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體測找人「代測」很過分嗎?「代測」全套竟賺150元!

秋高氣爽

正是體測的好時機

最近有很多高校迎來了愉快的體測

老生哀聲連連 新生一臉懵逼

體測真的有這麼恐怖嗎?

大學體測找人“代測”很過分嗎?“代測”全套竟賺150元!

體測測什麼

大學體測找人“代測”很過分嗎?“代測”全套竟賺150元!

“跳遠跳不過自己身高的我”

“每次坐位體前屈就恨自己的腿為什麼這麼長”

“幾百年沒過跑步了怎麼過得了50m和800m啊”

...

於是,有部分同學就在這種不滿的情緒中發酵了一種想法:找代測。

代測真的有,而且不是個例。

對於有些同學來說,代測似乎是一個“美”差事。

掙的錢相當於半個月生活費

天津某高校的大三女生陳雁向記者介紹了她為同學“代測”的經歷。陳雁是當今大學生中少有的運動達人,上大學這幾年她已經在體質測試中幫同學代測了好幾次。陳雁除了在大型兼職QQ群裡發佈提供代測服務的“廣告”之外,也有很多知道她的熟人主動聯繫她。項目全部代測下來的“全套”價格是150元,有熟人介紹的可以降到120元。這學期,陳雁分別替不同的學姐體測了3次,掙了420元,相當於她小半個月的生活費。

在獲取獎學金、升學保研等方面得到了好處

北京一所高校的大四學生何亞琳是個“學霸”,常年在班裡成績排名第一。可是何亞琳的學校獎學金制度與體育測試掛鉤,她大一的時候因為體測不合格沒有拿到獎學金。大二、大三學年她便找了自己的朋友幫忙代測,拿到了體測高分,順利獲得了兩年的獎學金。如今她做了出國的準備,但同時也以專業第一的身份申請了保研資格,如果拿不到國外知名學校的錄取通知書便準備保研。可是這卻讓第四名的保研替補同學忿忿不平,第四名的同學同樣辛辛苦苦努力了4年,卻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體測找人代測並拿了高分的人佔著保研第一名的資格。

好朋友互相代測

北京某高校的張越同學發現,體質測試的監考老師並不是很嚴,她經常替同學跑自己比較擅長的50米。據她介紹,學校的50米測試是由機器計算成績,參加測試的同學撞線之後機器就會自動顯示成績,老師只是在旁邊記成績,一般不會管測試的人是不是本人。張越說,她們幾個要好的同學都是互相幫忙代測自己擅長的項目。

為什麼花錢找代測?

身體素質差,過不了。

平時幾乎不鍛鍊,稍微運動一下就會氣喘。而且看到那些體測猝死的新聞,我這個不鍛鍊的人還是不要去冒險了。

覺得體測沒有意義。

體測並不能改變什麼。我平常經常長跑,做各種運動,體測不能算作我身體素質狀況的報警器,總體而言,我認為體測十分“雞肋”。

沒時間去體測。

在外面實習,體測又是全國統一的。請假回去體測很麻煩的。不如花點錢來的輕鬆。

學生有顧慮是正常的,但是體測真的沒有必要嗎?

僅僅兩成受訪青年自認身體素質合格

近日,青年調查聯合問卷網,對1983名18~35歲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20.1%的受訪青年自認身體素質合格,50.7%的受訪青年自認身體素質一般,27.4%的受訪青年覺得自己處於亞健康狀態,還有1.8%的受訪青年表示自己經常生病。如何提高年輕人的身體素質,67.7%的受訪青年建議制定鍛鍊計劃,循序漸進發展。

體測能起到一定程度上的督促作用

某同學反映:“有一次學校的體測特別嚴格,聽說好幾個人因為1000米沒過關。嚇得我連續一週早起跑步,最後順利通過。那段時間明顯感到神清氣爽,身體倍兒棒。”

體測的真正目的是督促同學們的鍛鍊,而不是讓同學們為了體測成績花錢和拼命。

改變需要大家一起出力。

學校要加強重視青少年身體素質和運動興趣的培養

注重學校的體育設施建設,在學習生活與日常生活都為青少年的體育活動,保證有足夠的空間、設施和時間。拒絕“不出汗、不髒衣、不喘氣、不摔跤、不擦皮、不受傷、不長跑、無強度、無對抗、無衝撞”的“三無七不”溫柔體育教學課程設置。學校和家長在具體的教學活動和教育觀念中,更不應存在短視和拔苗助長的心態,要關注青少年的身體素質提高,正確引導青少年的興趣方向,幫助青少年建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和行為模式。

學生自己要提高鍛鍊意識,拒絕“葛優癱”。

除了學校方面的督促,宿舍好友應該互相監督,摒棄不良的生活習慣,例如叫外賣、吃夜宵、熬夜等,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不要認為年輕就可以放縱自己,要提高健康意識,比如,健康飲食,作息規律等,先改善自己的生活習慣,然後是適度鍛鍊,從根本上提高自己的體質。

大學體測找人“代測”很過分嗎?“代測”全套竟賺150元!

看完這篇推送

大家快去制定自己的鍛鍊計劃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