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投資後為什麼踩雷概率更高了?你可能做錯了!

對於很多踩雷的網貸投資人來說,這個夏天無疑是記憶裡的一抹暗色。

最近網上流傳著一個段子:“跟大咖們學會了分散投資的理財,於是我把資金分散到了十多個平臺,結果現在有維權的地方就能見到我的身影。”段子雖有誇張的成分,但也暴露了不少投資人對“分散方式”存在誤解,操作方式不對。

分散投資後為什麼踩雷概率更高了?你可能做錯了!

對於投資理財,永遠存在一個恆定的定律:“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的確,在理財這件事上從來沒有絕對的安全,風險無論大小都如影隨形。

分散投資成為有效均衡安全性、收益性、流動性這三大要素以防範風險實現資產保值增值的重要手段,規避風險的集中爆發,讓投資本金和收益處於一個相對安全的狀態。

理論沒錯,但是簡單把資金分散到十幾個平臺這種粗暴的做法真的太偏激。過度分散、盲目的分散投資不僅不能分攤風險,還會因為對於投資項目的把控不嚴導致增加風險。

真正的分散投資是根據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配置到不同的資產類型,比如P2P+基金+債券。

不把資金放全部放在同一個行業,同一領域。

除了分散對象,還應期限分散、投資時間分散,在投資上遵循“262”原則,就是投資時本金20%投資高收益產品,60%投資穩健的中等收益產品,其餘20%投資低收益產品。

同樣,投在網貸平臺的資金也應該理性分散,與其沒有目的進行分散,增加踩雷的概率,尤其是。追求過高收益的投資人,若將資金全部分投到高收益的平臺,其背後的風險可想而知。

不如花些時間和精力從底層資產、業務模式、團隊風格等多個角度考察,挑選出2-4個較為穩健優質的平臺進行投資和關注,穩穩的賺。

分散投資後為什麼踩雷概率更高了?你可能做錯了!

目前網貸行業仍處於發展期,良莠不齊,整個經濟層面都處於去槓桿、穩槓桿的階段,說白了就是少放貸、少放款,資金面相對來說比較緊張。這也就直接影響了P2P的主要借款客戶-中小企業的資金問題。

加之投資人自身對平臺認識不足,如果把所有資金都放在網貸,無疑是存在一定的風險的。

這個時候,適當的配置有著P2P收益便利卻不涉及放貸的平臺或是明智之選。

不涉及放貸就沒有了P2P風險,投資人不用擔心借款人捲款潛逃或者因為其他原因不能正常還款而資金損失,相對保障投資人安全。

那麼有沒有不涉及放貸平臺呢,平臺如何保障投資人收益,運營模式是怎麼樣的?其中風零度就是這樣一家,很值得研究。

確定的來說,風零度是提供擔保服務的平臺,通過大眾分保的模式智能分散消化風險。

分散投資後為什麼踩雷概率更高了?你可能做錯了!

說白了就是信貸機構需要第三方擔保,信貸機構將貸款數據接入系統,我們通過大數據嚴格篩選評估優質的擔保對象(客戶)。

並按既定的保證金率(20%)計算出相應期限的保證金產品,上線發佈,投資人可認購份額,獲得收益,成為實際擔保人,同時系統匹配擔保,單筆投資可匹配擔保數十個機構的數百個項目。

這樣的好處在於:不以借貸利息為收入來源,而是通過提供擔保服務獲取收入,平臺本身不產生任何風險。

加上匹配擔保,當一筆項目或多個項目出現不良時,投資人資金只佔該筆投資的幾百分之一,其收益佔該筆投資的1/8左右,遠遠大於承擔的風險金額。

作為擔保行業,為保證雙方利益,風控是一定要做的。不僅大數據和徵信數據篩選受保企業,決策是否擔保以及保費定價,在擔保中定期檢討信貸產品風險,以及保後管理。而且,建立了一套專業的代償管理以及應用大數據幫助提升代償清收率,出現風險時,平臺有能力償還,覆蓋賠付額,保障投資者利益。

擔保理財產品次日付息,理財保證金全額存於平臺方的平安銀行。標的分配,15天、1個月、3個月、6個月、9個月、12個月期限都有,新手、省心保、先富保都有,6.0%、7.2%、8.3%、9.3%、10.1%都有,適合分散投資人群。

說了這麼多,看得出來分散投資遠遠不是單單將資金分散投資到不同的地方那麼簡單,不僅瞭解自身風險承受能力,還特別是對平臺的選擇上,瞭解平臺資產好壞、業務真假、發展潛力...需要足夠的耐心和見識,才能真正的賺取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