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順宗李誦:186天皇帝,25年太子,“永貞革新”


蘇先生讀史 |唐順宗李誦:186天皇帝,25年太子,“永貞革新”

唐順宗


唐順宗李誦(761——805?),唐朝第十位皇帝,唐德宗李適長子,母親為昭德皇后王氏。

慈孝寬大,仁而善斷,涉獵諸藝,擅長隸書。

805年正式繼位,登基後任用王叔文等人變法,這觸犯了宦官和節度使的利益,被迫禪位給皇太子李純,自稱太上皇。


蘇先生讀史 |唐順宗李誦:186天皇帝,25年太子,“永貞革新”


次年駕崩,廟號順宗。

李誦在唐德宗李適即位的當年,詔立為皇太子。805正月二十三日,唐德宗遺詔傳位,正式即位。李誦做了整整25年的太子。

經歷了藩鎮叛亂的混亂和烽火,目睹朝廷大臣的傾軋與攻訐,在政治上逐漸走上了成熟。


蘇先生讀史 |唐順宗李誦:186天皇帝,25年太子,“永貞革新”


史書上對他的評價是:“慈孝寬大,仁而善斷。”對各種技藝學術很是上心,對於佛教經典也有涉獵,寫得一手好字,尤其擅長隸書。

每逢德宗做詩賜予大臣和方鎮節度使時,一定是命太子書寫。

在783的“涇原兵之變”隨皇帝出逃避亂時,李誦執劍殿後,在40多天的奉天保衛戰中,面對朱泚叛軍的進逼,他常身先禁旅,乘城拒敵。將士們在他的督促激勵下,無不奮勇殺敵,取得了奉天保衛戰的勝利,確保了出逃的德宗的安全。


李誦在做太子時的政治態度很謹慎,他在父皇面前只在一件事上發表過意見,在貞元末年阻止德宗任用裴延齡、韋渠牟等為宰相。


蘇先生讀史 |唐順宗李誦:186天皇帝,25年太子,“永貞革新”


德宗晚年對大臣的猜忌和防範心加重,不再假權宰相,使奸佞小人得到信任和重用,如裴延齡、李齊運、韋渠牟等依靠德宗的寵幸,因間用事,刻下取功,排擠誣陷陸贄等人。

普天之下,對裴延齡等人借盤剝黎民、聚斂財富而得進用切齒痛恨,朝廷之上,大家都是敢怒不敢言。

身為太子的李誦總是找機會,在父皇心情好的時候,從容論爭,指出這些人不能重用。因此德宗最終沒有任用裴延齡、韋渠牟入相。


蘇先生讀史 |唐順宗李誦:186天皇帝,25年太子,“永貞革新”

唐順宗


李誦對於其他的事情,總是三緘其口,更不敢輕舉妄動。每逢在父皇跟前談事論奏,他總是嚴肅有餘,即使對皇帝身邊親信的宦官,也未嘗假以顏色,他把個人的喜怒哀樂深藏心底。對朝廷上下的人物,他基本上也是不即不離、若即若離的。

李誦位居儲君期間,身邊的王伾和王叔文等人就經常和他談論天下大事和民間疾苦。


蘇先生讀史 |唐順宗李誦:186天皇帝,25年太子,“永貞革新”

唐德宗


王伾,因善於書法為太子侍書,成為順宗做太子時的書法老師,很受信任。

王叔文,以善於圍棋得以入侍東宮。王伾和王叔文均為翰林待詔,各以琴棋書畫見長,二人的使命自然是奉德宗之命陪皇太子娛樂。順宗對自己的師傅很是尊敬,每次見面唐代圍棋子,都先施禮。

王伾和王叔文見他並不是以玩樂為滿足,就在對弈和研墨的間隙和他講談有關治國安邦的道理。有一次,王伾、王叔文和其他一些侍讀暢談天下政事時,涉及到當時一些比較敏感的弊政,順宗對他身邊的人說:“我準備把這些弊政向父皇直言,以便能夠改正。”劉禹錫像眾人都對此舉表示稱讚,惟獨王叔文一言不發。

王叔文道:“太子的職責乃在於侍膳問安,向皇上盡忠盡孝,不適宜對其他的事品頭論足。皇上在位時間長了,如果懷疑太子是在收買人心,那殿下將如何為自己辯解?”順宗聞言,恍然大悟,既緊張又感激地對王叔文說:“如果沒有先生的這番點撥,我怎麼能夠明白這其中的奧妙啊!”從此,他對王叔文格外喜歡,東宮事無大小,都委託他和王伾來謀劃。


蘇先生讀史 |唐順宗李誦:186天皇帝,25年太子,“永貞革新”


李誦做太子期間在他身邊還形成了一股政治勢力,組成了一個以“二王”為中心的東宮政治小集團。王伾和王叔文成為集團的核心,在其周圍,還有一批年富力強的擁有共同政治理想和政治目標的成員。這些成員當時都是知名人士,其中最著名的是劉禹錫和柳宗元。

還有王叔文的舊交凌準、善於籌劃的韓泰、英俊多才的韓曄、精於吏治的程異以及陳諫、陸質、呂溫、李景儉、房啟等人,基本上屬於朝廷御史臺和六部衙門的中下層官員,經常在一起談論國事,逐漸地也都成為這一集團的重要成員。

韋執誼與王叔文相交,且關係越來越密切。成為“二王”集團中地位特殊的核心人物之一。

多年儲君生活的壓抑,使李誦的心理極端憂鬱,身體狀況也不樂觀。804年九月,李誦突然中風,失去了言語功能。


蘇先生讀史 |唐順宗李誦:186天皇帝,25年太子,“永貞革新”


德宗也已入暮年,對兒子的病情十分掛念,憂形於色,數次親臨探視。

皇太子病重的事,很快傳遍四方。德宗的身體健康狀況不佳,皇帝和皇太子同時病重,使宮中的政治空氣頓時凝滯起來。

德宗病重之際,諸王大臣和親戚都到其病榻前奉侍湯藥,惟獨順宗因為臥病在床難以前來陪侍,對皇太子思念不已的德宗,一直涕咽不止,久久不能平靜。直到唐德宗彌留之際,父子也沒有能夠見上一面。

805年正月二十三日,唐德宗駕崩,遺詔傳位於太子李誦。

李誦即位,即唐順宗。李誦即位後立刻重用王叔文、王伾等人進行改革。他們和彭城人劉禹錫、河東人柳宗元等人一起,形成了以"二王劉柳"為核心的革新派勢力集團。


蘇先生讀史 |唐順宗李誦:186天皇帝,25年太子,“永貞革新”

唐順宗


主張加強中央集權,反對藩鎮割據,反對宦官專權,並積極推行革新,採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史稱“永貞革新”。

改革動搖了宦官的權力,宦官俱文珍等人一手操辦將順宗長子廣陵王李淳立為太子,宦官擁立李純即皇帝位,即唐憲宗,順宗退位稱太上皇,史稱“永貞內禪”。

806年,唐順宗去世。順宗只做了186天皇帝,都沒有以皇帝身份過個新年。順宗在如此短暫的帝王生涯中,還做了太上皇。一生寵辱不驚。


蘇先生讀史 |唐順宗李誦:186天皇帝,25年太子,“永貞革新”


王夫之:乃唐順宗之瘖而無知,宋光宗之制於悍妻而不知有父,其愈於惠帝無幾,而唐、宋不亡,有人焉耳。

唐順宗子女極多,有27個兒子和至少17個女兒。

最奇特的是,順宗自己還有一個兒子李謜因為得到父親德宗喜歡而被過繼成為德宗第六子,順宗因此就和自己血緣上的兒子成為“兄弟”。


蘇先生讀史 |唐順宗李誦:186天皇帝,25年太子,“永貞革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