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號房”電影版,《從未,很少,有時,總是》,直面女性困境

《從未,很少,有時,總是》,這個標題很像一個多項選擇題,對嗎?的確,這個怪異的拗口的電影名字取自墮胎服務提供的一份標準問卷。

這部伊萊扎·希特曼(Eliza Hittman)關於少女墮胎的新影片是一部無聲的毀滅性的佳作,是一部關於社會問題的電影。

“N號房”電影版,《從未,很少,有時,總是》,直面女性困境

《從未,很少,有時,總是》的基本情節很容易描述。生活在賓夕法尼亞小鎮的一個17歲的女孩奧特姆懷孕了。由於該州法律規定少女墮胎必須取得父母的同意,所以她和表妹凱斯拉前往紐約市,在那裡,他們原本以為只要一天的程序變得非常複雜。

劇情好描述,但不代表影片簡單。《從未,很少,有時,總是》是一塊悄無聲息、極具破壞性的瑰寶,它既像夢幻且冷酷無情的自然主義,卻又充斥著洶湧的焦慮之流。

影片第一幕給我們呈現的奧特姆,發現她內向、憂鬱、冷漠。在一家披薩店,她與不怎麼支持她的母親和公然敵視自己的繼父進行了一場緊張的對話。當她回到自己的臥室時,她照照鏡子,她的眼睛自然地轉到她小腹隆起的地方。

“N號房”電影版,《從未,很少,有時,總是》,直面女性困境

奧特姆在市中心的婦女診所幾乎找不到什麼幫助,那裡的護士表面上很熱情,讓人安心,但仔細閱讀她在問卷的答案和用詞選擇。

到達紐約後,她們發現自己在美國醫療系統迷宮般的走廊來回穿梭,這迫使她們在紐約市停留的時間比他們預想的要長得多。錢不夠,沒有地方可以住,她們拖著行李箱在不斷的公交站穿梭著。紐約市對於她們來說就像是一個危險的城市荒地,儘管繁華,但沒有人幫助她們,就像整個成人世界,對她們只有漠不關心。

她們領略到的是男性對她們的威脅。無論是地鐵裡的爬行者,還是超市裡的顧客,甚至是一個表面上無害的大學生,也試圖在公交車上對她們說三道四。男人們不請自來的恐懼籠罩著兩位女孩的生活。

“N號房”電影版,《從未,很少,有時,總是》,直面女性困境

影片中從未告訴我們奧特姆未出生孩子的父親究竟是誰,儘管電影裡巧妙地提供了兩個可能的人選--都不是好人,而且其中一個特別壞。這恰恰說明,未成年少女的生存環境是多麼惡劣。

電影裡花了不少時間,在一個令人心碎的採訪中清晰地表達了未成年少女的困境。醫院裡一位顧問要求奧特姆用其中一個詞來回答有關家庭暴力和性脅迫的問題,奧特姆在一個完整的鏡頭中侷促不安地坐在座位上,她的眼睛掃視了所有地方,就是沒有看到這個顧問在認真對待自己,而她能擠出來的最多的一些問題就是帶著呼吸聲的“是”,其他的她根本回答不出來。

這一幕為她的處境提供了新的背景,同時也微妙地強化了她的堅強--事實上,也強化了每個女人和女孩的堅強。墮胎的故事是真實的,每天都發生,而且常常悄無聲息,以至於除了與當事人關係最密切的人以外,沒有人知道他們在做什麼。

“N號房”電影版,《從未,很少,有時,總是》,直面女性困境

伊萊扎·希特曼(Eliza Hittman)電影的力量就在於普通的苦難和非凡的力量的結合。在她執導的電影中,到處都有無藥可救的被審查的父母,或者是全是敵人的權威人物,比如奧特姆的母親就是一個可憐的依賴於她鄉下丈夫的婦女,不足以保護自己的女兒。

影片以女主奧特姆的視角,對家庭、權威以及男人的整體形象進行了沉重的處理。影片合理的主題是當今年輕女性令人毛骨悚然地脆弱以及強健的剛毅。

“N號房”電影版,《從未,很少,有時,總是》,直面女性困境

每個女人,終其一生,都會有墮胎的故事--如果不是她自己的,那就是她認識的人的。如果幸運,這就是一個相對平凡的故事,一個安全且經濟的小小醫療程序的故事。但事實是,無論是由於地理、經濟、年齡還是文化障礙,每個女人對於要承受墮胎這樣的事情,都是一個難事。

在21世紀的今天,在韓國爆出“N號房”事件後,人們必須要認識到女性被商品化、被欺凌、被異化的境地。伊萊扎·希特曼用她的細膩的鏡頭在向我們描述著這一切,或許我們都該花些時間,來看看這部影片,來看看影片奧特姆那內向憂鬱的面孔裡帶著的對光的渴望。

對於這些困境,不知道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歡迎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