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做个有用的人不好吗?”

在电影《末代皇帝》中,溥仪三岁时就离开父母住进皇宫,身边只有一个奶妈。九岁的时候,弟弟溥杰过来看他,第一次跟他说他已经不是皇帝了。

《末代皇帝》:“做个有用的人不好吗?”

对于那些遗老遗少来说,溥仪是不是皇帝并不重要,可从此再也没有皇帝他们很难接受。所以他们也都愿意维持“天威不散”的假象,一面在欺骗自己,一面也是借溥仪的身份来给自己获得实惠。他的母亲去世想回去探望他们都不允许。怕他如果不回来了,他们这个骗局也就无法继续下去了。

国民政府给予他们的优待,是允许他们可以继续留在故宫。但是对一个人来说,这样的优待何尝不是一种惩罚。他大半辈子都没摆脱这种桎梏,直到和它融为一体。

他16岁那年,在太妃们的主持下,娶了皇后婉蓉和妃子文秀。新婚之夜,因为没有正常的社交经验,他懵懂的应付了一阵之后还是退缩了。他本来以为自己结了婚就能亲政,能去牛津大学读书。

可他根本就没有长大,他的想法非常幼稚。亲政又如何?成人又如何?他所有的愿望的实现,都依赖于一个虚幻的皇帝的身份。他还觉得自己当了皇帝就能像先帝一样改革;如果自己是一个好皇帝,就能改变这一切,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师傅庄士敦跟溥仪指出宫里巨大的开支和亏空。溥仪下令核查账目。太监们自知心虚,趁夜在皇宫里放火。于是一气之下,他把太监们都赶走。也许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施展自己愿望的机会。

《末代皇帝》:“做个有用的人不好吗?”

后来他还是被赶出紫禁城了。如果退位时就被赶出去,也许他还能有一个成为普普通通的正常人。这是他三岁进宫后第一次踏出皇宫。即使戴着墨镜,也挡不住他眼神里的慌张,他的身后是已经崩溃的帝国。荧幕上夕阳的余晖配上悲凉的音乐,让人感觉到命运的无常,以及人的渺小。

《末代皇帝》:“做个有用的人不好吗?”

离开了皇宫,他跑到天津避难。凭着丰厚的津贴和从皇宫里带出的财产,他过着奢侈的生活。他花大把的钱去买西方的东西,觉得西方什么东西都好,可是西方人却奉行一夫一妻制。文秀提出要和他离婚,他却说“不能和皇帝离婚。”

皇帝的身份既给了他安逸的生活也给了他逃不开的诅咒

如果他从此安于做一个花花公子,虽然不会有什么建树,也不会犯什么大的错误。但是他还是不肯放弃自己的皇帝梦。长期的洗脑和隔离,让他放不下皇帝身份,但他又没有真正的实力去影响历史。

中国再也不需要皇帝,他却除了做皇帝什么也不会。为了实现他自己所谓的政治抱负,他站到了历史的反面。如果说他之前作为清廷遗老的傀儡,是因为年纪太小,没有办法。那么这时做日本人的傀儡则完全是他自己的错误决定。

他去日本会见天皇,认为天皇和他年纪差不多,所以会同情他。可惜日本人只是让他签署他不同意的文件,而且清除了他身边的亲信。开始他还懂得反抗,但后来日本人彻底把他架空,又利用皇后和司机的外遇要挟他,他就只能听从他们摆布了。

《末代皇帝》:“做个有用的人不好吗?”

在伪满的行为,最终让他成了战犯。刚到看守所时他还是生活几乎不能自理,也不肯如实反思自己的过去。看守所所长一针见血的指出“以前你觉得谁都要听你的,现在又觉得谁都不如”。

《末代皇帝》:“做个有用的人不好吗?”
《末代皇帝》:“做个有用的人不好吗?”

他跟所长说“你们让我活着,是因为我有用”。

所长反问“做一个有用的人,有那么可怕吗?”

《末代皇帝》:“做个有用的人不好吗?”

其实所长说的“有用”,只是让他自食其力,他误解成自己又要继续做傀儡了。

《末代皇帝》:“做个有用的人不好吗?”

只不过这次他想做傀儡都做不成了。看守所十年,他以一个普通公民的身份被释放。

影片结尾老年的溥仪买票进了故宫,他想再坐一坐龙椅,却被一个小朋友拦住了。这时故宫已经成了博物院,龙椅谁都不能再坐了,包括他在内。

他的前半生不愁衣食,还有不少人“伺候”,可是谁是真正需要他这个人呢?他们只是需要他的身份,需要借助他实现自己的目的。

《末代皇帝》:“做个有用的人不好吗?”

出狱后他终于做了一个普通的园丁,也许这时他能真正地理解“有用”这个词的意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