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巧妙回覆審稿人的意見!

如何巧妙回覆審稿人的意見!

論文有可能被拒,誰都被拒過稿。隻字不改就接受的論文極少,即使是最優秀的科學家,最漂亮的研究,也照樣可能被拒或者被要求修改。不要消極對待目標期刊拒稿和退修要求,而應把它視為發表過程的一個環節,其目的是為了讓你的論文在科學上儘可能更健全,以便將來被錄用為科學文獻,併成為“集體知識”的一部分。

期刊拒稿的原因

期刊拒稿有各種原因,大多數在理文編輯論文寫作系列講座的中已經提及。 比如,如果對擬投期刊的選擇不當,就有可能不送去審稿便直接拒稿。期刊定位恰當才能增加稿件獲得同行評議的機會。同理,拙劣的投稿信也可能造成不經審稿便直接拒稿。違反目標期刊《稿約》的規定可能被期刊編輯認為不尊重對方,從而造成拒稿,當然更可能的是被要求修改格式後再投。

其他拒稿原因包括研究設計有缺陷、論文寫作語言水平不合格、研究方法或統計檢驗選擇或解釋不當、結果敘述不當或誇大其辭、引言和/或討論不客觀公正或缺乏細節;或者就是缺乏新穎性(比如你的研究只是簡單重複別人已發表的工作) 、重要性或相關性。

投稿之前嚴格分析你的論文,考慮審稿人會著眼的所有要素,你就可能提前發現這些問題。照著理文編輯論文寫作教學系列中的經驗來做,就能加快從初投到錄用的進度,並讓其間的各個階段相對順利。所以,在投稿前值得盡全力完善文稿質量,以減小拒稿的可能

關於同行審稿和如何應付,可以考慮一下審稿人會如何處理你的稿件。不同的期刊對審稿人的要求各不相同,但是他們基本上都會要求審稿人審查你的稿件是否滿足如下這些良好科研和寫作的要素;如果你的稿件不滿足其中某項,審稿人還要寫出相關評語。

良好科研和寫作的要素

重要性

結果對該領域的重要性是什麼?

結果是否對會受到相關和更廣範圍的研究者關注?

新穎性

文中的主張是否足夠新穎、因此值得發表?

研究是否在已有發表工作基礎上取得進展?

引言

是否提供充分的背景信息,讓非本領域讀者能理解研究問題/假說?

研究的理由是否定義清楚?

為論證本研究工作所引文獻是否充分恰當?

研究目的是否定義清楚?

方法/技術嚴謹性

所用方法對研究目的是否適當?

敘述的實驗信息是否完整,能讓其他研究者重複?

是否另需實驗來驗證該研究結果?

補充實驗是否能顯著提高該文質量?

對於已確立的方法,其引用文獻是否適當?

結果/統計

結果解釋是否清晰,表達方式是否恰當?

圖表信息是否必要,是否更易於用文字表達?

插圖和正文內部或二者之間數據有無重複?

圖表是否易於解讀?

是否需要補充插圖以增加清晰性?

有否使用適當的統計學方法來檢驗結果的顯著性?

討論

有否考慮數據的所有可能解釋,是否存在也能解釋數據的備擇假設?

有無在現有文獻背景基礎上適當說明結果?

滿足上述標準同時是否引用了適當的參考文獻?

有無討論研究侷限性?

結論

研究結論是否有適當證據支持,有無誇大?

是否清楚討論了結果的重要性/應用性/意義?

文獻引用

所引文獻是否全面客觀,有無遺漏重要研究,有無過分引用某些研究?

期刊選擇

目標期刊是否恰當?

語言

稿件行文是否清楚、因此能被該領域以外的研究者理解?

如何回覆審稿意見

當你收到退修信和審稿意見時,應仔細研讀其中所有評語(包括編輯評語和審稿人評語),根據需要在稿件中作出相應調整,然後撰寫一份詳細的回覆函。通常需要返回修改稿和回覆函(回覆函和再投稿信可分為兩個文件),並且需要在規定時間之前返回,否則修改稿將被作為新稿處理。

編輯和/或審稿人的所有意見都必須回應,即使你不同意其意見。若你對某點持反對意見,應該禮貌並有理有據地反駁。在反駁時,可以引用某論文來支持你的說法(如該文不在參考文獻中,可以考慮將其收入參考文獻列表),可以解釋為何某個實驗是以某種特定的方式開展的,也可以是解釋為何你不按照審稿意見去做補充試驗。但無論如何,不要不理睬或忽略審稿意見,因為這隻會導致延遲。只有所有意見都妥當回應之後,你的論文才有可能發表。

回覆函最好的格式是把編輯和審稿人的意見覆制下來,然後在各條意見下面逐條回應。審稿意見和回應要用不同字體加以區分(如正體和斜體)。當提到文中的改動時,給出頁碼和行號以便迅速查找。把修改前後的文字都複製在回覆函中,讓人一目瞭然你如何修改回應審稿意見。通常要在文中標記出主要改動之處以便查找,比如用黃色高亮和/或使用下劃線/刪除線。最後,若編輯或審稿人要求補充分析或者實驗,你應該照辦並把數據加入稿件;這會讓稿件更富有說服力並增加發表的機會。

實例

如何巧妙回覆審稿人的意見!

切記

1.不要帶著個人情緒去看待拒稿;拒稿的目的是使你的論文更有力和更可靠。

2.修改稿件來回應編輯和/或審稿人提出的全部意見,並在回覆函中說明這些修改。

3.按要求補充實驗或分析,除非你認為這樣做意義不大(在這種情況下,需要給出反駁意見)。

4.對於你不同意的審稿意見,禮貌而地提出有根據的反駁。

5.用不同字體區分審稿意見和回應。

6.為回應審稿人意見而在正文中所作的主要改動之處要予以標記,可以用黃色高亮、加下劃線,或加刪除線等方式。

7.按期返回修改稿和回覆函,以免被當作新投稿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