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折、直播、虛擬化,應對危機品牌還有多少招?

這場典型的“黑天鵝”事件,讓無數企業都處於風暴之中,提前面臨一種新的生活和消費常態,這也意味著商業模式必須做出某些改變才能更好應對。

對照國內,在疫情二次催化下,直播行業空前發展,在過去一個月裡,無論是餐廳主廚,還是商場導購員,甚至品牌的CEO都親自下場直播帶貨。

如今海外疫情衝擊越來越大,正處在風暴眼中的品牌已經開始對當前形勢做出積極反應,摸索出許多創新的運營方式。

打折、直播、虛擬化,應對危機品牌還有多少招?

疫情陰影持續籠罩下,旅遊業進入漫長的寒冬期,一家生產高端旅行攝影包及三腳架等攝影配件的優質品牌商匹克設計,正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

這家總部位於舊金山的公司自2011年成立以來一直在擴張。目前,該公司有40名全職員工,2019年收入約6000萬美元,並通過Kickstarter眾籌平臺為每一個主要新產品提供資金,從而實現了增長。

在高峰時期,該業務是有利可圖的,但最近幾周銷售每況愈下,為此不得不解僱加州零售店的全體員工。他們的銷售額當中有一大半是通過批發渠道,包括專業相機商店和連鎖店,如百思買和REI,而現在許多商店已經關閉,這部分主要的銷售額被攔腰砍掉。同樣,在品牌的直接銷售中,約有一半來自亞馬遜,而現在箱包類品牌並未列為必需品,這意味著它正在被主要的履行鏈取消優先級。“我們在亞馬遜的渠道也被切斷了。”該品牌營銷副總裁Adam Saraceno表示。

為了抵消其中的一些困難,Peak在推出最新產品的同時,除新產品外對所有產品推出了20%到40%的跨渠道折扣。該公司還將其新產品的所有利潤捐贈給了冠狀病毒救援工作和氣候變化倡議,如品牌旅遊三腳架,零售價就高達600美元,利潤可想而知。在這種時刻,績效目的與慈善掛鉤,也被認為是新的品牌指標,以此對消費者產生更長遠的影響。

打折、直播、虛擬化,應對危機品牌還有多少招?

高端品牌,除了放低姿態提供折扣外,要想在未來幾個月生存下去,就必須施展儘可能多的新方法。問題不僅在於銷售庫存,還在於設法使供應鏈的所有部分都能持續運轉。

Adam Saraceno知道,鑑於目前的情況,匹克的產品很難銷售。首先是戶外活動被限制,而且這些產品走的是高檔路線,而歐美國家很可能會陷入衰退,品牌將更加艱難。

但同時,也有品牌在逆勢而上,創新的營銷正在發揮作用。

隨著生活的停頓,技能提升或“激情經濟”(靠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謀生)的價值也會隨之膨脹。

為此,丹麥時尚品牌Ganni發起的新社交活動,就邀請消費者在其平臺上發揮創意,按照品牌給定的主題來創造自己的作品,並承諾會有現金獎勵。在過去,消費者通常會直接忽略這種參與難度係數較高的活動,但在隔離期間,人們的表達慾望被壓抑,尤其是Z世代,這樣的活動正好給他們一個表達的機會。

因而,當消費者有充裕時間涉足社交媒體和遊戲領域的“DIY數字”,品牌也可以藉此機會進行更靈活的數字活動,積累一批狂熱參與的粉絲,對之後的品牌建設都能產生重大影響。

打折、直播、虛擬化,應對危機品牌還有多少招?

那麼,作為強制隔離下的零售終極解藥,直播在全球疫情大流行期間也找到了巨大的缺口,從遠程健康到美容,都在開始積極嘗試。

如香奈兒品牌之前曾在線下商店推出過收費的諮詢項目,疫情期間,品牌就將諮詢服務搬到線上,消費者可以根據不同的服務項目來自費選擇諮詢師進行線上聊天,正好抓住消費者關注護膚的熱點。而美國美容零售商Credo也通過其Credo Live功能看到了銷量飆升。該軟件可以讓其消費者與店內銷售人員建立聯繫以進行30秒的聊天,針對性地未客戶推薦產品,效果也很明顯,其3月中旬的聊天次數增長了34%,渠道轉化率提高了10%。

運動健身類的機會也隨處可見:Under Armour和Lululemon通過Instagram TV都推出了專家指導的實時直播健身課程,後者的前15分鐘HIIT課程已觀看了380,000多次,不過至今尚未獲利。

打折、直播、虛擬化,應對危機品牌還有多少招?

在時尚領域,一直沉寂的數字化虛擬風格也開始活躍起來。儘管目前服裝品類的支出似乎不那麼優先,甚至不相關,但自我表達的需求仍在,衣著風格作為其中一種載體,人們隔離家中依然希望延續自己的時尚,虛擬化風格就成了他們的一種全新表達。

近日,街頭服飾公司Rohbau就發佈了一款數字連帽衫,可以將該款連帽衫疊加在居家消費者的圖像上,旨在為尋求虛擬逃避現實的人們提供服務。

而在此概念發佈之前,WWD中國和東京樂天時裝週也宣佈將於4月啟動全球首個數字化的時裝週。在疫情刺激的鉅變下,這會不會成為新的主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