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读完一本书:福柯的代表作《双性人巴尔班》到底讲了啥

提起福柯,很多人脑子里出现的第一个词就是:高深。的确,福柯的很多书,都是为了读而读,硬着头皮读,读完发现,作者真正想说些什么?不知道。今天我要介绍的这本书,相比起他的其他专著,真的要好读多了。话不多说,进入正题。

快速读完一本书:福柯的代表作《双性人巴尔班》到底讲了啥

在《双性人巴尔班》这本书中,福柯带着我们回顾了19世纪一个双性人阿莱克西纳巴尔班的一生,而且,是通过巴尔班本人的自述获得了对其的了解。巴尔班出生于1838年的法国一个贫穷的家庭,作为一个小女孩被抚养。由于父亲早逝,母亲无法独自抚养她,她被送进了一间收容所,在女院长和嬷嬷的陪伴下,她之后又被送进了一间修道院,身边围绕的都是同年龄段的年轻女孩。


巴尔班很适应修道院的生活,在学业方面崭露头角,甚至让出色的女教师震惊。但是,她却无法接受手工劳作,非常讨厌做手工,也不具备这方面的才能。在修道院里,巴尔班和一个女同学关系非常好,因为俩人不在同一间寝室,晚上她经常去女同学的寝室看望她,还因此受到了修女的责备。


初领圣体之后,巴尔班到了该离开修道院、回到母亲身边的日子。她的母亲在一位德高望重的人家里做工,巴尔班也跟随母亲生活在那户人家家里,并收获了雇主的认可和喜爱。就这样,一直到巴尔班十七岁了,她选择去了一所需要离家寄宿的女子师范学校,位日后成为一名教师接受必要的教育。


在花样的十七岁,巴尔班的身体却并没有出现较多的女性化特征。她既没有从容的步伐,也没有丰腴的四肢,反而脸色苍白,轮廓生硬,身体被绒毛覆盖,还总是觉得身体疼痛。


两年后,巴尔班参加了毕业考试,成绩非常好,是18位学生中的第一名,被推荐到一所寄宿学校任职。在那所寄宿学校,巴尔班不仅获得了校长的认可,还和另一名女教员萨拉成了亲密的朋友。但是,在这段时间中,巴尔班觉得自己的状态越来越不对,她和萨拉的感情与其说是友情,其实却是爱情。


巴尔班忍受不了心理的痛苦和折磨,向主教告解,并接受医生检查。事实证明,她的身体特征更多的呈现的是男性特征。就这样,巴尔班的身份证明被修改为男性。


为了躲避家乡人的注目,他去了巴黎,可是情况依然没有好转。没有工作,没有生活来源,他最终选择了自杀。


这就是双性人巴尔班的故事。福柯想通过这个故事,探究一个问题:我们真的需要一个真实的性别吗?性别是不是法律和医学强加给人们的?在这种博弈中,是否意味着人们无法自由的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