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石兵器時代

1、舊石器時代的石兵

原始人類工兵不分,石器就是石兵,用作生產生活就是石器,用作格鬥就是石兵。下圖是周口店“北京人”使用的石器。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2、新石器時代的石兵

新石器時代的石兵,磨製精良,平澤銳利,與現代石器相比也毫不遜色,且種類豐富,涵蓋石刀、石刃、石刺刀、石匕首、石槍、石矛頭、石鏃、石戈、石棒、石斧、石圭、石鐮刀、石錛、石鏟等。其代表是浙江杭縣良渚鎮出土的石器。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銅兵時代—夏商周、秦漢—


1、夏代銅兵

夏代的銅兵,經前人圖示的,只有吳興陳經抱所藏的一把青銅匕首。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2、商代銅兵

商代銅兵已十分精美,不僅銅錫合金臻於完善,且雕鏤鑲嵌手工精巧絕倫。商代的銅兵大概分五類:銅矢鏃、銅勾兵、銅矛、銅刀和銅削、銅斧和銅錛。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3、周代銅兵

周代是青銅兵器盛行時期,並開始鑄出商代所沒有的名劍。戰國前只有小匕首而沒有劍,體短而無柄,跟長矛的矛頭相近。周代後半期才開始出現劍。在這個時期,鐵兵器開始出現並應用。

周代長兵

周戈

戈為勾兵或啄兵,用以鉤挽敵人並啄刺敵人的裝柄長兵。鉤住敵人的脖子而殺死敵人,或鉤近了用短兵砍殺,叫鉤兵;從上面啄入人頭,或者從旁邊橫啄入人腰,叫啄兵。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周戟

戟為戈矛合體,柄前面安直刃刺敵人,旁邊有橫刃可以鉤啄敵人,兼有鉤刺的作用。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周矛

矛為純粹刺兵,製作簡單而殺敵效力極大,所以從漢代開始戈和戟漸漸衰微,矛卻獨存,一直用到現在。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周殳

殳是裝長木柄,起撞擊或前導作用的古代兵器。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周代劈斫長兵

周代的劈斫長兵,包括斧、鉞、戚、斤、戣、瞿等。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周代短兵

周代鸞刀,至今仍然可稱天下最華美的名刀;戰國名劍,至今仍可稱天下最精美犀利的寶劍;周代匕首,也至為美麗,為後世所難以企及。

周刀

周代重劍,劍制起於周代晚期,為人所貴重,都喜歡佩戴,而不喜歡佩刀。直到銅兵衰落而鐵兵興起,刀才與劍並稱。出土的周刀數量很少,且大都沒有銘文,所以不為人所重。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周劍

周代的青銅劍有著三大特點:一是合金成分較為複雜,配合也更為優美;二是外鍍非常薄但是非常堅固,所以即使再土中幾千年也不腐朽;三是劍刃上都有著天然精美的花紋。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周代射遠器

周代弓矢種類很多,製作精密,有一種銅鏃用鐵莖或長形鐵尾。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4、秦代銅兵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覺得以後天下不用再用兵,同時禁止民間私藏武器,就盡毀天下精美優良的銅兵,所以秦代銅兵並不可觀。但因為離戰國還不遠,風氣仍在,所以仍然留下了殘跡。

秦代長兵

秦代長兵,與戰國無異。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秦代短兵

秦代自制的銅劍,與秦戈同,都刻有年份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秦代射遠器

秦代弩機尚未見到,弓箭形制與戰國沒什麼差別。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5、漢代銅兵

漢代有400多年曆史,遠長於秦朝,銅兵也更加可觀,且有些是夏商周三代所沒有的,比如銅弩機就是漢人自行創制的武器。漢代是銅兵的尾聲期。

漢代長兵

漢代長兵,側重戟和矛,戟最盛,矛次之。漢矛已經跟後世的長槍相近,漢戟也和周代形狀不同,且有雙戟之制,介於長兵和短兵之間。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漢代短兵

漢代離戰國不遠,所以刀劍等短兵還都用周代之制,特別是實莖有後的銅劍,用途最廣。此外也有漢代特形創制的短兵,也有銅錘、銅斧等兵器。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漢代射遠器(銅弩機)

漢代射遠器可分為弓箭和弩機兩種。漢弓多用銅飾,也有玉飾,製造大都仿戰國、名稱甚多,如虎賁弓、雕弓、角端弓、路弓、強弓等。銅弩機則是漢代自造或改良的兵器,用途很廣,是漢代銅兵中的佼佼者。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鐵兵時代—漢晉唐宋元明清—

1、漢代鐵兵

周代至秦代,已有鐵兵出土,但這一時期因為技術等制約,尚未普及和成為主流。到了漢代,鐵兵便進入了全盛時代,並開始升級為鋼兵,甚至有煉至百辟的。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2、晉唐鐵兵

兩晉、五胡十六國以至於隋唐,期間鐵兵早已到全盛時期,各種鐵器應很可觀,但可惜沒有太多藏器可供參考。這主要是因為那時的鐵兵器大多沒有銘文,收藏家不屑於收藏和記錄,以及武器在陪葬上的嚴格限制。在唐代,重視槍和刀,劍淪為貴族和將官飾品,或者道家鎮邪器物。但唐劍的形式,是後代鐵劍之鼻祖。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3、宋代鐵兵

漢代鐵兵盛行,銅兵衰亡;兩晉鐵兵有新制;六朝兵器基本全部用鐵,但創制不太多;五胡鐵兵,形制特異的很多;唐代統一各制,甲兵盛極一時,但劍制卻化為單一元式,後世莫不遵從;五代承接唐代。

宋代統一全國,外患很大,講求甲兵不亞於唐朝,但卻形式龐雜,凌亂無章。且宋代鐵兵的質料不佳,陪葬的早已化為朽鐵,得到保藏的屢經戰亂後也基本蕩然無存,只能依靠《武經總要》一書加以瞭解。

宋代長兵

宋代長兵沿襲隋唐,以槍為主,長杆大刀次之,還有鉤竿、叉竿等雜形長兵,帶有明顯的胡人色彩,各式長槍也雜有外族形制。長刀則大都承襲三國兩晉及隋唐之制。《武經總要》中的幾十種兵器,雖然有宋人創制,但多數都是從舊兵仿製而來。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宋代短兵

宋代短兵的形制極為龐雜,但最重要的兩種武器刀和劍,形制卻很簡單:刀只一色,而且非常笨重;劍只兩色,全部依照唐制,形式也欠靈活。宋人的短兵,不特別重刀劍,而雜式短兵極多,如蒺藜、蒜頭、連珠三節鞭、剉子斧、鐵簡、鐵棒等。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宋代射遠器

北宋時中國製造火藥已有成法,所制火炮已能有效應敵。南宋時火槍、火炮並用,如突火槍、霹靂炮、炮車等。至於火箭,宋人和金人都使用,戰時屢奏奇效,外形近似常規的箭,只是鏃為荷葩式。宋弓名目很多,麻背弓和黃樺弓是比較顯著者。宋勁弩有黑漆、雌黃、白樺、跳鐙、木弩等名目,弩箭有三停、木羽、點鋼、風羽、樸頭等分別。宋代的大弩床弩,為宋軍精銳武器,一發可中數十人,可射數百步遠。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4、元代兵器

蒙古稱尊之大帝,其勢力幾乎統治全亞洲,且西及歐洲的一部分,兵力之強、器械之精,舉世無匹。元人自制自用的兵器,即蒙古兵器,種類頗多,製造極為精美。尤其是蒙古大帝佔領印度西北德里城,建都之後招募各國良工所制的兵器,更為犀利華美。

元代長兵

元代騎兵為主,步兵次之,騎兵步兵都境遇騎術,全部以弓箭為唯一利器,此外還用劍、鐮刀、斧、錘等,不太喜歡用長兵。但並非沒有,比如騎兵善用的標槍,體輕而甚長,標槍的鐵刃頭常系四角形,極為尖銳牢固。蒙古軍的標槍有三種:欺胡大、巴爾恰和三尾擲槍。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元代短兵

元代蒙古軍的短兵,尚劍和斧,錘與短式標槍次之,刀又次之。其劍、斧、錘、槍的形制,都與漢器不同。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元代射遠器

南宋已有槍炮,但至元代毫無進化,蒙古軍稱霸歐亞全恃騎射之精,直到十五世紀仍以弓箭為主。蒙古軍所用之弓特大,軍士載箭特別多,發矢如雨,穿甲透鎧。且騎兵均帶短標槍,遠擲殺敵,對付近距離的敵人,遠者則箭射。蒙古軍所用的火器有三種:一是花炮即砰(石拜)雙響之類,二是土耳其人為蒙王制造的火槍,三是大炮。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5、明代武器

明朝自制之兵器與宋代兵器有很大不同,並且有很多自己的創造,比如戚繼光等軍為抗倭特製的狼牙筅。也有很多日本式兵器,因為明代倭患很烈,中國兵器不能抵,於是參用日本式兵器。明代的槍炮製造水平很高,在平邊患和內亂中都發揮了巨大作用。明代自制火器不止於槍炮,還有地雷、水雷、流星炮、連珠炮、萬人敵大炸彈等。

明代長兵

明代長兵小部分承襲舊制,大部分是明人自行改制或創制。自創的長兵,大致可分為刺兵、勾兵、餷兵、砍兵、鏟兵、叉兵、鏡兵、筅兵以及火器諸類。刺兵重要的有四角槍、箭形槍、曲刃槍、焰形槍、標槍等長柄鐵槍,勾兵重要的有鐵鉤槍、鉤鐮槍等長柄槍刀,餷兵重要的有龍刀槍,砍兵重要的有長刀、腰刀、鐵鉤槍、龍刀槍、鉤鐮刀,鏟兵重要的有月牙鏟,叉兵重要的有馬叉,鏡兵重要的有槍頭齒翼月牙鏡,筅兵重要的有狼牙筅,火兵重要的有梨花槍。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明代短兵

明代短兵大部分與宋代相似,只外形略微有差別,小部分是明人創制。比如明代長刀、腰刀、短刀均仿日本刀式,與宋元差別很大。明代多用刀及其他短兵,少用劍,普通劍形脫胎於唐劍,著名者有七星劍、魚骨劍。明人喜歡用鐧。明代雜形短兵,有銅瓜、鐵標槍、短柄三叉、戟形短槍、二節鐵鞭等。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明代射遠器

明代有一種介於短兵和射遠器之間的系兵,用鎖鏈扣系兵器擲出擊人或鉤人,有三種:飛錘即流星錘,雙飛撾,飛鉤也叫鐵鴟腳。明代正宗的射遠器,可分為弓箭和火器兩種。

明代弓箭

明代的弓分為大弓、常弓和大弩數種。明箭種類很多,有馬箭、令箭、球箭、響箭、長杆火箭、步箭、穿耳箭等。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明代火器

明代所用火器有槍、炮、爆炸器(地雷、水雷等)三種,大都是明人自制,少數仿製外國。火槍有長槍和短槍。大炮以材質論有青銅和鐵製兩種,以口徑論有短體大口和長體小口兩種,以外形論有雙耳柄炮、凸腹炮、多箍侯尾炮、寬箍厚膛炮、米袋形神煙炮、子彈形神威大炮、雪茄形八面轉百子連珠炮等,以作用論有平射球形大鐵彈之炮、曲射遠距離之炮、以尾杆旋轉四面掃射之連珠炮(就像現代機關槍)、先放毒霧後射子彈之巨體炮(毒霧作用就像現代戰爭施放煙幕彈)等。爆炸器種類也很多,如水雷(混江龍)、地雷、神煙飛火流星炮、毒火飛廉箭等,守城火器則有“萬人敵”。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6、清代兵器

滿洲人自制之兵器,即未入關以前用來攻擊滿蒙部族的明軍,入關後南下攻擊明代諸王和明室遺塵將帥的兵器,最多的是弓箭、長槍、大叉、大刀、短劍等,特別是大叉。清朝統一中國後,參考歷代兵器形式創制出一批新式長短兵器。此外還有一批舶來品,即東西各國製造的新式槍炮,以及軍用指揮刀等現代兵器。

清代長兵

清代長兵脫胎於宋明,最重要的是軍中必需兵器,具體有長槍、大刀及長刀、鏜鈀。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清代短兵

清代短兵有改制的,有自制的,有進貢的,形制很多,精美程度勝於宋明,分為刀、劍、鉤、戟、鐧、鞭、斧、錘等。最重要的行軍必備兵器只有刀、劍,其餘都只用來練習和防身。

清代軍用刀及寶刀

有腰刀、短刀、小刀多種。小刀很短,通長只有25.5釐米,長的也不過42.5釐米。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清代寶劍

分兩種,清人自制之劍,和邊民、藩屬進貢之劍。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清代雜形短兵

有單鋒短鉤、月牙短戟、銅鐧、銅斧、九節鞭、鐵製或銅製短錘等。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清代射遠器

大體包括暗器、弓弩和槍炮三種。

清代暗器

暗器不是始於清代,清代卻集其大成,清代各個階層的人十分喜歡使用。清代暗器可分為手擲暗器(標槍、金錢鏢、脫手鏢、擲箭、飛叉、飛鐃、飛刺、飛劍、飛刀、飛蝗石、鵝卵石、鐵橄欖、如意珠、乾坤圈)、索系暗器(繩鏢、流星錘、狼牙錘、龍鬚鉤、軟鞭、錦套索、飛爪、鐵蓮花)、機射暗器(單筒袖箭、梅花袖箭、彈弓、弩箭、花裝弩、踏弩、雷公鑽、鐵鴛鴦、鐵蟾蜍、袖炮)、藥噴暗器(噴筒、鳥嘴銃)四種。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清代弓弩

清代弓制分為習武和軍用兩種:習武之弓重力,甚至有百斤之弓;軍用之弓重射,不求力大而求射準。軍用箭有漁叉箭和兔兒叉箭。清代滿洲人最喜歡的是弓弩,常見的有臂有機的弋射弩,形制有兩種:一為發彈用的弩弓,一為連續發十彈或十矢的彈弩或連珠弩。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清代槍炮

清軍入關前並無火器,統一中國後也不講求新式軍備軍器,也沒采用新式槍炮,鳥炮是唯一火器。至於清代的鳥槍形制,異於明代御製火槍。清代所有的一直是明末從西洋購入的新式大炮,直到光緒時才有使用新式槍炮的正式軍隊和艦隊。其槍多是毛瑟槍和曼利夏槍,炮則克虜伯炮居多,均為德國造。後來清代設立的江南製造局和金陵製造局,仿製西洋自主製造了大批新式槍炮,炮有後裝炮、快炮、山炮等,槍則涵蓋步槍、機關槍和手槍,此外還有各類水雷。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乾貨 | 一文看懂中華兵器史(建議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