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溫暖至此,便好

一日三餐,讀書喝茶,低成本過完這個假期

三月溫暖至此,便好

1.

前一日讀到一首詞“...小園幾許,收進春光。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偶然乘興,步過東岡。正鶯兒啼,燕兒舞,蝶兒忙。”

寥寥數語,整個春日便呈現眼前,花團錦繡,蝶飛燕舞,又讓人沉醉清麗婉轉,盎然生機。

今適逢週六,無陽光,無寒意,乘車去植物園。

2.

走進園區,頓時嗅到濃郁花香,滿目綠植蔭蔭。植物園內,人不少,但人人自覺,全部口罩加持,來來往往,看花餵魚,拍照發視頻。

沿石階走進園區,迎面湖光瀲灩,水清淺處,有花,有草;有臺階,有頑石;駐足端詳,不知花名,但覺清香入鼻,不知甚草,生水中,也別有風情。

向右邊走去,有各種綠植,花樹,一條小溪,散落三色睡蓮,黃、粉、紫;有一女子站水邊拍照,被園區管理員制止,告訴她,可以站在岸上拍照。

溪上一架紅色拱橋,有幾分豔麗、奪目,有孩童迅速跑過。

沿湖緩步慢行,走走停停,顧盼四望,忽眼前一亮,小徑兩旁,玫瑰、薔薇和月季,爭相鬥豔,花色各異,又各自嫵媚。蜂蝶翩然,駐花蕊片刻,又飛起,去親吻另一朵花心,自是應接不暇。

有不少男女舉起手機,見一位約八九歲小姑娘,告誡爸爸,不要踩在花圃內拍照,又見一位少婦溫柔的告訴只有二三歲的小朋友,不要採折花枝。溫馨有理,文明信守。

綠樹成蔭,有風穿過,沿湖一週。入口左側便是大片草坪,人群三三兩兩聚集,吃著零食閒聊,不少放風箏的孩子或者情侶,真正飛起的不過仨倆,開心的孩子們,奔跑嬉戲。

駐足,轉身坐在石凳,面對湖面。遠處可見幾棟高樓矗立,對岸小山坡多是榕樹,偶有幾株黃花風鈴木,也見禾雀或合歡。

湖面非常平靜,偶有水波翻動,岸上游人慢慢悠悠,我坐在石階,會否有人瞧見。

三月溫暖至此,便好

3.

已是三月末,居家兩個半月,從最初的新鮮,到近日的慵懶,這是一個過程,也好比兩個初相識的人,從新鮮到後來的視而不見。但是,與少年相處的越來越和諧。

某日,失手打破一隻玻璃碗,正在收拾廚房的少年回頭,第一句話便是:“老媽,手沒事吧”。此言一出,便覺知少年,善意、溫暖。

居家生活是在去年八九月份有此想法,去年底實施,誰知春節期間爆發疫情,便感慶幸,不然,少年怎麼辦。

生活易且行且珍惜,活在當下便自在豐盈。

這個三月,溫暖的風吹進陽臺,輕紗幔帳,風便恣意的進入室內,吹得爐煙遊絲轉,茶香弄滿衣。

這樣,便好!

三月溫暖至此,便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