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江淮官话没法互通?其他同一种官话却基本可以互通?

66美好愿望


其实这个问题就是“明代以前无官话”这一说法,当然这里的官话指现代汉语的官话方言。现代汉语中所有的官话均与明官话有或近或远的关系,包括北京官话,那是明代迁都北京后明官话冲击古燕地方言所形成的。而南方的西南官话调值神似明官话,是明清移民交流使用的语言(类似现代天南海北的各地人汇聚在一起只能用普通话交流),现代西南官话仍然有部分土词跟南京话一样。

而江淮地区也是明官话的发源地,或者这么说,明官话是古江淮方言中的一支所形成的,好比古代江淮地区有A,B,C,D四种口音,假设明官话是其中的A口音后裔A1,而这个A1的后代无论是A2,A3都出自这一脉,结果就是现代所有官话能基本互通(A的后裔),而和B,C,D则相似点较少有沟通障碍。


旧城旧梦旧时光369


江淮官话属于汉语官话存在较多争议的大区语言,主要的争议包括:

1、黄孝片是否属于江淮官话

黄孝片的鄂东部分,虽然有入声调,但它的入声调音长比普通声调还长,与洪巢片、通泰片大为不同;黄孝片里的九江市区、九江县、瑞昌市一带方言,是否应属黄孝片、是否应属江淮官话,都有争议。

2、江淮官话与吴语的关系

有以下几种看法:

所有江淮官话(或洪巢片、通泰片的全部)均由吴语演变而来;

只有部分江淮官话均由吴语演变而来;

江淮官话仅带有吴语的底层,不一定是(或一定不是)从

吴语演变而来。


还咳咳咳天籁


江淮官话分为三片,洪巢片居中,东南部为通泰片(泰如片),西部隔着大别山赣语怀岳片为黄孝片。洪巢片代表城市有扬州、盐城、淮安、南京、镇江、合肥、芜湖、安庆等;通泰片代表城市有南通、泰州;黄孝片代表城市有黄冈、孝感、九江。这三个片区内部均可以互通。三个片区之间通话有些困难,但也不是完全不能互通。为什么片区之间互通有困难呢?这源于整个江淮官话原来都有不同吴语的底层,是北方话向南渗透的结果。

中间的洪巢片地区广大,互通性好,是由于地处江淮之间,平原地带,来往频繁,只有中原官话和吴语互相博弈。而东西两片略小,黄孝片深受中原官话信蚌片、西南官话湖广片和赣语大通片的影响,词汇和语音都略有不同;通泰片滨海,新涨滩涂明清有大量不同地区吴语居民开垦,形成整个江淮官话区北方话奠定基础之后吴语的强势反击地区,导致许多吴语地带和方言岛,也产生了吴官混合语地带。

由此看来,黄孝片和通泰片作为官话其异质成份较多而导致江淮官话三片之间互通困难。江淮官话虽然底层都是吴语,但由于所处地带不同的缘故,本来的吴语就有区别,加上后来不同方言的深刻影响,才产生了今天的三个片区。而洪巢片里的安庆话,由于范围内大别山六县的赣语怀岳片影响,也和其他洪巢片方言有较大区别。

总体来说,三片之所以归属江淮官话,他们之间的语法、词汇、语音相对于其他方言,其内部一致性还是足够强。黄孝片由于隔着大别山,处于江汉平原东部与本体江淮平原交流较少;通泰片虽和洪巢片连为一体,但由于吴语和混合语的存在导致外人听感障碍。


第九区春虫虫


江淮官话基本上是可以互通的,淮东和淮西是有一些区别。但确实有的比较难懂,主要是处在和吴语赣语交界处,有一些过度区域。我说一下我了解的包括桐城枞阳这样被划到江淮官话的地方也有像无为这样地方。


高岸为谷1


祖上是南人,和汉人不同。


高瓜是个帅爸爸


江北人自已美名什么官话,全国不互通称什么官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