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佩蘭:一個從故宮走出來的女人

​葉佩蘭(1937-),浙江金華人,生於北京,漢族,中國世家鑑定委員會鑑定專家、中國文物學會鑑定委員會委員、中國考古學會會員、瓷器專家。現為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1956年供職於故宮博物院。


葉佩蘭:一個從故宮走出來的女人


40餘年來,主要從事中國古代陶瓷的整理、保管和鑑定工作,並對故宮博物院庋藏的古陶瓷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系統地整理海內外收藏的中國古陶瓷,利用世界各國已發表的有關資料編著古陶瓷類的《海外遺珍》。


葉佩蘭:一個從故宮走出來的女人


上世紀90年代以來多次赴各省市參加特許出口文物鑑定。在多所大專院校和社會團體舉辦的陶瓷鑑定學習班授課。數次赴日本、泰國和香港,與國內外同行進行學術交流。


葉佩蘭:一個從故宮走出來的女人


多年來配合有關專業研究曾重點考察過我國南北方的一些瓷窯遺址,參與了《中國大百科全書》“文物卷·博物館卷”、北京故宮和臺灣故宮合編的《國寶薈萃》以及《中華文化大辭典》、《中華文物鑑賞》等大型圖書中有關陶瓷條目的撰寫。

結合故宮藏品撰寫論文三十餘篇、專著和主持編輯專業書籍8部,其中《元代瓷器》一書獲第三屆全國對臺宣傳畫冊二等獎(國務院臺辦及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簽發)。目前正在系統地整理和研究中國的彩瓷,有關著作即將出版面世。


葉佩蘭工作的狀態


葉佩蘭常說:“瓷器太沉了不行,太薄了也不行,東西拿在手裡得有一定的分量,什麼東西都像這瓷器一樣,得有個度。”她的一隻手比劃著,好像在掂量著一個瓶、壺、罐、碗什麼的。


葉佩蘭:一個從故宮走出來的女人


在外授課培訓時,常有人跑了上千公里,興沖沖拿樣東西給葉佩蘭過目。95%的情況下,葉佩蘭瞧著那些被稱作宋元明清的瓶壺罐缸鋥光瓦亮和簇新的顏色,不得不遺憾地說:假的。


葉佩蘭:一個從故宮走出來的女人


“古董古董,它是古老的東西,就算民國的東西擱到現在,也100多年了。超過100多年的東西給你的感覺就是很沉穩、很古老的,不刺目,比較柔和,一看就很舒服,有老氣的樣子。這都不用很深地去進行研究。看見那瓷細白細白的,得嘞,您那一定是假的。”


葉佩蘭:一個從故宮走出來的女人


在家裡,葉佩蘭忙著寫關於彩瓷的書,她希望自己的經驗對別人能有所幫助葉佩蘭比買假瓷器的人多了40年“看”和“摸”的機會。1956年進故宮,1998年“出宮”,葉佩蘭42年的光陰都花在了“宮中”。“我挺幸運的,分到了故宮博物院。到老了,成專家了。”


陶瓷組“庫掌”


故宮博物院有任副院長楊伯達管葉佩蘭叫“庫掌”。“庫掌”是清宮內務府裡管庫房的官。葉佩蘭當然不是真的庫掌,但她對庫房瓷器藏品的熟悉程度,讓楊伯達非要稱她“庫掌”。


葉佩蘭:一個從故宮走出來的女人


1956年,葉佩蘭高中畢業,當時如果不是太瘦,故宮博物院可能就少了一個庫掌,天上就多了一個女飛行員。葉佩蘭最終選擇進了故宮,故宮的宏偉和博大迅速吸引了她。“到故宮以後,就覺得挺神奇的,那麼高大的宮殿,裡面還有花園,還有人給我們講裡面那麼多的古董,覺得在這工作挺好。”葉佩蘭“進宮”兩年之後被調到了陶瓷組,她說:“然後一輩子就弄這陶瓷了。”


葉佩蘭退休之後鑑定忙


一轉眼,葉佩蘭自己也成了前輩。1998年退休後,葉佩蘭覺得這前半輩子淨幹活了,該回家過過清閒日子了。可是蜂擁而至的社會活動讓葉佩蘭大為驚訝,她甚至比在故宮更忙了。


葉佩蘭:一個從故宮走出來的女人


“全國各地的一些文物文化部門,還有收藏家協會,會搞一些鑑賞活動,請我去講陶瓷。退休以後參加這些活動比較多。”葉佩蘭除了在外講課、鑑定,平日裡在家寫關於彩瓷的書,希望把自己的經驗廣而告之,於人有所幫助。外面有人將她的名字冠在各種在她研究領域之外的鑑定書上,她說一說、樂一樂,然後就將自己置身於這些紛亂之外。


葉佩蘭:一個從故宮走出來的女人


“我等於是在故宮裡成長起來的,是故宮把我培養成了一個專家。”葉佩蘭對待了42年的故宮永遠心懷感激。是故宮的經歷成就現在的我。葉老師對故宮是懷著懷念之情。


=============================

這是中國千年不斷傳承的文化,

亦是自古至今代代相傳的智慧,

更是書寫在血液裡的祖先密碼。

您且留步來聆聽這生活的脈搏,

關注我們,一同感受陶瓷藝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