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場馬拉松長跑

我們觀看馬拉松比賽,會發現那些比較有實力的選手,他們通常不是一發槍就處於領先位置,而是一直保持中前部的位置,直到比賽到達最後階段,才開始逐漸發力,超越前面的選手,奪得了金牌。反倒是那些一開始領先的選手,往往因為前期用力過猛,到最後衝刺的時候沒有力氣落到了後面。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長跑

在日常生活 中,經常聽到一句話:“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為了不輸在起跑線上,從小就要非常辛苦地學習這個、學習那個。不僅是上學的孩子,現在已經從幼兒園抓起,就開始讓孩子們上外語、識字、畫畫、音樂等各種輔導班,作為家長如果不讓孩子上幾個輔導班,彷彿就沒有盡到責任,這彷彿已經成為了家長們的共識。

但是,不論大家多努力,一個50人的班,永遠有第一名和第五十名。更關鍵的是,即使在起跑線上贏了,今後也未必贏,因為學習是一個長期的事情、一輩子的事情,是一場馬拉松比賽,而不是百米賽跑。我們在生活中經常見到的情況是,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有人主動退場。最後的贏家,不是一開始跑得快的人,而是為數不多堅持跑下來的人。

這裡有一個在美國被稱為“平民總統”杜魯門的故事,哈里.杜魯門在美國中部密蘇里州上高中的時候,長得比其他同學矮一些,顯得有些其貌不揚,而且他來自於非常樸實的世代務農的家庭,在美國中部的密蘇里州。在密蘇里州有很多家庭出來的孩子都很樸實,沒有什麼吸引人的地方。

哈里有一個同學查理.羅斯,曾是當時年級的第一名,在校期間還曾擔任過學生年刊的主編,在當時是一個挺有名的學生。畢業典禮結束的時候,老師布朗小姐走上臺擁抱了查理,祝賀他以優異的成績從學校畢業。而站在查理旁邊的哈里卻沒有得到,他有點委屈地問老師布朗小姐:“我難道不應該也得到一個擁抱嗎?”

布朗小姐很簡單地回答:“等到你做了什麼了不起的事情吧!”其他同學看到這一幕都在想,查理成績這麼好,將來一定會取得了不起的成就,而哈里因為成績不好,肯定不會像查理這麼前途光明。

一開始的時候彷彿是這樣,哈里.杜魯門從高中畢業後的十多年裡,因為家庭貧困甚至沒能進入大學,沒有人脈,沒有機會,一事無成。當他的同學查理。羅斯已經在新聞界大顯身手的時候,他還在為溫飽發愁。之後,他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成為了一名炮兵,因為作戰勇敢成為一名上尉。退役後他成為了一名法官,經過自己多年的努力,成為了民主黨的國家參議員,之後又成為了副總統。1945年,杜魯門接替去世的羅斯福,從副總統位置上成為了總統。這個從密蘇里州來的小人物,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最後成了美國曆史上最著名的總統之一。

根據杜魯門圖書館的記載,當杜魯門當選為總統後,他拿起電話給獨立高中的布朗小姐撥了電話:“喂,布朗小姐,我是你曾經的學生哈里,現在的美國總統,現在我是否能得到你的一個擁抱呢?”對面的布朗小姐不好意思地回答:“來吧,你可以得到它。”

杜魯門總統的成功過程至少說明,起跑線上的輸贏對一生的影響並不是我們想象的那麼大。今天,當大家都在試圖搶先跑出去幾十米,或者都在訓練那種有爆發力而沒有耐力的短跑時,聰明人不妨練就一顆永遠摔不壞的強大心臟。有一顆強大的心臟,自己總是能夠不斷堅持地跑下去,即使跌倒,也能不斷爬起來。如果還能夠一邊跑,一邊欣賞路旁的風景,那就更好了,最終跑到終點的會是這樣的人。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長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