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坑孩子了,這句謠言流傳深久,卻還有家長把它當真理

作為家長是不是都聽過這句話:“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看起堂皇冠冕,聽起來似是真理,實際上不過是某些別有用心的人的謠言而已。有些培訓機構為了謀取利益,特地想通過父母的焦慮來說服父母把孩子送過去學習培訓。擊中父母的痛點來掙錢,這會是一個很快的掙錢方式。

別坑孩子了,這句謠言流傳深久,卻還有家長把它當真理

那麼,起跑線在哪裡?是誰畫的這條起跑線?

投胎是個技術活,人生最大的不公其實不是別的,就是出生地。這麼說來,人生的起跑線從受孕的那刻其就已經劃上了。你家孩子和李澤楷的孩子,如何也不會是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吧?人家的那條起跑線可能比很多人的終點線還遠很多很多很多。

別坑孩子了,這句謠言流傳深久,卻還有家長把它當真理

如果用賽跑在比喻人生,人生著實應該算是一次超長跑,而且跑道絕不會是一條寬闊的、筆直的通途,它一定是時而寬闊,時而狹窄,曲曲折折,起起伏伏,還會有許多岔路,和數不盡的溝溝坎坎,路上還會遭遇不知多少的風雨雷電。所以,人生的長跑需要的更多的是耐力,而不是爆發力,尤其是在剛剛起步的階段。

別坑孩子了,這句謠言流傳深久,卻還有家長把它當真理

起跑線理論,往往講述的一些具體知識的學習,越早學越好。但對於知識學習來說,最重要的不是學習時間的早晚,而是其它一些:例如總結出知識背後的思維和智慧;例如建立知識間的連接,形成知識網絡等。

別坑孩子了,這句謠言流傳深久,卻還有家長把它當真理

父母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有了好的原件,才有可能有優質的複印件。這根起跑線不是名校,不是家庭條件,不是父母的社會地位,更不是上課多少補習班,去了多少國家旅遊,而是父母的綜合素質。

如果父母能在尊重孩子身心發展規律的前提下,能通過語言刺激,遊戲等一系列行動來激發孩子的潛能,那肯定是有益的。

別坑孩子了,這句謠言流傳深久,卻還有家長把它當真理

一個綜合素質超越他人的孩子,絕對不僅僅是成績優秀而已,素質教養、待人處事都是孩子需要培養與成長的關鍵,而這些是學校與補習班很難傳授的。

說了這麼多,不輸在起跑線上不是讓孩子全面發展,每個人都不會是全才,有的放矢的發展孩子的強項,讓孩子的強項更強,這才是父母該為孩子設計的路線,而不是四六不問的直接去報班,花錢受罪。

別坑孩子了,這句謠言流傳深久,卻還有家長把它當真理

記住,孩子的興趣,才是學習的第一驅動力。家長們,放下攀比心,安靜的看看你的孩子在什麼上面表現優異,然後再說如何不輸在起跑線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