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智慧——诚信是人生幸福的法宝

在当下喧嚣的世界之中,世人纷纷争名逐利,一味的执着而不知放手者,大有人在,最后,多是落得

“万般带不去,惟有业随身”的结局,不仅令人唏嘘。翻开历史,曾经多少显赫一时,风光无比的权贵,只知进而不知退身遭惨祸,并且殃及子孙后代者,也比比皆是。因此,人生在世,若是事事留有余地,常常做退一步之想,能够和光同尘,则必能游刃有余,从容自在。

人间智慧——诚信是人生幸福的法宝

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

什么是人间智慧

古人的智慧,经过千百年的累积,而留下了许多名言名句,这些都是智慧的结晶。它,既不是抚慰失意者的虚辞,也不是隐士们的自我释怀,而是实实在在的做人处事的智慧。例如:利不过贪、名不过求、怒不过度、喜不过望、逸不过安、劳不过累、食不过饱、衣不过暖、住不过宽、行不过快……等等,这些都是人间的智慧,处世的道理。人之为人,不可不学,不可不知。在日常生活中,世人若是开启智慧,省察力行,则必能减少败落毁亡之灾厄。

人间智慧——诚信是人生幸福的法宝

良心的天平

讲诚信,应当公平交易。

讲诚信,是人生不可或缺的智慧,所以《中庸》曰:“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孔子说:“人无信则不立,业无信则不兴”。所以,不论是达官贵人,还是贩夫走卒,都离不开一个“诚”字,均需恪守一个“信”字。如果自欺欺人,背信弃义,必当自食其果。例如,一个经商做生意的人,倘若买卖出纳不公平,凡事爱占人便宜者,将来会出败家子,因此,就难以得到儿女长期的孝养。再例如,说话不算数,一个没有诚信的人,就不会有知心、可做依靠的朋友。

人间智慧——诚信是人生幸福的法宝

人人心中有杆秤

昔时,农工时代,世人以斗、秤作为买卖交易的度量工具,时至今日,虽然已经进入工商业社会,许多商品在出厂之时,即已分类、分级、分量包装,但是部分散装物品,仍会使用斗、秤当面交易。《弟子规》云:“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意思是说,和他人有财物上的往来,应当分辨清楚,不可含糊。财物给与他人,应该慷慨多布施;取用别人的财物,则应少取一些。

人间智慧——诚信是人生幸福的法宝

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

然而,如果出纳不公平,偷斤减两,是倒过来,他是取多给少,也就是从别人之处获利的多,给别人的少。除了偷斤减两之外,有些不良商人哄抬价格,或成分不实,或劣品当上等品卖,或为了卖相好看添加有害人体物质,或兴建房屋偷工减料……等等,存心欺诈坑人。这种居心是占人家一分的便宜,却损了自己二分的福德。因为此举容易招致火劫而失去财产,或是子孙多病、夭亡,或是子孙上行下效,钱财有进无出,而对父母长辈寒酸吝啬相待,难以得到儿女长期的孝养。

人间智慧——诚信是人生幸福的法宝

人无信则不立,业无信则不兴

讲诚信,应当信守承诺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人生在世,应当信守诺言,吐一口唾沫砸一个坑。倘若是语言多有反覆,或人前说一套,人后做一套,没有诚信,必当失信于人,而自尝其果。一个没有诚信的人,事主必定不忠,事亲一定不孝,交朋友也必定不讲信义。俗语云:“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一个没有诚信的人,最终都会露出狐狸尾巴,他的果报当然就是没有人愿意再信任他,因此,没有相知朋友,更不会有推心置腹的朋友。

人间智慧——诚信是人生幸福的法宝

梅、兰、竹、菊四君子

例如,昔时济阳有位富商,乘船过河时,因船遇暗流而沉没,他大声呼救。有位渔夫闻声而至,富商急忙喊:“你若救我,就给你一百两金子。”但富商获救后却不认账,只给了渔夫十两金子。渔夫怪他不守信,富商回答说:“你一个打鱼的,一生挣不了几个钱,得了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渔夫只得怏怏不悦而去。

人间智慧——诚信是人生幸福的法宝

过河不忘摆渡人

巧合的是,富商后来搭船又再次于原地翻船落水。有人打算救他,那位曾被他欺骗的渔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因此,渔夫先抢救其他人,待富商被救起时,已经溺毙,这就是说话没有诚信而因小失大的最佳例证。

结语

诚信是人生幸福的法宝,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天下之事,有因必有果。世人难以越过这个因果定律,种下“善”因,才能获得“善”果。常言道:人在做,天在看,人若善行,天必助之,定有善报。诚信天下,福有攸归。

人间智慧——诚信是人生幸福的法宝

诚信是人生幸福的法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