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杀死华佗,华佗真的冤吗?其实华佗之死是另有原因的!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今天的许多史学家也大都认为,华佗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时刻心系天下百姓的疾苦,不肯服侍权贵,专门为曹操一个人看病,于是借口妻子病重离开了曹操,曹操屡次催他回来他都不肯,最后曹操一怒之下把他给杀了。其实仔细研读三国志就会发现华佗之死是另有原因的。

曹操杀死华佗,华佗真的冤吗?其实华佗之死是另有原因的!

华佗与张仲景,董奉并称为“建安三神医”虽然名声很高,但是其地位远远低于普通的官宦子弟,当时读书人窦看不起学医的,虽然那个时候没有科举制度,做官必须是举荐的,又称“举孝廉‘’。华佗才气比较大,但是很自负。同大多数人一样,华佗读书也是为了入仕为官,学医只是他的业余爱好。当时沛国的尹相陈珪举荐华佗为孝廉,太尉黄宛批准他做官,而华佗认为自己才气很大,不愿意去做小官,要做官,那就要做大官才可以,颇自负,认为陈珪、黄琬荐举的官职都不大,不肯为之。二是他已经迷恋上医学,不愿为此小官而抛弃所喜好的医学。 走上从医道路后,华佗深以为耻,经常后悔,时刻等待入仕为官的机遇。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该书的《方技传》中写道,“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一语道破了华佗走上从医道路以后的心态。在行医的过程中,华佗深深地感到医生地位的低下。他的医术是高明的,名气越来越大,前来请他看病的高官权贵越来越多。和这些达官贵人比起来,自己作为一名医生那是太掉价了,心里落差太大,性情变的怪异起来,慢慢的就变的很难和人相处了,所以对当初嫌弃官职微小而放弃感到很后悔,只能期盼着机会的再次降临。

曹操杀死华佗,华佗真的冤吗?其实华佗之死是另有原因的!

后来曹操得了头痛的病,有人留举荐了华佗,华佗认为机会来了,就兴冲冲的来到曹营,对曹操说:你的病比较顽固,我虽然是名医,你的病在短期内很难彻底治好,即使长期治疗,也只能苟延岁月。,这就是明显带有点威胁恐吓之意,就是希望曹操能够恳请他,以此来重用他,可是华佗的这个想法被曹操看穿了,曹操后来说,“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意思是说,华佗能治好这病,他为我治病,想借此抬高自己的身价。这说明曹操当时是明白华佗的言外之意的。但是他并没有立即满足华佗的要求。在曹营到了一段时间,见没有得到重用,便借口妻子生病,称自己要回家治疗妻子的病,告假回家了,结果一去不回来了,曹操多次去信催促华佗回来,还命令当地的县令遣送华佗回来,可是华佗就是找借口不回去,曹操没办法,只好派人前来查看,临行前,曹操吩咐,要是华佗妻子确实有病,那就送给40兜小豆作为慰问品,要是没有病,就把华佗給抓回来,。这就说明曹操已经对华佗失去耐心了。可华佗压根就不知道,还以为曹操离不开他呢。事情结果可想而知,华佗被曹操给抓了回来,投进了监狱,不就就被处死了。

曹操杀死华佗,华佗真的冤吗?其实华佗之死是另有原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