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讀完一本書:福柯的代表作《雙性人巴爾班》到底講了啥

提起福柯,很多人腦子裡出現的第一個詞就是:高深。的確,福柯的很多書,都是為了讀而讀,硬著頭皮讀,讀完發現,作者真正想說些什麼?不知道。今天我要介紹的這本書,相比起他的其他專著,真的要好讀多了。話不多說,進入正題。

快速讀完一本書:福柯的代表作《雙性人巴爾班》到底講了啥

在《雙性人巴爾班》這本書中,福柯帶著我們回顧了19世紀一個雙性人阿萊克西納巴爾班的一生,而且,是通過巴爾班本人的自述獲得了對其的瞭解。巴爾班出生於1838年的法國一個貧窮的家庭,作為一個小女孩被撫養。由於父親早逝,母親無法獨自撫養她,她被送進了一間收容所,在女院長和嬤嬤的陪伴下,她之後又被送進了一間修道院,身邊圍繞的都是同年齡段的年輕女孩。


巴爾班很適應修道院的生活,在學業方面嶄露頭角,甚至讓出色的女教師震驚。但是,她卻無法接受手工勞作,非常討厭做手工,也不具備這方面的才能。在修道院裡,巴爾班和一個女同學關係非常好,因為倆人不在同一間寢室,晚上她經常去女同學的寢室看望她,還因此受到了修女的責備。


初領聖體之後,巴爾班到了該離開修道院、回到母親身邊的日子。她的母親在一位德高望重的人家裡做工,巴爾班也跟隨母親生活在那戶人家家裡,並收穫了僱主的認可和喜愛。就這樣,一直到巴爾班十七歲了,她選擇去了一所需要離家寄宿的女子師範學校,位日後成為一名教師接受必要的教育。


在花樣的十七歲,巴爾班的身體卻並沒有出現較多的女性化特徵。她既沒有從容的步伐,也沒有豐腴的四肢,反而臉色蒼白,輪廓生硬,身體被絨毛覆蓋,還總是覺得身體疼痛。


兩年後,巴爾班參加了畢業考試,成績非常好,是18位學生中的第一名,被推薦到一所寄宿學校任職。在那所寄宿學校,巴爾班不僅獲得了校長的認可,還和另一名女教員薩拉成了親密的朋友。但是,在這段時間中,巴爾班覺得自己的狀態越來越不對,她和薩拉的感情與其說是友情,其實卻是愛情。


巴爾班忍受不了心理的痛苦和折磨,向主教告解,並接受醫生檢查。事實證明,她的身體特徵更多的呈現的是男性特徵。就這樣,巴爾班的身份證明被修改為男性。


為了躲避家鄉人的注目,他去了巴黎,可是情況依然沒有好轉。沒有工作,沒有生活來源,他最終選擇了自殺。


這就是雙性人巴爾班的故事。福柯想通過這個故事,探究一個問題:我們真的需要一個真實的性別嗎?性別是不是法律和醫學強加給人們的?在這種博弈中,是否意味著人們無法自由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