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钢厂里人掉进钢水里这一炉钢水是接着用还是报废?

作为一个前炼钢工,发觉这个提问的背景,是源于炼钢行业自身带着神秘光环,人们对炼钢感觉既神秘又熟悉,所以想对他一探究竟。

恰好我很怀念以前的炼钢生涯,身已远,心却一直在上夜班时开在幽暗厂区里的通勤车上,所以不想错过这个机会,想和大家聊聊炼钢。


炼钢厂的头等大事是什么,是安全。因为在炼钢厂有千万般意想不到的死法,每月集团都发下四五张事故通报,有自己集团的,也有其他兄弟单位的,各种各样的工伤工亡事故,唯独从没看到过掉进钢水的情况。而且作为一线工人,我以及周围的同事也似乎没人想过会发生这种事。

偶尔开玩笑,这炉钢水c低了,你跳进去增个c吧,也只是玩笑而已。人真要是掉进去了,炉渣就直接把人挡住了,几乎不可能进入钢水里的,充其量可能只是增了零点几个ppm的氧含量罢了,其他杂质都吸附在炉渣表面了。当然这炉钢肯定是炼不成了,发生了工亡的安全事故,就等着停产整顿呗,一炉钢才几个钱,停产一天的损失就远远超过一炉钢的价值了,再加上领导问责,员工扣钱,几年评不上先进的后遗症,相较下来,钢水的成本都要被选择性遗忘了。大型企业在这点上做的非常好,安全重于泰山不是说说的。

那钢铁厂这类的重工业为什么事故频发呢?

在下炼钢生涯十多载,碰到过第一天上班的劳务工就从落差五米多的操作平台上掉到地下坑道的工亡事故,也碰到过生产的中坚力量干了多年的一线连铸工位班组长上去排除故障,头伸出去看被突然下来的钢水浇到后颈的工伤情况——当时烫到了马上脖子缩回来了,去了医院也只是普通烫伤,休息了一个月就回来上班了,等等,不胜枚举。

综合起来三点可以解释为什么炼钢是个高危职业:复杂的环境,人与机械的不互动,以及违章操作。

微微歪个楼,稍稍讲下炼钢的常识,方便大家理解下。其一,炼钢厂很多时候讲炼钢就是炼渣子,什么是渣子,就是钢水表面覆盖的一层炉渣,这层渣子起到非常重要的保护钢水的作用,可以减少钢水被氧化,吸附钢水内的夹杂物,保温等。大家电视上看到的钢包内飞溅出的东西好怕怕,并非钢水,而是我前面说的炉渣了,炉渣因为强烈的底搅拌气体溅出钢包,钢水则由于被炉渣覆盖,基本不会出现溅出钢包的情况。

其二钢水视规格不同,冶炼温度也不同,大约会在1500到1700左右,一滴钢水从这么高的温度进入常温空气里,无异于把烧红的烙铁扔到冰水中,会迅速降温,经过一两秒掉到你头顶,一顶安全帽完全足够应付,至于炉渣,温度更低,降温更快,掉到工作服上可能连个洞都烫不出来。以前的炼钢帽还有藤制竹制的,可想而知,钢水的直接伤害并没有被炼钢厂放在最首要最严防死守的位置上。


那么就开始讲讲我认为的炼钢厂三大危险因素吧。

第一危险因素,复杂的生产环境。炼钢厂的环境险恶,人神共愤,再加上三班倒,中夜班生产中看不到的死角实在太多。光上下个楼梯,就曾在两个月时间内连着发生两起下楼梯导致脚扭伤的例子。炼钢鞋厚重,楼梯陡,夜班工作又疲劳,一个不注意就扭了脚了。现在新车间还算好的,现代化程度高了,现场整洁不少,老车间里真是处处是陷阱。

环境险恶还体现在灰多,炼钢厂的灰尘是最多的,职业病检查里矽肺是要查的,很多人肺部都有阴影。因为灰多,所以炼钢厂只要碰到停产,头等大事就是清理垃圾,不然下次就没办法开炉。清理垃圾就是全厂总动员了,不管平时翻什么班,集中起来上日班。就这样大家人盯人的情况下,照样发生被铁板压断腿,人从运垃圾的卡车上摔下来受伤的事故。可见此间险恶。

第二大危险因素,人机不互动。现代化炼钢,电脑使用多,机械使用多。人在操作电脑和机械时,思路要转变成机械思路,不然就要出问题。记得刚实习那会,老师傅给我们演示加料操作,说是老师傅,其实他们那时候也刚接触这套新的炼钢系统没多久,这套系统设置有不少快捷键,除了用鼠标操作外,不少操作可以用键盘,比如现在要讲的累断老腰的确认键:点击对话框上的enter可以确认,而按键盘enter键同样可以确认。

—这就是加料基本操作了,我在电脑上加个200公斤,我现在取消。怎么加下来了。”——本来是演示一下,然后取消加料,在弹出的确认加料画面,点击cancel就ok了,老师傅为了显示自己炉火纯青的掌握了这套系统,把鼠标移到cancel键上,华丽的按下了键盘的enter键,得,一阵烟雾过后,大家扛起铁锹去坑里铲合金了。想必大家已然知道问题出哪了,老师傅一直以为enter起到的作用是点击左键的效果,而正常操作不需要取消,所以一直相安无事,直到那天他想取消了,结果即使他把鼠标移到cancel上了,但是他按了键盘的enter,起到的仍然是确认加料的效果。当然结局还是很美好的,那天停产检修,没钢水没人在下面,外加老师傅愧疚的请大家搓了一顿。从此以后调试加料设备,大家都坚决按加料的最小公斤数调试,就是怕万一点错真的加下来了,锹起来也省力啊。

这就是典型的人机不互动。

再讲个aod炉兑钢的吧。炼不锈钢,需要兑钢操作,老设备都是人工在外手动摇炉子的,新设备可以电脑控制在操作室摇,老师傅使用新设备,按理说也操作了快两年了,结果还是发生了点错按键的情况,心里是想着微调下炉子角度,结果点到摇平炉子的按键了,当时行车正吊着钢包往炉子里倒钢水呢,就看见炉子嗡嗡嗡的摇下来了,又是日班,一平台在看兑钢的大小领导全被吓的四处窜,速度之快,让一线员工充分认识到了让领导先走的含义,领导要先走,员工还真赶不上。。幸亏当时行车工和指吊工反应快,马上把钢包拉起来了,只浇了一两吨钢水下来,把炉底气管烧掉了,人没伤到,提前报废个炉子。从此以后严禁兑钢时电脑操作,炉子摇到位置就硬挺着不动了,全靠行车操作。

至于违章操作,讲一个身边的故事。同年进厂一哥们,一起实习一起培训一起玩ro的,工作中水平是有的,实习完我这批大部分去了新车间,这哥们则是被实习车间千般挽留,就是不放走,最后留在那干了,也算个主控室小头目了,活没话说。出事那天,一个人跑去设备管道里检查,按理说不是他的活,自己也没放停机牌,也没和人说,也可能和谁说了,反正操作室里的人是不知道下面有人,就有人按了按钮,冷钢下去直接把胸腔压粉碎,直到现在也查不出是谁按的按钮。厂里赔了多少万,外加他们那个作业区每年雷打不动的去给这哥们上坟。题外话,前面上班第一天死的那个,外地偏远地区的,厂里联系家里人来处理后事谈赔偿,十多年前,照本地标准赔了七十多万,家里来的老娘和兄弟直接拿了钱就走了,后事还是厂里料理的。

回答问题,外加聊了聊以前工作,想想自己全手全脚的从炼钢厂走出来了,还真是不易啊。


第一次补充:

摸摸脑袋,发现很多朋友对炼钢厂很感兴趣,就再聊点吧。钢铁厂的种类繁多,炼的也不同,我只聊炼钢这一块。

关于爆炸,发生过,还亲历过。炼钢厂炉子最基本的建筑结构就是上面炉子和操作室,下面事故坑,所谓事故坑,简单来讲就是地面往下再挖个两到三米深的长坡道,万一发生什么情况,钢水渣子也只会流到事故坑去,处理起来方便。

这事故坑既然是往下挖的,就必然会有水渗出来,新车间投产后就发现有渗水,想了各种隔水的方法,基本都不管用。十多年过去,几条事故坑居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积水现象,这就是定时炸弹啊。

为毛这么说,钢水与水接触的原理和浓硫酸相反。少量水往钢水表面去,基本问题不大,冶炼中炉盖漏水,冷却水都直接往炉子里飚,只要不是漏的太夸张,操作工是舍不得停下来的,尤其是初炼炉,要抓产量,能熬到交班,就让下个班去处理,停下来捉漏就是和人民币过不去。

但这钢水进入水里可就是直接爆炸了。我亲历的那次爆炸就是,电炉要放钢了,上料工先过来吊了包合金加到空钢包里,放钢时候没事,钢包车开出来,行车要去吊钢包的时候炸了。原因就是前面加的合金是受潮了的合金,行车一拎钢包,钢水一晃动,接触到内部受潮部分,发生爆炸。还好当时合金加的少,爆炸当量不大,手动狗头 ,但炸出来的钢水已经把行车钩子和钢包耳环粘住了,整个钢包车覆盖了一层冷钢和渣子,灭火器用掉十多个。

其实上料是有烘烤系统的,而放钢同时加合金才是正常操作。结果那天那包合金完美避开了这两点,华丽丽的放了次大炮仗。

事故坑的积水,那就炸的更厉害了。有次快接近停产了,在家竖着耳朵等厂里消息,厂里停了么夜班就好不用去了,休息两天,去搞个卫生妥妥的。结果等来的消息是炉子停了,全体上班。到了才知道发生了什么,厂房最中间位置的aod炉事故坑炸了——流渣时候炉子磕头,钢水哗的下去了有十几吨,碰到坑内积水,发生爆炸,坑里砖头飞出去十几米,附近几个工位操作室隔热玻璃全被震碎。当时投产没多久,大家边炼边摸索,安全意识也强,没人受伤,就是吓的够呛。顺带的全厂人员挨了两个月的冻,因为按惯例的停产检修轮流值班被取消了,领导原话,窗户都炸没了,全体上班看着设备别被偷了。。。寒冬腊月,没有热乎乎的钢水,冷风呼呼的刮,平时坐的椅子都是铁的,不垫个纸板都坐不下去,一群人就笼着袖子缩在空调能打到那块取暖,再加上身上又脏又破的工作服,画面感强不?

至于现在积水怎么处理的呢,治不了本那就治标吧,装满红彤彤渣子的大渣包往积水部位放,靠热量把水蒸干,反正正常生产中,热渣包多的是。。。后来大家还发现这样做更有个妙处,方便处理冷钢,具体处理的方法有空再更吧。

第二次补充:

有朋友问一滴钢水降温快,那钢水淋头的话人不是照样完了。

在钢厂,钢水大部分时间都在容器里,不是在炉子里就是在钢包里,正常情况下钢水当头浇下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出钢时候,一是钢包或者炉子穿了,钢水漏下了。

出钢时候,人是没可能被钢水淋头的,因为会有钢包车托着钢包在出钢口下面等着,人就是想进去都进不去,而且车间本身就是生人勿入,事故坑更是栏杆围起,出入的台阶远在放钢位置的另一头,除了停产搞卫生的时候下去,平时根本不准人进去。

炉子或者钢包穿了的情况,也绝对不是一盆水当头浇下那种。因为无论是钢包还是炉子,里面腐蚀最厉害的是渣线部位,也就是炉子上部。

一次典型的钢包穿钢事故,满包钢水发生穿钢,穿的位置就在渣线,穿的时候都是一个点,然后逐渐扩大,然后么,就没了,因为渣线附近的渣子和少量钢水穿光了,后面就没东西出来了,钢水倒到新钢包接着炼呗。评论里朋友问的钢水直接浇下来的情况,我的第一反应就是上图的这条液体了,我能想象到的,最切题的答案了。穿钢除了穿渣线外,还有一种非常小概率的可能,炉底气管穿掉,那么,摇起来放钢就好了,所以大家想象中的洗钢水澡的情形,我觉得在现代化的大型炼钢厂是不会发生的。

第三次补充:

有朋友问钢包吊运过程中钢水浇下来怎么办,炼了这么多年钢,还真碰到过一次。

既然讲到钢包吊运,那首先得讲下行车是如何吊运钢包的,

行车是炼钢厂的制高点,它上面就是屋顶了,大多数炼钢厂的行车结构都如上图,大钩两个固定的,用于吊运钢包;小钩一个,吊运一些小的东西以及倒钢时套钢包的尾巴;还有个最小的钩子,灵活使用。

正常吊运钢包时候,只用到大钩,那么只要套好钢包,那是不太可能发生事故的,因为钢包重心在下面。大家网上搜下钢包倾覆,百分之九十以上事故原因都是行车没套好钢包,钩子没套好,行车往上一拎,几秒内马上发生事故。

倒钢的时候,再套好小钩,大钩不动,小钩往上提,钢包自然就往一边倾斜,钢水就倒出来了。我碰到的唯一一次钢包吊运中的钢水浇出来的事故就是发生在这个情况下。

那天一包钢水成份出现问题,高出规格不少,调度和当班组长决定和后面一包成分低的钢水混冲,平均下成分。于是把这包钢水倒一半到空钢包里,倒完了就让行车拎着去到下一个钢包。为了节约时间小钩只是放的低了点并没脱掉,调度特意还提醒行车工,叫他钢包吊过去的时候小心点。

结果行车走到一半,就看见小钩开始往上走了。当时我第一反应是,开行车的家伙涨能耐了,为了节约时间敢同时做两个动作了。过了两三秒,还在上升,就觉得不对了,对讲机喊他,没反应,这时候调度也觉得不对了,扯着喉咙喊他,还是没反应。再过几秒,地面上的人全在吼行车,结果还是往上提,大家眼睁睁的看着小钩越拎越高,钢包屁股越翘越高,钢水终于哗的下来了。这时候行车工才明白过来,手忙脚乱的把小钩放低了。浇下来的钢水把地面钢包车的线缆烧断,钢水凝固把轨道都包住了,处理了整整一天才恢复生产。所幸没发生爆炸没人受伤。

这就是我前面为什么先讲行车的道理,行车为了保证吊运过程中稳定钢包里的钢水,消除惯性俗称荡势,通常只做一个方向上的动作,做完一个做下一个方向,这样开的就慢了。熟练的行车工能同时做两个方向上动作,牛逼的可以做三个方向的。这和塔吊还是有点区别的,因为炼钢厂的行车对消除荡势的要求特别高,满包钢水在天上飞,启动减速一个衔接不好,钢水就会由于惯性冲出去了。这和我们端着满杯水走路的原理是一样的。

那么这次事故为什么没人受伤呢,我觉得没人受伤是必然的,因为大家安全意识高啊。在炼钢厂呆久了,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自己的安全范围。哪些是正常操作,属于绿色范围,哪些是有一定风险,属于需要警惕的黄色范围,哪些是高危险,要提起十二万分精神的红色范围。倒钢这个操作,无论放在谁哪里,都是绝对的红色范围。所以倒钢过程中,有事没事的,无数只眼睛在盯着呢,后面发觉不对劲了,大家也是马上紧着喊行车工,同时疏散地面上的人——当时也没人,没人会在倒钢时在这附近转悠。最终只是设备受损,还算皆大欢喜的结局。

至于开行车那朋友嘛,扣了点钱了事。他说当时对讲机坏了,喊他时候也没听见,当然我们都是不信的。

既然说到行车了,顺便聊聊行车工吧。炼钢厂一线工种中几乎全部是男性,就行车工这个工种可以由女性胜任,原因就是几乎不需要体力劳动,但是非常需要认真细致。以前全国的炼钢技能比武大赛,行车拿冠军的女性比例超高,三四十米高空,操作行车钩子开地面的啤酒瓶盖子,啧啧,这才叫人剑合一。

这职业缺点很明显,易上手难精通,而且职业局限性太高。炼钢工,不管哪个工位的,还会时不时去给私人老板打打工,赚点外快。可从来没听说行车工出去赚外快的,厂里开得再厉害的,去了别的生产线,熟悉环境,找点位,吃透设备,没个两三天开不起来。

行车工最怕什么呢,看不见事故征兆的一种事故,钢丝绳出槽。吊运过程中有地面指吊工指挥,只要听指挥,就算出事故,也是各打五十大板。可这钢丝绳出槽,就是百分之百自己的责任了。每个钩子上面都有十几二十根钢丝绳,每根钢丝绳在自己的溜槽里,分担一部分重量,加起来就可以拎起几十上百吨的钢包了。正常工作中,钢丝绳只承担拉力,但是碰到钢丝绳出槽,除了拉力,还要承担侧向的压力,马上就发生应力变形了,这要是吊着钢包呢,后果不堪设想。更要命的是,溜槽部位为了防止被溅到起火,都做了半封闭处理,行车工靠自己是看不见有没有出槽的。

一次夜班上到凌晨五六点,正是人困马乏的时候,就看见行车莫名其妙的钩子往下走,越走越低,心里还想我们没叫行车啊,这是自己训练吗。半小时后就看见调度来喊生产节奏缓一缓,人就冲出去了。我们一问,行车工睡着了,脚靠到操纵杆了,结果钩子就一直往下降,掉到地面上,倒下了。这哥们一觉醒来,一看这情况,钢丝绳出没出槽看不见,不敢乱来,马上打电话求救了。紧急处理了两个多小时才恢复正常。调度少出了两炉钢,气的跳脚。

猪年大吉的分割线

评论里慢慢的出现同行啦,向仍然坚持着这份轰轰烈烈职业的朋友们表示敬意。

很多朋友找到不少事故的例子,尤其那个钢包脱落钢水烧掉调度室的例子,波及的范围已经远远超出炼钢行业的范畴,为各行业敲响了警钟。

那么,说了这么多炼钢厂的安全规范,岗位规程,员工的安全意识,为什么还会发生这么多惨烈的事故呢,用句惹人嫌的话,正常炼钢谁不会啊,问题是,炼钢这活,不正常的时候多啊!

以我所在的炼钢厂为例,一炉钢水从进入炉子里开始,直至连铸拉铸出来,这炉钢保持高温液态的状态长达6~7个小时,经历多个工位,不同的工种配合,数不清的机械设备参与操作,任何一个环节出点问题,整条生产线就进入不正常的状态了。简单点来说,一个人出错,一群人帮着擦屁股。

评论里有连铸的同志,连铸这个工位的性质决定了他是最需要别人擦屁股的。

连铸工位是钢水浇铸环节,开弓没有回头箭,连铸一旦开浇,这炉钢水的质量就定死了,没有再操作的余地。顾名思义,连铸的意思就是连续浇铸,一包钢水拉完立即跟上下一包接着拉,普通碳钢可以连浇六到七包钢水,称作六连浇或者七连浇,不锈钢由于冶炼时间长,浇铸时间短,连浇炉数稍低一点。

想象一下这个画面,原定六连浇的计划,开浇应该下来三流钢坯的,结果各种突发情况导致有一流没下来,少了一流,那么为了保证钢水质量,保证过热度,就只能单独做个一连浇了,后面钢水不跟了。而正常六连浇开浇第一包的时候,前道的精炼工位起码一包钢水已经调整到全部合适,就等着上了,另有一包钢水电炉已经放钢,等着进钢包炉了。你要是当班调度,面对着,连铸一包缺流,只能一连浇,后面再开浇要一个多小时以后,外面却有两到三包钢水无所适从,不断的在精炼工位里盘来盘去的情况,如何能做到气定神闲,不如,搓个炎爆吧。

(这里说的过热度是一项很重要的指标,简单来讲,是防止钢坯产生裂纹的,只有过热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里,浇出来的钢水才是质量合格的。)

这种时候就是精炼工位在擦屁股,为了防止钢水冻掉,几包钢水在不断的吊来吊去,不断的升温,可见的安全隐患也在不断上升。而连铸缺流这事,不夸张的讲,几乎每天都会发生,前面多个工位都屯着钢水,眼巴巴等着连铸能正常开浇。

大家可能会说了,知道浇铸容易发生问题,那炼个一两炉就赶紧浇掉,这样不是下面也不会积钢水,上面出问题也好快速解决,短平快嘛。这里就涉及成本问题了,别的消耗不说,最直接的消耗是中间包,一连浇消耗一个中间包,六连浇也是消耗一个中间包,你说哪种浇法节约成本?

精炼工位是炼钢厂的擦屁股大户,后面不正常他要擦,前面不正常他也要擦。

尤其碰到连浇的最后一两包,精炼的同志们最急,跟上去浇掉,就是胜利,跟不上去,就是把产量白白送给下个班。这种时候,别说屁股了,痔疮都得擦。

什么,电炉为了赶着出钢,铜板没加?我来加我来加。aod炉发现还原s有点高,赶紧吊过来我来造渣脱硫。连铸上保温剂不多了,要留点交班,知道了知道了,我这吊包前多扔几包。总之这时候的要求,合理不合理的,精炼炉都能忍了,只求把活做完。

上面说的还是简单的不正常情况,严重点的不正常情况,连岗位规程里都没写怎么处理。

本厂全套设备都是引进自国外,可能老外也没想到,中国的炼钢现场要面对如此多严峻的挑战。比如,Lf炉断电极。

Lf炉是炉外精炼炉的一种,主要调整钢水成分和温度,顺带调节生产节奏。因为lf炉处理的都是液态钢水,所以这套设备并没有预想到断电极的情况。而实际的国情是,lf炉要无数次的面对各种原因吊过来的,温度低的快跌破液相线的钢水。这种时候,断电极就成为一种必然了。

电极插入钢水通电升温,钢水表面炉渣结住或者大块合金在钢水里结块,都会将电极掰断。但凡断了,必是大段电极掉在钢包里面,浮在钢渣界面。此时钢包车开不出来,因为断电极顶着炉盖了。咋办,唯一一种办法,从炉盖的电极孔里把钢丝绳伸进去,套住电极,行车把断电极微微拉高点,勉强能让钢包车出来,然后处理电极。

说起来容易,现场多难操作,人要上滚烫的炉盖,套钢丝绳要其他人拿着氧气管从炉门伸进去去够,机会只有一次,钢丝绳掉到钢水里,马上就烧掉了,只能换钢丝绳重来。

粗略一看,起码两个违章操作,第一违反行车十不吊制度——歪拉斜吊不吊,第二,人员在有钢水的情况上炉盖操作。

所以在编写岗位规程时候,这里被选择性的无视了,简单的一句钢包车开出后将电极吊出就完事了,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