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劇的成熟

瓊花會館的建立標誌著粵劇成熟

“瓊花”“吉慶”和“八和”是粵劇在不同歷史時期的3個著名的會館。

曾有這樣的說法:未有“八和”,先有“吉慶”,未有“吉慶”,先有“瓊花”。

粵劇的成熟

瓊花會館的出現,標誌著粵劇進入了成熟時期,在粵劇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那是清代雍正皇帝時期的一個清晨,天色剛矇矇亮的時候,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打破了清晨的寧靜。

馬背上坐著一名男子,男子雙手抓著韁繩,雙腿夾緊馬腹,揮舞著馬鞭抽打馬股,慌慌張張地向涿郡的方向奔去。

粵劇的成熟

半個時辰之後,一隊官軍出現在男子逃跑的路上,為首的軍官不斷催促著:“快點,都快點,別讓攤手五跑了,那可是萬歲爺點名要抓的欽犯。要是讓他跑了,咱們都得挨板子。”

要說這個“攤手五”,便是名伶張五,那可是當時北京城的名人。不論在民間還是官方都赫赫有名,是當時北京城最有名的名伶之一。後來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得罪了皇家,被雍正皇帝下令通緝,不得不離開北京城外出逃生。

粵劇的成熟

幾個時辰之後,在京杭大運河的碼頭,攤手五賣掉了馬匹,登上了南下杭州的渡船,看著漸漸消失在視線中的北京城,他一顆懸著的心稍微安穩了一些。

幾個月之後,攤手五幾經輾轉來到了廣東佛山,他隱姓埋名混跡在佛山鎮大基尾,上了一條紅船,加入到當時廣東藝人的行列,重操舊業。

粵劇的成熟

攤手五在北京城的時候,就憑藉一身的本事紅遍曲藝界,來到了廣東之後很快也成為當地曲藝界的魁首,在短短時間內就打拼出一片屬於他自己的新天地。

攤手五精通京戲、崑曲,對各種角色都有非常深透的理解,尤其是對生、醜兩個角色最為精通。他的唱功也非比尋常,腔調拿捏得非常到位,配合動作,身形簡直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一時間攤手五所在的紅船,紅透了整個廣東,前來看他唱戲的人絡繹不絕,不但有本地人,而且還有從福建、廣西甚至臺灣來的觀眾。

粵劇的成熟

隨著攤手五的名氣如日中天,他所在的佛山鎮大基尾成了伶人的天堂,而攤手五的身邊也聚攏了很多當世優秀的伶人以及非常有潛力的學生。

攤手五看到戲曲欣欣向榮的在佛山發展,決定在這裡建立一個專門教習藝人曲藝本領的機構。這個機構不同於以往的戲班子,規模要大。

於是攤手五給這個機構起名字叫作“瓊花會館”。自從瓊花會館成立之後,立刻就成為廣東曲藝界的核心,無數的伶人趨之若鶩。隨著時間的推移,瓊花會館成為南戲的標誌,就像是武林江湖的少林與武當一樣。

粵劇的成熟

瓊花會館的產生在麥嘯霞所撰的《廣東戲劇史略》裡有記載:雍正繼位時北京名伶張五號攤手五逃亡來粵,寄居於佛山鎮大基尾……以京戲崑曲授諸紅船子弟,變其組織,張其規模。創立瓊花會館。

清代道光年間,吳榮光編寫的廣東省《佛山忠義鄉志》記載:鎮內有會館凡三十七,瓊花會館建築瑰麗,為會館之最。

粵劇的成熟

瓊花會館坐落於“優船聚於基頭,酒肆盈於市畔”的大基鋪,即後來佛山市紅強街區。會館門口有4條大柱,還有個亭子。門口的牌匾是“會館”兩字,全館的面積比當時的祖廟還大。

瓊花會館共分三進,第一進是鐘鼓,繼後有可拆可合的臨時舞臺;第二進是瓊花宮大殿,大殿前是天階;第三進是會所,每當戲行祖師華光帝誕辰的日子,戲行的藝人們就匯聚瓊花宮大殿祭祀華光帝。

粵劇的成熟

瓊花會館附近,就是佛山大基尾河邊的瓊花水埠,方便坐紅船的伶人上岸或到其他地方演出。據說伶人最初僱用紫洞艇作為戲船,後來加上風帆,又在船身繪畫龍鱗、菊花圖案,船頭髹成紅色,因而稱為“紅船”。

作為粵劇的行會,瓊花會館有著較為嚴格的管理制度,會館內設慎和、兆和、慶和、福和、新和、永和、德和、普和八堂,分別統管所屬會眾。瓊花會館的出現,說明佛山已成為當時粵劇發展的中心,粵劇在當時已經是盛極一時。

粵劇的成熟

攤手五在這裡以京劇崑曲教授粵劇藝人,建立了“瓊花會館”。這是粵劇界最早的戲行組織,佛山遂被稱為粵劇的故鄉。

當時,佛山多迎神賽會,逢神誕必要上演粵劇。

清代有一首竹枝詞描寫了這一盛況說:梨園歌舞賽繁華,一帶紅船泊晚沙,但到年年天貺年,萬人圍住看瓊花。

粵劇的成熟

清代乾隆年間,廣東一帶比較安定,商貿發達。佛山更是商幫薈萃,娛樂要求更加興旺,因此吸引了100多個外省戲班來廣東演出。這些外省班主要來自江西、湖南、安徽、蘇州等地。

另外,廣東省西部“下四府”,即高州、雷州、廉州、瓊州的演戲活動也很頻繁。每年的關帝、天妃、冼夫人一類神誕,都有演戲迎神的習俗。

粵劇早期化妝流行濃脂厚粉,但是所用化妝品比較簡單。小生不抹胭脂,最多是畫黑少許眉毛,花旦只是塗上粉。

粵劇的成熟

根據行內習慣,所有角色都是自行照著鏡子化妝。一般舊式化妝是先拉緊臉部皮膚,用布條扎著頭髮,用白色顏料畫個底稿,確定線條對稱勾正,然後再正式填上其他鮮豔顏色。

對於淨角的化妝,行內稱呼為“開面”。先用白色顏料描畫底稿,在眼睛及口部附近塗上黑色,把眉毛畫得長長並向上翹來表現威嚴,在其他的地方塗上紅色,就完成整個“開面”過程。當然不同行當各有其獨特的化妝方式。丑角常有一個大白點在臉的中央。

其實,化妝顏色以紅、黑、白、藍、黃為主。紅色代表血性忠勇,黑色代表剛耿忠直,白色代表奸惡陰險,藍色代表狂妄兇猛,黃色代表剽悍幹練。

粵劇的成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