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書|金城五泉尋訪記

蓑翁論書”藍字,即可

關注公號

作為書評人和華文好書榜評委,時常能夠收到各大出版社寄來的新書,久而久之,對於逛新書書店的興趣,就不斷下降。而與之相對應的是,個人對於舊書店的興趣則越發濃厚。每次新到一個城市,只要有時間,那麼探訪城市裡的舊書店,就成為自己行走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樂此不疲。

剛好有機會去蘭州,忙完正事之後,夜晚便想尋訪一下蘭州的舊書店。來蘭州之前,我已經做了不少功課,知道這座城市的舊書店,集中在市中心的城隍廟和幾座古玩城當中。於是吃完晚飯後,便首先來到位於市中心張掖路的城隍廟,一探究竟。

论书|金城五泉寻访记

城隍廟一景,作者供圖

現存的城隍廟是清代乾隆年間的建築,新中國成立之後,曾經作為蘭州市第一工人俱樂部而存在。而現如今,它已經成為一座巨大的古玩市場,然而走了一圈,發現處處都是售賣古玩、字畫的店鋪,而舊書店卻是一家也沒有找到。找到一家店鋪老闆詢問,他讓我去城隍廟對面的金城古玩城裡碰碰運氣。

跑到古玩城,卻發現早已經是鐵將軍把門。原來這裡的古玩城,跟眾多體制內單位一般,只在白天營業,到點準時下班清客。正在沮喪之時,我打開微信,再度搜索蘭州舊書店的信息,此時知名藏書家韋力老師的一篇探訪蘭州古舊書市場的文章,映入我的眼簾。按照文章裡的介紹,蘭州最老牌的舊書店——古籍書店之前開開停停,如今又已關閉,而當下蘭州主要的舊書店,都集中在正寧路的蘭州市古玩城裡。打開導航,發現這家古玩城,距離此處只有不到三公里,於是再度步行前往,一路上走走拍拍,感受這座西北城市的夜晚魅力。

大概七點半左右,我終於走到蘭州市古玩城,只見古玩城大門口人跡寂寥,燈光昏暗。走進去一看,這裡跟張掖路的金城古玩城一般,也已經到點下班。而就在大門相對的樓梯口,我看到了韋力老師文章裡,最為推薦的五泉淘書齋的廣告。一陣激動之下,我試圖上樓一探究竟,看看書店是否還開門。可就當我上前一步那一剎那,門衛略顯粗暴的聲音響起:我們早就下班了,你明天白天再來吧。我再度試圖上前,門衛的阻止聲已經轉成了暴喝:清場了懂不懂?畏懼於西北漢子的彪悍,我只能悻悻而歸。

第二天正事忙完,時間已經過了十一點半,在酒店退完房,不甘心的我,再度步行前往蘭州市古玩城,試圖再碰碰運氣。有了前一天晚上探訪難遇的經歷後,步行途中,特別擔心古玩城中午也會休息,造成探訪五泉淘書齋的計劃再度落空。好在這一擔心沒有成為現實。

進得古玩城,昨晚的門衛已經不知所蹤,於是迅速走上二樓,環顧四周,居然全是各具特色的舊書店,大喜過望,首先找了一家溫故書齋閒逛。身在溫故書齋,心裡念念叨叨的,還是韋力老師筆下的五泉淘書齋。於是沒逛幾分鐘,就忍不住問書齋的老闆娘:您知道五泉淘書齋在什麼位置嗎?此時,讓人驚奇的事情發生了——只見小小書齋裡,突然竄出一位瘦削、精幹的中年男子,對著我熱情地打招呼:五泉就在斜對面,我就是五泉的老闆。原來,我一進古玩城,就被老闆盯上了。老闆憑藉多年來的經驗判斷,我很有可能是衝著五泉而來。於是匆忙跟溫故書齋的老闆娘打了個招呼,就前往五泉,一探究竟。

论书|金城五泉寻访记

五泉淘書齋店門,作者供圖

走到五泉門口,才發現整個古玩城的二樓,有一多半,都是五泉淘書齋的營業區域。樓梯口兩邊,一邊掛著五泉淘書齋的牌匾,一邊則掛著民俗博物館配送中心的牌匾。進來一看,才知道舊書只是老闆豐富產品的其中之一,在琳琅滿目的貨架上,宣傳畫、宣傳像、舊傢俱、舊磁帶、舊香菸盒等等,一應俱全,實在讓人大開眼界。

老闆的專業與幹練,或許是他的產業如此之大原因的最好說明。一進店門,我就告訴老闆,因為要趕飛機,我大概只有半個小時的閒逛時間。老闆立馬問道:想要哪方面的書?我告知對蘭州、甘肅和西北地方文史類書籍感興趣。他馬上又問:是要古籍還是當代的書?當被告知是需要當代相關書籍時,他即刻把我帶到書店深處的一排專架。定睛一看,甘肅文史資料、蘭州風物掌故、西北人文歷史文化等書籍一應俱全。有著這樣分類清晰的專架,不到十分鐘,我便挑選到五本感興趣的好書,從蘭州的電影戲曲史、近代以來知名歷史人物小傳,到蘭州城區的地理人文掌故和重要歷史文物等,悉數囊括,實在讓人開心不已。

挑完書,還有一點時間,於是就跟老闆有一搭沒一搭地閒聊起來。原來這麼大的盤子,幾乎都是老闆一人之手,十多年時間辛辛苦苦打點起來的。而店鋪的收入,有相當一部分來自上述各類舊物件的售賣收入,包括直接集中給民俗博物館提供展品的進賬,而真正售賣舊書的收入,只是其中一部分。老闆這麼多年,也曾經試圖僱一個人,來為自己分擔工作,奈何一方面,其家人不太理解他熱愛的舊書事業,另一方面市場上,也很難找到真正對於舊書事業無比認同的人才。兜兜轉轉,還是隻能自己硬抗。

五泉淘書齋,之於老闆來說,與其說是一份職業,倒不如說是一種承載理想的生活方式。我挑的五本書裡,有兩本原價就接近40元,按照舊書店五折的通常行規,至少一本也應該賣上20元左右。然而老闆我大老遠從南京過來,而且真心認同他的事業,最後五本一起,都以更加優惠的價格,跟我統一結算。面對我的讚美之詞,

老闆非常自豪地說:我們五泉,可能是蘭州乃至整個西北地區最大的舊書店,熱愛之情溢於言表。

论书|金城五泉寻访记

在書店購得《蘭州歷史文物》,作者供圖

我購買的五本書裡,其中有一本《蘭州歷史文物》,是送給考古學專業出身的夫人小魚的禮物。於是跟老闆聊起,身為85前的我,仍然對於實體書店充滿感情,而小我六歲、作為85後的小魚,早已經沒有任何關於實體書店的執念,反而覺得網絡購書是一種極其方便、而且理所當然的事情。

老闆對此也深有同感,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像他們這麼大的店鋪,孔夫子等網店的售賣收入,已經明顯超過了實體店鋪。即便如此,老闆仍然滿足於這方實體空間帶來的質感和現場感,坦言他還會繼續堅持下去。

等到我們這一代人漸漸老去之時,實體書店也會慢慢隨之消亡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話,那麼我們將在怎樣的公共空間裡歡聚、交流,營造對於個體來說必不可少的集體感?

就此擱筆。

2019.9.21上午作於竹林齋

(本文於2019年10月28日刊發於澎湃新聞的“書店寫作計劃”專欄,經版權方授權轉載。)

如果對本文感興趣,歡迎朋友圈,謝謝!

這裡是:蓑翁論書,微信號:wengonbooks

轉載、合作或其他事宜可郵件24627449@qq.com或添加個人微信號:batongyang(註明“蓑翁論書”讀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