孔子、集中展示孔子思想学说、传播弘扬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而建设的博物馆——孔子博物馆。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孔子博物馆。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全国画报媒体记者参观孔子博物馆,听取工作人员讲解。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孔子博物馆内“陈蔡绝粮”群雕。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孔子博物馆内“问人不问马”群雕。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孔子博物馆“‘西儒’利玛窦”群雕,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是向西方介绍儒学的第一人。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孔子博物馆内展出的“路易十四会见柏应理与沈福宗”群雕,沈福宗向路易十四展示孔子的画像。

孔子博物馆是“三孔”文化遗产的延伸,馆藏丰富,拥有各类馆藏文物70万件,闻名于世的藏品包括明代以来直至1948年的30万件孔府私家文书档案、宋代以来4万多册善本古书、8000多件明清衣冠服饰以及大量的与祭祀孔子有关的礼乐器等。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孔子博物馆藏品“黄地彩绘缠枝牡丹纹铜胎画珐琅五供”,这组五供是雍正皇帝颁赐给孔庙的一组祭器。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孔子博物馆藏品鲁国故城出土文物“黄玉马”。

孔孟之乡 诗画济宁——全国重点画报媒体看济宁

一名身穿汉服来自黑龙江的游客,在孔子博物馆观看孔庙奎文阁模型。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济宁,一个古老与现代交融东方圣城,这里有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包容八方的运河文化,豪情忠义的水浒文化。这里文以化人、以文载道;这里山水交融、相得益彰;这里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为贵”“仁者爱人”等思想,已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筑就了济宁这方沃土的文明高峰。

济宁,正以一个博大的胸怀,拥抱八方来客!

图/文:Marco馬可(部分图片由山东画报社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