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維與概念、語言、信息、真理


批判性思維與概念、語言、信息、真理

想成為批判性思維者,就應創造出一些概念,通過它們來觀察和感受世界。只有通過這種能力才能控制自己的思維,必須具備把事物從“名稱“中脫離出來的能力,還以事物本質。


要掌握詞彙的正確用法,要準確地命名事物、事件、場景、情緒,抽象概念。最重要的是要學會這些詞彙的正確用法。這種語言上的辨析能力將會決定你如何解釋一切事物,而不具備該能力的人會混淆一些重要概念並歪曲事實。


我們往往因為融入社會體系誤用或混淆一些概念,從而導致理解的偏差,所以,我們必須區分社會環境和自然語言環境中一些概念的差別。正是忽視這些差別,讓我們對生活中的一些矛盾或不一致視而不見,這也導致人類自我欺騙。


批判性思維者應懂得如何剝去語言表象,從各種角度來談論並理解事物,要以理性的方式去思考,以多種方式去定義場景、事件、人。從社會學的角度認識社會習俗、社會期望和禁忌如何束縛人的思想。


要做到批判性思考,一定要有可信的信息來源並完善自身經驗。所以,挑選信息一定要格外小心,要有所分析地批判性地使用自己的經驗。但是我們一定不能認為自己的經驗就是正確的,如其他的思想一樣,也要必須接受批判性分析和評價。


我們要時刻檢查自己的認識,特別是它有可能對別人造成的傷害和折磨。有理由相信,我們人人都會有些認識是主動繆誤(即吸收並主動運用的錯誤信息,儘管我們以為是正確的),儘可能去除這些錯誤認識是我們責任所在。例如,有些人認為吸菸不會對健康造成影響。大多數人因為主動繆誤犯下惡行時,並沒有意識到他們就是別人痛苦的根源。要特別警惕那些偽裝成真理的繆誤。


主動真理來源於一種充滿活力且影響深遠的思想。如果應用於日常經驗,通過推導我們可以獲得無窮無盡的知識。在人類所有學科中,主動真理具有無限潛能。發現主動真理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培養我們探究事物之間內部邏輯的學習習慣,是我們保持終身學習必不可少的一個學習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