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书|金城五泉寻访记

蓑翁论书”蓝字,即可

关注公号

作为书评人和华文好书榜评委,时常能够收到各大出版社寄来的新书,久而久之,对于逛新书书店的兴趣,就不断下降。而与之相对应的是,个人对于旧书店的兴趣则越发浓厚。每次新到一个城市,只要有时间,那么探访城市里的旧书店,就成为自己行走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乐此不疲。

刚好有机会去兰州,忙完正事之后,夜晚便想寻访一下兰州的旧书店。来兰州之前,我已经做了不少功课,知道这座城市的旧书店,集中在市中心的城隍庙和几座古玩城当中。于是吃完晚饭后,便首先来到位于市中心张掖路的城隍庙,一探究竟。

论书|金城五泉寻访记

城隍庙一景,作者供图

现存的城隍庙是清代乾隆年间的建筑,新中国成立之后,曾经作为兰州市第一工人俱乐部而存在。而现如今,它已经成为一座巨大的古玩市场,然而走了一圈,发现处处都是售卖古玩、字画的店铺,而旧书店却是一家也没有找到。找到一家店铺老板询问,他让我去城隍庙对面的金城古玩城里碰碰运气。

跑到古玩城,却发现早已经是铁将军把门。原来这里的古玩城,跟众多体制内单位一般,只在白天营业,到点准时下班清客。正在沮丧之时,我打开微信,再度搜索兰州旧书店的信息,此时知名藏书家韦力老师的一篇探访兰州古旧书市场的文章,映入我的眼帘。按照文章里的介绍,兰州最老牌的旧书店——古籍书店之前开开停停,如今又已关闭,而当下兰州主要的旧书店,都集中在正宁路的兰州市古玩城里。打开导航,发现这家古玩城,距离此处只有不到三公里,于是再度步行前往,一路上走走拍拍,感受这座西北城市的夜晚魅力。

大概七点半左右,我终于走到兰州市古玩城,只见古玩城大门口人迹寂寥,灯光昏暗。走进去一看,这里跟张掖路的金城古玩城一般,也已经到点下班。而就在大门相对的楼梯口,我看到了韦力老师文章里,最为推荐的五泉淘书斋的广告。一阵激动之下,我试图上楼一探究竟,看看书店是否还开门。可就当我上前一步那一刹那,门卫略显粗暴的声音响起:我们早就下班了,你明天白天再来吧。我再度试图上前,门卫的阻止声已经转成了暴喝:清场了懂不懂?畏惧于西北汉子的彪悍,我只能悻悻而归。

第二天正事忙完,时间已经过了十一点半,在酒店退完房,不甘心的我,再度步行前往兰州市古玩城,试图再碰碰运气。有了前一天晚上探访难遇的经历后,步行途中,特别担心古玩城中午也会休息,造成探访五泉淘书斋的计划再度落空。好在这一担心没有成为现实。

进得古玩城,昨晚的门卫已经不知所踪,于是迅速走上二楼,环顾四周,居然全是各具特色的旧书店,大喜过望,首先找了一家温故书斋闲逛。身在温故书斋,心里念念叨叨的,还是韦力老师笔下的五泉淘书斋。于是没逛几分钟,就忍不住问书斋的老板娘:您知道五泉淘书斋在什么位置吗?此时,让人惊奇的事情发生了——只见小小书斋里,突然窜出一位瘦削、精干的中年男子,对着我热情地打招呼:五泉就在斜对面,我就是五泉的老板。原来,我一进古玩城,就被老板盯上了。老板凭借多年来的经验判断,我很有可能是冲着五泉而来。于是匆忙跟温故书斋的老板娘打了个招呼,就前往五泉,一探究竟。

论书|金城五泉寻访记

五泉淘书斋店门,作者供图

走到五泉门口,才发现整个古玩城的二楼,有一多半,都是五泉淘书斋的营业区域。楼梯口两边,一边挂着五泉淘书斋的牌匾,一边则挂着民俗博物馆配送中心的牌匾。进来一看,才知道旧书只是老板丰富产品的其中之一,在琳琅满目的货架上,宣传画、宣传像、旧家具、旧磁带、旧香烟盒等等,一应俱全,实在让人大开眼界。

老板的专业与干练,或许是他的产业如此之大原因的最好说明。一进店门,我就告诉老板,因为要赶飞机,我大概只有半个小时的闲逛时间。老板立马问道:想要哪方面的书?我告知对兰州、甘肃和西北地方文史类书籍感兴趣。他马上又问:是要古籍还是当代的书?当被告知是需要当代相关书籍时,他即刻把我带到书店深处的一排专架。定睛一看,甘肃文史资料、兰州风物掌故、西北人文历史文化等书籍一应俱全。有着这样分类清晰的专架,不到十分钟,我便挑选到五本感兴趣的好书,从兰州的电影戏曲史、近代以来知名历史人物小传,到兰州城区的地理人文掌故和重要历史文物等,悉数囊括,实在让人开心不已。

挑完书,还有一点时间,于是就跟老板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起来。原来这么大的盘子,几乎都是老板一人之手,十多年时间辛辛苦苦打点起来的。而店铺的收入,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上述各类旧物件的售卖收入,包括直接集中给民俗博物馆提供展品的进账,而真正售卖旧书的收入,只是其中一部分。老板这么多年,也曾经试图雇一个人,来为自己分担工作,奈何一方面,其家人不太理解他热爱的旧书事业,另一方面市场上,也很难找到真正对于旧书事业无比认同的人才。兜兜转转,还是只能自己硬抗。

五泉淘书斋,之于老板来说,与其说是一份职业,倒不如说是一种承载理想的生活方式。我挑的五本书里,有两本原价就接近40元,按照旧书店五折的通常行规,至少一本也应该卖上20元左右。然而老板我大老远从南京过来,而且真心认同他的事业,最后五本一起,都以更加优惠的价格,跟我统一结算。面对我的赞美之词,

老板非常自豪地说:我们五泉,可能是兰州乃至整个西北地区最大的旧书店,热爱之情溢于言表。

论书|金城五泉寻访记

在书店购得《兰州历史文物》,作者供图

我购买的五本书里,其中有一本《兰州历史文物》,是送给考古学专业出身的夫人小鱼的礼物。于是跟老板聊起,身为85前的我,仍然对于实体书店充满感情,而小我六岁、作为85后的小鱼,早已经没有任何关于实体书店的执念,反而觉得网络购书是一种极其方便、而且理所当然的事情。

老板对此也深有同感,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像他们这么大的店铺,孔夫子等网店的售卖收入,已经明显超过了实体店铺。即便如此,老板仍然满足于这方实体空间带来的质感和现场感,坦言他还会继续坚持下去。

等到我们这一代人渐渐老去之时,实体书店也会慢慢随之消亡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那么我们将在怎样的公共空间里欢聚、交流,营造对于个体来说必不可少的集体感?

就此搁笔。

2019.9.21上午作于竹林斋

(本文于2019年10月28日刊发于澎湃新闻的“书店写作计划”专栏,经版权方授权转载。)

如果对本文感兴趣,欢迎朋友圈,谢谢!

这里是:蓑翁论书,微信号:wengonbooks

转载、合作或其他事宜可邮件24627449@qq.com或添加个人微信号:batongyang(注明“蓑翁论书”读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