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影像方誌》甘肅卷|甘谷篇於4月5日在CCTV-10科教頻道播出

CCTV-10

2020.4.5 15:38播出(首播後央視網即可觀看!)

《中國影像方誌》甘肅卷 甘谷篇

甘谷篇 預告片


甘谷靜臥於隴右大地,黃土高原與百里秦川在這裡交會。古時的甘谷,融合著北方遊牧文明和中原農耕文明的基因。這裡也因此成為兩種文明碰撞的地方。


《中國影像方誌》甘肅卷|甘谷篇於4月5日在CCTV-10科教頻道播出

1962年,天水市行政區劃改革,甘谷最終成為這片土地的名字。

《中國影像方誌》甘肅卷|甘谷篇於4月5日在CCTV-10科教頻道播出

甘谷漢簡:傳遞歷史信息 傳承書法文化

1971年12月,甘谷縣新興鎮一個農民在其村北一個叫劉家屲坪的地方發現了一座漢墓。經上報後,一支由甘肅省博物館會同相關部門組成的發掘隊開始對甘谷縣新興鎮的漢墓進行正式發掘,除了出土的陶器、銅器等一百一十餘件隨葬品外,有二十三枚漢簡成為考古專家關注的焦點。

這批漢簡多由松木製作,因這裡是隴中黃土高原,不同於河西走廊的沙漠戈壁地區出土的漢簡,所以將其命名為“甘谷漢簡”。

《中國影像方誌》甘肅卷|甘谷篇於4月5日在CCTV-10科教頻道播出

漢簡,就是兩漢時代遺留下的簡牘。自二十世紀初開始,考古學者在甘肅省的考古發掘中發現了大量的漢簡。甘谷漢簡,因具有重要的文獻史料價值,和居延、敦煌、武威漢簡,並稱為中國“四大漢簡”。

《中國影像方誌》甘肅卷|甘谷篇於4月5日在CCTV-10科教頻道播出

《中國影像方誌》甘肅卷|甘谷篇於4月5日在CCTV-10科教頻道播出

《中國影像方誌》甘肅卷|甘谷篇於4月5日在CCTV-10科教頻道播出

東漢後期,隸書逐漸形成。甘谷漢簡就是東漢隸書的典型範本。它的結體由豎長變成橫闊,產生俯仰的氣勢,改變了秦篆勻速圓轉的線條,行筆有遲速緩急的節奏變化。

甘谷木雕 粗獷寫意

在過去,甘谷木雕多以宗教題材為主,採取寫意、粗獷的技藝手法;隨著時代變遷,甘谷木雕逐漸走入百姓家庭。

散落在甘谷縣城的民居古建,不僅完整保存著­甘谷木雕原有的創作技法,也為今天的木雕匠人提供了絕佳的學習場所。

《中國影像方誌》甘肅卷|甘谷篇於4月5日在CCTV-10科教頻道播出

粗獷的線條,寫意的表達。這是甘谷木雕一直延續著的技藝風格,木雕匠人力求達到“變形不失真,誇張亦傳神”的藝術境地。

《中國影像方誌》甘肅卷|甘谷篇於4月5日在CCTV-10科教頻道播出


小月季帶動甘谷農業的大變革

姚天基,甘谷人稱他為“月季大王”。

《中國影像方誌》甘肅卷|甘谷篇於4月5日在CCTV-10科教頻道播出

幾十年前,從未養過花的姚天基,一開始,就在枝頭上嫁接了五六個月季品種。沒想到,奇蹟真的出現了。

《中國影像方誌》甘肅卷|甘谷篇於4月5日在CCTV-10科教頻道播出

受到了鼓勵的姚天基,開始埋頭於書山文海中,花卉種植技術成為了他苦心鑽研的唯一課題。

然而,種植技術的匱乏,限制著姚天基擴大月季種植規模的想法。1980年,趁著農閒,姚天基揹著一包剛出鍋的炊餅走出了家門,開始了養花的求師之路。

二十年的求索、耕耘,讓姚天基收穫到了人生事業的豐厚回報。

1999年作為甘谷縣代表,姚天基隨同甘肅省參展團,參加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在這次大展上他培育的月季,奪得一金、六銀、七銅十四個獎項,這也將甘谷月季的名氣帶到了世界花卉園藝的舞臺上。

《中國影像方誌》甘肅卷|甘谷篇於4月5日在CCTV-10科教頻道播出

在地方政府的鼓勵和引導下,甘谷建起了幾十個花卉苗木農民專業合作社,從事花卉苗木繁育的農戶達到上萬人。甘谷月季不僅成為一張城市名片,也成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示範樣板。

《中國影像方誌》甘肅卷|甘谷篇於4月5日在CCTV-10科教頻道播出

如同花卉產業一樣,甘谷也正在大力推廣發展本地特色農產品種植,甘谷辣椒、花椒、花牛蘋果、甘谷大蔥等一批優質農產品正在走向全國。

如今,甘谷縣農業發展的步伐沒有停歇。標準化管理模式的引入,使龍頭企業實現了集約化生產。甘谷縣優質農產品也完成了新一輪的品牌註冊。在產量型向效益型的轉變過程中,甘谷縣農業正沿著品牌興農的道路,闊步前行。

《中國影像方誌》甘肅卷|甘谷篇於4月5日在CCTV-10科教頻道播出

《中國影像方誌》甘肅卷|甘谷篇於4月5日在CCTV-10科教頻道播出

《中國影像方誌》甘肅卷|甘谷篇於4月5日在CCTV-10科教頻道播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