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不喜歡被人催?我來告訴你為什麼!

01

今天中午吃完飯,又到了一天兩度的抓鬮決定誰洗碗時間。

你沒猜錯,又抽到我了。

但是我爸突然跟我說,這樣吧,要是你下午去學會習我就幫你洗碗。

我:??????

當時我就不樂意了。因為計劃要轉專業,我本來就打算下午在慕課自學一下高數,但被他這麼一說我突然既不想學高數又不想洗碗了。

理由很簡單,無非就是他對我的催促讓我產生「逆反心理」了麼。

你讓我去學習,誒,我偏不了。

這樣搞得好像我是因為你開的“條件”才能讓我願意去學習。

是個鬼了。

你也不喜歡被人催?我來告訴你為什麼!


02

其實平時經常遇到這種事啊。

晚上躺在床上玩手機,正打算打完這局就去睡覺,我媽突然敲敲我門說:

“再不睡覺要禿頭了!”

嘿(第一聲)

我偏要再打一把。

早上7:55正打算起床踩點上早操,室友出門前突然來一句:

咋還不起床?要遲到了。

哦喲

那我再睡兩分鐘,你看我遲不遲到。

去專櫃買東西的時候,櫃姐說,別看了反正你也買不起。

誒喲喂

還真被你說中了!

你也不喜歡被人催?我來告訴你為什麼!


03

本著「有問題,上知乎」的求是探索精神,我發現和我有相同想法的同學們居然不在少數。

那這到底是為啥呢?

我認為這是「want to do」和「make sb. do」的區別。

Want to do 是我自己想做,是為了讓自己變的更優秀從而獲得滿足;而make sb. do則是別人通過獎勵或懲罰從而達到「我做某事」的目的,是「我」為了獲得獎勵或者避免懲罰而被動地做事。

雖然最終的結果都是「我去學高數」,但是在別人(也就是我爸)看來,兩者的意義是截然不同的。

我不是為了「不洗碗」才去學習,也不是為了「不禿頭」才決定睡覺。

好像我的“反抗”只是為了向他們證明這一點。

你也不喜歡被人催?我來告訴你為什麼!


04

不過既然最後的結果都是一樣的,甚至比原來更好了(因為不用洗碗了),但我為啥反而更煩躁了呢?

心理學上有一個說法叫做「自我說服」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可以控制自己行為不是因為別人告訴我們不能這樣做,而是因為我們對自己做了自我說服,認定某一行為是不好的。」

反過來也是一樣。

我做一件事並不是因為別人告訴我要這麼做,而是我覺得這麼做很好。

因此被催之後覺得煩躁不僅不是「作」,反而是一件很好的事。

只有小孩才會因為有好吃的就乖乖聽話,所以被催了之後覺得煩也是成長的表現啊。

你也不喜歡被人催?我來告訴你為什麼!


05

不過不管怎麼說,產生煩躁心理畢竟是不太好的。

其實造成父母催促很大的原因是「信息不對稱」。

試想,如果是我告訴我爸我今天下午想學會高數,然後他露出欣慰的笑容說“那我來洗碗吧”

是不是舒服很多?

所以啊,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他們,主動出擊,有時也有奇效。

你也不喜歡被人催?我來告訴你為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