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造了所冥想中心,上層人士都在追求,我們何不從娃娃抓起?


斯坦福造了所冥想中心,上層人士都在追求,我們何不從娃娃抓起?

急中生智

靜極生慧


最近在看一套書,梁冬和徐文斌對話《黃帝內經》,特別喜歡。


原來“黃帝內經”不只講了中醫保養,說的更多的是順應自然法則的一些做人以及生活的方式。


斯坦福造了所冥想中心,上層人士都在追求,我們何不從娃娃抓起?


而徐文兵和梁冬你一言我一語,把晦澀難懂的古文講解的相當接地氣,非常精彩。(喜馬拉雅上有免費聽,但是音頻裡的梁冬略顯聒噪,徐文兵老師的聲音溫文而雅,感興趣的可以去聽聽)


看到書裡一句話,原來“急中生智”的反義詞是“靜極生慧”呀!


書上說:智是“日”“知”的組合,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知識,就像我們平時讓孩子學各科知識,算是小聰明。


但慧帶著“心”,是走心的,還有兩個”豐”,意味著極大豐富,不可想象的內容,這是大智慧,人把心和腦袋放得很平靜的時候,智慧自然會升起。


這就是“智”和“慧”的區別。


斯坦福造了所冥想中心,上層人士都在追求,我們何不從娃娃抓起?


還記得一休哥麼,怪不得小時候看動畫片,一碰到困難的時候,一休總是“格嘀格嘀……”一陣之後,就想出了妙招。


小時候沒人教,現在終於有點領悟,只可惜,人已到中年,不過可以把自己領悟到的教給孩子。


現在孩子不缺智,每天各種課內課外學科知識在補,而且無論成績好壞,每個孩子都聰明絕頂。


但說到慧,就未必每個孩子都有了,這時候就看孩子能不能靜下來了。


有時候真正的起跑線,未必看得見。


斯坦福造了所冥想中心,上層人士都在追求,我們何不從娃娃抓起?


靜心冥想

大學和名人都在做


別誤會,靜心並非讓孩子變得內向、沉默寡言,畢竟,玩是孩子的天性。


但玩完之後,能否快速把心靜下來專注下一件事,這是一種能力。(包括我們大人也未必能做到這一點,心散的不行,越來越多的人去學禪定、打坐、冥想,也是為了練習這個能力)


之前有個英國朋友,講起她讀書時一些Old Rich家族的同學,家教都是極好的,家裡會特別看重孩子的靜心能力,所以真正的貴族小孩看上去都特別穩重。


這讓我想起美國加州的斯坦福大學,去年還新建了一所冥想中心,就建在了學校的中心位置。


斯坦福造了所冥想中心,上層人士都在追求,我們何不從娃娃抓起?


它包裹在一片橡樹林中,靠著一個小池塘,圍出一個相對自然的地方,鼓勵學校師生來這裡靜心。


斯坦福造了所冥想中心,上層人士都在追求,我們何不從娃娃抓起?


學生和老師一有空,或者碰到什麼難事的時候,就過來靜心冥想。


斯坦福造了所冥想中心,上層人士都在追求,我們何不從娃娃抓起?


喬布斯從很年輕時就開始打坐,200多平的辦公室裡幾乎只有一個用來打坐的坐墊,堅持了很多年。在做產品決策前會通過打坐靜心,讓自己敏銳的直覺來決定選擇。


在《喬布斯傳》中有一段話是這樣說的:

如果你坐下來靜靜觀察,你會發現你自己的心靈有多焦躁,如果你想平靜下來,那情況只會更糟,但時間久了之後,總會平靜下來,心裡就會有空間讓你聆聽更加微妙的東西。

這時候你的直覺就開始發展,你看事情就會更加透徹,也能更感受現實的環境,你的心靈逐漸平靜下來,你的世界會有極大的延伸,你能看到之前看不到的東西,這是一種修行,你必須不斷練習。


斯坦福造了所冥想中心,上層人士都在追求,我們何不從娃娃抓起?


據說馬雲在做重大決策前也會閉關、禁語一段時間。另外,還有很多名人,例如劉德華、陳坤……都長期堅持打坐靜心。


既然知名大學和成功人士都極其推崇靜心的原則,我們何不從娃娃抓起呢?包括我們自己,也很需要靜心的能力。


特別要說明的是,打坐、冥想……都和宗教無關,方法萬千種,目的就是訓練把心靜下來。


因為心靜下來,專注力會明顯提高,學習效率也會提高。


斯坦福造了所冥想中心,上層人士都在追求,我們何不從娃娃抓起?


這也是我最近自己很大的感悟。


工作前先靜坐一會(不是一定要用打坐的方式,就靜靜地坐一會),把雜念都慢慢沉澱下來,就好像一杯有雜質的水,唯有靜下來,才能讓雜質沉澱,讓水變清澈。


哪怕只有十分鐘,頭腦也會格外清晰,容易集中精神,效率特別高。


尤其這段時間孩子天天在家,網課作業一大堆,輔導前靜坐一下,會更清楚輔導的順序,脾氣也會耐心很多。


其實我們不得不承認,有時候吼娃是因為我們自己處於一團混亂中,憤怒自己的無能,以為都是孩子引起的,然後把所有責任都怪罪到孩子身上,其實這是不對的。


斯坦福造了所冥想中心,上層人士都在追求,我們何不從娃娃抓起?


俗話說,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引導的家長。


當你靜下來了,孩子也會跟著靜下來。

有時候我會放些舒緩的音樂,並說些引導詞,頭頂開始,從上而下,一個部位一個部位放鬆下去,讓孩子當成一種遊戲一起做,她還能練習覺察自己哪個部位有沒有放鬆,親證有效。


待到彼此都心平氣和,再開始學習,真的比在催促聲中、在脅迫中效率、質量高很多很多。


相信我,哪怕每天靜坐兩分鐘,一個月後都能感受到很大的不同。


斯坦福造了所冥想中心,上層人士都在追求,我們何不從娃娃抓起?


能讓孩子靜下來乾的事兒

都是好事兒


當然,也不是每個孩子都能靜坐下來,這個千萬不能硬性要求,只能適當引導。


除此之外,每個人都知道,閱讀、畫畫、寫字……都是最常規且有效的辦法,但若心不靜坐不住,用這些方法實則無效。


這時候就要用善巧方便的方法,對於我家孩子,最好的辦法就是搭樂高。(除了貴,佔地方,沒缺點)


斯坦福造了所冥想中心,上層人士都在追求,我們何不從娃娃抓起?


特別喜歡黃磊的大女兒多多,她也特別喜歡搭樂高,前段時間把存貨都拼了出來。


斯坦福造了所冥想中心,上層人士都在追求,我們何不從娃娃抓起?


樂高真的太鍛鍊耐心和專注力了,尤其像這樣的大型樂高。


斯坦福造了所冥想中心,上層人士都在追求,我們何不從娃娃抓起?


所以14歲的多多,彈鋼琴、翻譯英文書、服裝設計、看劇本演話劇……這些需要耐得住性子的事,幹得都很出彩。


除了爹媽資源豐富,也因為自己靜的下來。


斯坦福造了所冥想中心,上層人士都在追求,我們何不從娃娃抓起?


樂高也是我最愛投資的玩具之一。雖然貴一些,佔地方一些,但默默無語的搭建過程中所獲得的專注力訓練,是別的玩具所不能比擬的。


而且搭建完成後孩子所獲得的成就感,也是巨大的。每一次拆了再搭的過程,都是一次磨鍊耐心的挑戰,關鍵是要收好圖紙,不能遺失。


我和朋友聊天時發現,身邊經常玩樂高的小朋友,都是比較能坐得住的,最明顯的是,學樂器的時候,更容易能克服難點。


斯坦福造了所冥想中心,上層人士都在追求,我們何不從娃娃抓起?


如果覺得樂高有點貴,也可以買國產LOZ的拼搭積木,經濟實惠,不過沒有樂高的產品豐富。


再分享一個小東西,這個有點像是小學老師讓孩子數米粒鍛鍊專注力似的,不過這可比那好玩多了——拼豆


斯坦福造了所冥想中心,上層人士都在追求,我們何不從娃娃抓起?


一顆一顆豆子像米粒般大小,用小鑷子夾著,在模板上搭出自己想要的圖案,也是相當鍛鍊專注力的。


斯坦福造了所冥想中心,上層人士都在追求,我們何不從娃娃抓起?


最後用配套的燙鬥燙一下,可以做成車掛、鑰匙扣什麼的,比樂高省地方多了。


斯坦福造了所冥想中心,上層人士都在追求,我們何不從娃娃抓起?


宅家的這段時間,孩子把我好幾年前買的,當時風靡一時的《秘密花園》塗色書給翻了出來,一個人可以在書桌上塗兩個多小時。


誰說孩子在身邊一定是鬧哄哄的呢?這一本簡直就是帶娃神器!


斯坦福造了所冥想中心,上層人士都在追求,我們何不從娃娃抓起?


另外,我家孩子不喜歡寫字,因為功課已經要寫非常多的字了,課外再練已經超過了她的承受範圍,但意外發現,她非常喜歡畫外婆的佛像描線本。


看她安安靜靜懷著恭敬的心描佛,一片歲月靜好。


斯坦福造了所冥想中心,上層人士都在追求,我們何不從娃娃抓起?


在我看來,一切能讓孩子能靜下來,能吸引專注力做的事兒都是好事。


當然,除了看電視,玩手機,電子產品就是讓人心神散亂的產物。


斯坦福造了所冥想中心,上層人士都在追求,我們何不從娃娃抓起?


做好當下的事

大人小孩都該遵守的原則


前面也說了,大人能靜心,孩子自然能靜得下來。家裡大人都亂的如同一鍋粥,孩子怎麼可能把心安住?


試想,媽媽自己端著手機,心神散亂地點著各種社交平臺,接收各種信息;或者爸爸激情盎然地玩著組隊遊戲打打殺殺,然後讓孩子保持安靜去看書、去學習、去畫畫……怎麼可能呢?


就算成年人也會忍不住去看兩眼,如何要求未成年的孩子不動心地做功課呢?


斯坦福造了所冥想中心,上層人士都在追求,我們何不從娃娃抓起?


所以,想要孩子靜心,唯有大人先靜心,才能同頻共振,引導孩子。


這也是我最近一直在做的“功課”。


以前輔導孩子功課,也覺得好煩啊!畢竟成人的世界總有一大堆工作任務、家務雜事、人情世故等著你去處理,手還未動,自己已經把心裡堆的滿滿的,總覺得是孩子牽絆了自己的事。


其實我們錯怪他們了!


我仔細想過,孩子到底如何做才能令自己滿意呢?唯有像超級學霸一樣,迅速做好,又快又對。


斯坦福造了所冥想中心,上層人士都在追求,我們何不從娃娃抓起?


但這把對孩子的期待值定的太高了,也是導致後面必定會不耐煩的主因之一。而且,生氣也生了,輔導、工作、家務、人情還是一樣都沒處理好。


更何況,你之前沒有種下讓孩子靜心做事的“種子”,從何而來這樣令人省心省力的“果實”呢?


於是,現在我的靜心“功課”就是,在陪孩子的前,把心靜下來,把其他事情都拋開,就做好眼前那一件事——比如,陪做作業。


我泰然自若,孩子自然氣定神閒,1、2、3、4、5……作業效率高且質量好,全家開心。


斯坦福造了所冥想中心,上層人士都在追求,我們何不從娃娃抓起?


且一定不能在孩子面前玩手機當做陪伴,你那神遊的樣子,讓孩子心生嚮往:憑什麼你能玩手機那麼好玩的東西,我卻要動腦子做作業?


於是,孩子看書時,我也看書;孩子玩玩具時,我專心洗碗;孩子畫畫時,我端著筆記本旁邊寫稿……


斯坦福造了所冥想中心,上層人士都在追求,我們何不從娃娃抓起?


另外,自己絕不一心二用,絕不旁邊放個音樂、放個電視劇當背景音,既然要求孩子做好眼前的事,大人也要專注一件事,哪怕是件家務事……最後發現,自己生活工作的效率也大大提高!


於是,家裡每個人,無論小孩大人都在遵循著靜心做好當下的事,一切都慢慢變得通順起來了。


我們大人能做的就是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也要學會管理自己。心靜了,自然和一休哥一般,什麼問題都能處理好了。


原件好了,複印件自然不會差!


希望這顆“靜心”的種子種下,慢慢過幾年,一定能收穫一個隨時能收心且專注的智慧孩子。當然,堅持也是很重要的!


記住訣竅:靜極生慧!



你可能還想看


除甲醛 | 滅蟑螂 | 清潔衛生死角 | 家裝防後悔指南

衣櫃內部格局 | 衣櫃外觀 | 燈光照明 | 廚房佈局

陽臺家務區 | 陽臺景觀區 | 衛生間四式分離

四件套 | 床墊 | 窗簾 | 掃地機 | 吸塵器

宜家改造 | 1萬塊翻新二手房

新中式 | 北歐風屋主採訪 | 超強爆改

防臭 | 插座位置 | 清包半包全包 | 裝修順序

全屋淨水系統 | 廚櫃五金 | 傢俱板材 | 免打孔好物

電商合作:17746822618‬

商務及廣告合作:18058722310

設計師/屋主投稿:[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