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的“野心”也太大大大大大大了吧

这两天,一则看似不起眼的新闻进入了我们的视线。

那就是——亚洲乳业龙头伊利联合20多家来自全球的食品业相关企业,共同成立了“全球健康合作伙伴发展联盟”。

看着是不是特官方特正式?但小编联想到之前伊利的各种大手笔,立刻觉得这事不简单。

首先,这个发展联盟的成员分量没得说,抛开伊利,嘉吉、利乐、科汉森……个个都是食品相关行业的重量级企业。

再说回伊利,无论销售额还是影响力,在行业内都是响当当的龙头企业。

这样的20多家企业联起手来“搞事情”,目的只有一个——“让世界共享健康”。

口号谁都会说,但事情不是谁都能做。为了让这个目标落地成真,伊利早就开始布局落子:

2013年4月,随着新西兰婴幼儿配方奶粉项目开启,伊利集团的全球化道路开启新征程;

2014年11月21日,中新两国领导人共同为伊利大洋洲生产基地揭牌。该项目成为当时全球最大一体化乳业基地之一,总体投资额高达30亿人民币,创造了中新两国投资规模的新纪录;

同年,伊利与全球顶尖农业科技学府——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合作成立了欧洲研发中心。2018年,伊利将欧洲研发中心升级为欧洲创新中心;

2018年11月,伊利正式收购泰国本土最大冰淇淋企业Chomthana;

2019年8月1日,伊利集团全资子公司完成了对新西兰第二大乳业合作社Westland的收购;

……

一个接着一个的重磅动作背后,伊利的“野心”不可谓不大。

伊利的“野心”也太大大大大大大了吧

△全球健康合作发展联盟成立仪式。

完善全球产业链

“独脚难行,孤掌难鸣,汇聚产业链上所有合作伙伴的力量,在全球范围构建多元化的朋友圈,才能让全球健康产业合作更加深入。”8月7日,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在2019中国国际健康产业峰会上,他在发言中开宗明义道出了伊利的国际化发展路径。

如许多近年来成长壮大的跨国企业一样,伊利的国际化之路得益于我国发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背景,也源自整个行业的发展需求,全球化合作可以说是乳品行业补足短板的必经之路。

多年前,随着国内消费者健康意识不断增强,以及传统产业短板的制约,我国原奶供需矛盾逐渐加大。权威机构的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原奶供需缺口已突破400万吨。另一方面,随着市场日趋活跃,消费者对于乳制品品质和种类的需求日益增长。

作为行业龙头的伊利集团,在积极强化国内奶源地建设,协助国内牧场主增产增收的同时,将产业链延长到了南半球。

2014年11月21日,中新两国领导人共同为伊利大洋洲生产基地揭牌。该项目成为当时全球最大一体化乳业基地之一,覆盖科研、生产、深加工、包装等多个领域,总体投资额高达30亿人民币,创造了中新两国投资规模的新纪录。

到2017年,作为“一带一路”示范项目的该基地二期揭牌,极大地补足了我国乳制品产业的供应链短板,包括年产16.2吨功能性乳蛋白牛乳深加工项目、年产80000吨UHT奶项目、年产56000吨全脂奶粉生产项目、年产30000吨婴儿奶粉包装项目四个单元开工建设。

正是在该揭牌仪式上,伊利提出了一项更宏大的计划:到2020年,要让全球20亿消费者享受到伊利的营养健康产品。“让世界共享健康”这一梦想正在接近。

打造全球智慧链

当今全球经济发展离不开物质资源构成的产业链,也离不开智慧汇聚的象牙塔。在制造业更是如此,如华为、苹果这样的成功企业无一例外具有高度发达的供应链与创新链条。

在伊利的国际化布局中,智力资源与产业资源是同步展开的。本次峰会上,潘刚再次重申了他所创造的“全球智慧链”概念。

“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企业发展的主要力量。特别是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创新已经不是一家企业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就能实现的。”潘刚认为,在国际化的过程中,不仅要完善全球产业链,更要打造全球智慧链,汇聚全球的技术、人才等智力资源,让全球智慧在为全人类提供健康营养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价值和作用。

2014年,在大洋洲生产基地开工的同期,伊利与新西兰林肯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于次年主导实施中美食品智慧谷。同年,伊利与全球顶尖农业科技学府——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合作成立了欧洲研发中心。2018年,伊利将欧洲研发中心升级为欧洲创新中心。

伊利正进一步与欧洲其他高校、科研机构、合作伙伴等开展创新合作、加快创新协同,同时也将有越来越多的行业专家加入进来,研究的方向涵盖生命科学、营养健康、食品安全和技术研发等各个方面,以实现在健康食品领域对最新前沿科技的全方位探索。

优化全球价值链

建国70年来,中国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随着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一大批优秀企业正日益走向全球经济舞台中央。从博鳌亚洲论坛到夏季达沃斯,从一衣带水的东南亚到远隔重洋的美洲大陆,到处都有中国企业和中国品牌的身影。它们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为全球各项公共事业贡献着智慧与力量,展现中华民族的担当,在不同领域发挥着领导力。

作为中国健康食品企业的龙头,伊利推动构建全球健康生态圈,推进产业与智慧的积累,持续优化价值链,实现完成价值的共创。

从去年开始,已经在全球同行中稳居第一阵营的伊利推进了国际化合作之路:

2018年11月,伊利正式收购泰国本土最大冰淇淋企业Chomthana。

2019年8月1日,伊利集团全资子公司完成了对新西兰第二大乳业合作社Westland的收购,进一步提高了整合全球优质资源的能力,与之前的跨国产业链与智慧链共同构成一幅标准、技术、资源、市场结合的全球图景,也构建起了横跨太平洋的“健康桥梁”。

伊利的“野心”也太大大大大大大了吧

△伊利收购新西兰Westland乳业交割仪式

伊利深知,全球健康领域的产业合作,是推动健康事业的重要驱动。在7日举行的峰会上,由伊利发起,嘉吉、利乐、科汉森等20多家伊利合作伙伴共同成立“全球健康合作伙伴发展联盟”。

正如潘刚在峰会上所说,伊利将在国际化的过程中持续优化全球价值链,让更多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从产品品质、行业发展、经济推动、环境友好等不同维度共享发展红利、共享健康成果,让“全球健康生态圈”不仅能创造商业价值,更能创造社会价值,真正实现价值共创。

作为一家健康食品企业,伊利一直以“让世界共享健康”为梦想。在构建起商业领导力之后,伊利正向其梦想果断进发,通过联盟式的发展道路,构建全球健康生态圈,携手全球伙伴实现价值共创,进而推动全球健康事业的发展。

伊利的“野心”也太大大大大大大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