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江淮官話沒法互通?其他同一種官話卻基本可以互通?

66美好願望


其實這個問題就是“明代以前無官話”這一說法,當然這裡的官話指現代漢語的官話方言。現代漢語中所有的官話均與明官話有或近或遠的關係,包括北京官話,那是明代遷都北京後明官話衝擊古燕地方言所形成的。而南方的西南官話調值神似明官話,是明清移民交流使用的語言(類似現代天南海北的各地人匯聚在一起只能用普通話交流),現代西南官話仍然有部分土詞跟南京話一樣。

而江淮地區也是明官話的發源地,或者這麼說,明官話是古江淮方言中的一支所形成的,好比古代江淮地區有A,B,C,D四種口音,假設明官話是其中的A口音後裔A1,而這個A1的後代無論是A2,A3都出自這一脈,結果就是現代所有官話能基本互通(A的後裔),而和B,C,D則相似點較少有溝通障礙。


舊城舊夢舊時光369


江淮官話屬於漢語官話存在較多爭議的大區語言,主要的爭議包括:

1、黃孝片是否屬於江淮官話

黃孝片的鄂東部分,雖然有入聲調,但它的入聲調音長比普通聲調還長,與洪巢片、通泰片大為不同;黃孝片裡的九江市區、九江縣、瑞昌市一帶方言,是否應屬黃孝片、是否應屬江淮官話,都有爭議。

2、江淮官話與吳語的關係

有以下幾種看法:

所有江淮官話(或洪巢片、通泰片的全部)均由吳語演變而來;

只有部分江淮官話均由吳語演變而來;

江淮官話僅帶有吳語的底層,不一定是(或一定不是)從

吳語演變而來。


還咳咳咳天籟


江淮官話分為三片,洪巢片居中,東南部為通泰片(泰如片),西部隔著大別山贛語懷嶽片為黃孝片。洪巢片代表城市有揚州、鹽城、淮安、南京、鎮江、合肥、蕪湖、安慶等;通泰片代表城市有南通、泰州;黃孝片代表城市有黃岡、孝感、九江。這三個片區內部均可以互通。三個片區之間通話有些困難,但也不是完全不能互通。為什麼片區之間互通有困難呢?這源於整個江淮官話原來都有不同吳語的底層,是北方話向南滲透的結果。

中間的洪巢片地區廣大,互通性好,是由於地處江淮之間,平原地帶,來往頻繁,只有中原官話和吳語互相博弈。而東西兩片略小,黃孝片深受中原官話信蚌片、西南官話湖廣片和贛語大通片的影響,詞彙和語音都略有不同;通泰片濱海,新漲灘塗明清有大量不同地區吳語居民開墾,形成整個江淮官話區北方話奠定基礎之後吳語的強勢反擊地區,導致許多吳語地帶和方言島,也產生了吳官混合語地帶。

由此看來,黃孝片和通泰片作為官話其異質成份較多而導致江淮官話三片之間互通困難。江淮官話雖然底層都是吳語,但由於所處地帶不同的緣故,本來的吳語就有區別,加上後來不同方言的深刻影響,才產生了今天的三個片區。而洪巢片裡的安慶話,由於範圍內大別山六縣的贛語懷嶽片影響,也和其他洪巢片方言有較大區別。

總體來說,三片之所以歸屬江淮官話,他們之間的語法、詞彙、語音相對於其他方言,其內部一致性還是足夠強。黃孝片由於隔著大別山,處於江漢平原東部與本體江淮平原交流較少;通泰片雖和洪巢片連為一體,但由於吳語和混合語的存在導致外人聽感障礙。


第九區春蟲蟲


江淮官話基本上是可以互通的,淮東和淮西是有一些區別。但確實有的比較難懂,主要是處在和吳語贛語交界處,有一些過度區域。我說一下我瞭解的包括桐城樅陽這樣被劃到江淮官話的地方也有像無為這樣地方。


高岸為谷1


祖上是南人,和漢人不同。


高瓜是個帥爸爸


江北人自已美名什麼官話,全國不互通稱什麼官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