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智慧——誠信是人生幸福的法寶

在當下喧囂的世界之中,世人紛紛爭名逐利,一味的執著而不知放手者,大有人在,最後,多是落得

“萬般帶不去,惟有業隨身”的結局,不僅令人唏噓。翻開歷史,曾經多少顯赫一時,風光無比的權貴,只知進而不知退身遭慘禍,並且殃及子孫後代者,也比比皆是。因此,人生在世,若是事事留有餘地,常常做退一步之想,能夠和光同塵,則必能遊刃有餘,從容自在。

人間智慧——誠信是人生幸福的法寶

誠者,天之道;誠之者,人之道。

什麼是人間智慧

古人的智慧,經過千百年的累積,而留下了許多名言名句,這些都是智慧的結晶。它,既不是撫慰失意者的虛辭,也不是隱士們的自我釋懷,而是實實在在的做人處事的智慧。例如:利不過貪、名不過求、怒不過度、喜不過望、逸不過安、勞不過累、食不過飽、衣不過暖、住不過寬、行不過快……等等,這些都是人間的智慧,處世的道理。人之為人,不可不學,不可不知。在日常生活中,世人若是開啟智慧,省察力行,則必能減少敗落毀亡之災厄。

人間智慧——誠信是人生幸福的法寶

良心的天平

講誠信,應當公平交易。

講誠信,是人生不可或缺的智慧,所以《中庸》曰:“不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為貴。”孔子說:“人無信則不立,業無信則不興”。所以,不論是達官貴人,還是販夫走卒,都離不開一個“誠”字,均需恪守一個“信”字。如果自欺欺人,背信棄義,必當自食其果。例如,一個經商做生意的人,倘若買賣出納不公平,凡事愛佔人便宜者,將來會出敗家子,因此,就難以得到兒女長期的孝養。再例如,說話不算數,一個沒有誠信的人,就不會有知心、可做依靠的朋友。

人間智慧——誠信是人生幸福的法寶

人人心中有桿秤

昔時,農工時代,世人以鬥、秤作為買賣交易的度量工具,時至今日,雖然已經進入工商業社會,許多商品在出廠之時,即已分類、分級、分量包裝,但是部分散裝物品,仍會使用鬥、秤當面交易。《弟子規》雲:“凡取與,貴分曉,與宜多,取宜少。”意思是說,和他人有財物上的往來,應當分辨清楚,不可含糊。財物給與他人,應該慷慨多佈施;取用別人的財物,則應少取一些。

人間智慧——誠信是人生幸福的法寶

凡取與,貴分曉,與宜多,取宜少。

然而,如果出納不公平,偷斤減兩,是倒過來,他是取多給少,也就是從別人之處獲利的多,給別人的少。除了偷斤減兩之外,有些不良商人哄抬價格,或成分不實,或劣品當上等品賣,或為了賣相好看添加有害人體物質,或興建房屋偷工減料……等等,存心欺詐坑人。這種居心是占人家一分的便宜,卻損了自己二分的福德。因為此舉容易招致火劫而失去財產,或是子孫多病、夭亡,或是子孫上行下效,錢財有進無出,而對父母長輩寒酸吝嗇相待,難以得到兒女長期的孝養。

人間智慧——誠信是人生幸福的法寶

人無信則不立,業無信則不興

講誠信,應當信守承諾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人生在世,應當信守諾言,吐一口唾沫砸一個坑。倘若是語言多有反覆,或人前說一套,人後做一套,沒有誠信,必當失信於人,而自嘗其果。一個沒有誠信的人,事主必定不忠,事親一定不孝,交朋友也必定不講信義。俗語云:“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一個沒有誠信的人,最終都會露出狐狸尾巴,他的果報當然就是沒有人願意再信任他,因此,沒有相知朋友,更不會有推心置腹的朋友。

人間智慧——誠信是人生幸福的法寶

梅、蘭、竹、菊四君子

例如,昔時濟陽有位富商,乘船過河時,因船遇暗流而沉沒,他大聲呼救。有位漁夫聞聲而至,富商急忙喊:“你若救我,就給你一百兩金子。”但富商獲救後卻不認賬,只給了漁夫十兩金子。漁夫怪他不守信,富商回答說:“你一個打魚的,一生掙不了幾個錢,得了十兩金子還不滿足嗎?”漁夫只得怏怏不悅而去。

人間智慧——誠信是人生幸福的法寶

過河不忘擺渡人

巧合的是,富商後來搭船又再次於原地翻船落水。有人打算救他,那位曾被他欺騙的漁夫說:“他就是那個說話不算數的人。”因此,漁夫先搶救其他人,待富商被救起時,已經溺斃,這就是說話沒有誠信而因小失大的最佳例證。

結語

誠信是人生幸福的法寶,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天下之事,有因必有果。世人難以越過這個因果定律,種下“善”因,才能獲得“善”果。常言道:人在做,天在看,人若善行,天必助之,定有善報。誠信天下,福有攸歸。

人間智慧——誠信是人生幸福的法寶

誠信是人生幸福的法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