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关胜负,只为黑白


无关胜负,只为黑白

前有吴清源,后有李昌镐,他们才称得上不世出的围棋天才。——谢锐

其坚如石,其定如佛,起手无悔,静对人生。——于嘉

李昌镐有超一流的技术、超一流的定力。——饶杨灿

不得贪胜!——李昌镐

李昌镐究竟有多厉害?

人们说,自李昌镐的横空出世后,棋坛百家争鸣、各显神通的时代,从此烟消化影。

他在1995年到2004年间压得中国喘不过气来。

甚至,不少人认为,如果“石佛“李昌镐活跃并全盛于这个时代,阿尔法狗对人类棋手的决战也绝不至于出现一边倒的惨象。

1992至2007年长达15年的时间内,李昌镐共夺得18个个人赛冠军、13次团体赛冠军(其中主将位次数为8次)。

他拥有任何一项知名的世界职业围棋大赛的冠军,是世界职业围棋史上的“大满贯”选手。


1


无关胜负,只为黑白


1975年的一天,

位于韩国全罗北道全州的李在龙的妻子蔡秀僖做了个奇怪的梦,

梦中,一条大蟒蛇蜷曲着趴在锅里。

这个特殊的梦意味着一个生命的孕育。

李在龙一家迎来了他们的第二个孩子。

谁也没有想到,

这个特殊的生命是有着“石佛”、“天才少年”、“最接近神的男人”……之称,

统治棋坛十几年的棋手——李昌镐


无关胜负,只为黑白


无关胜负,只为黑白

相比其他围棋天才自幼气度不凡的故事,

李昌镐儿时就显得差强人意。

儿时的昌镐长得块头很大,

在小学里,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成为摔跤选手李满吉那样的“天下壮士”。

凭借强健的体型,他迅速成为学校里的“摔跤王“。

家庭的宽容给了孩子们找寻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的机会。

昌镐与弟弟英镐经常在父亲带领下去游戏厅玩。

由于兄弟俩“技术高超“,常常一个铜板就能在游戏厅玩上一天。

以至于游戏厅老板都会哀求他们:

“放过我吧,求求你们去别的地方玩。”


李昌镐的爷爷李花春是个业余棋手,

每当看到爷爷和别人下围棋,年少的李昌镐都会惊异于围棋的魔力:

“天哪,世界上竟然有如此有趣的游戏,只要稍微开拓一下视野,无穷无尽的变化就会滚滚涌现”。

随着时间的流逝,围棋的无穷奥妙深深吸引了年少的李昌镐。

爷爷李花春尤其喜爱这个二孙子,

看到他对围棋产生兴趣,自然担负起教导孩子的重任。

6岁时,围棋第一次对李昌镐敞开大门。

无关胜负,只为黑白
无关胜负,只为黑白
无关胜负,只为黑白
无关胜负,只为黑白

起初,李花春并没有急于教给他围棋的规则章法,

在他看来,围棋是有生命的,

要让李昌镐先跟围棋盘、围棋子熟络起来才行。

就这样,年幼的李昌镐就是从“弹棋子”的游戏进入围棋的世界,

以至于在后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他坚信:“弹棋子就是围棋。”

慢慢的,爷爷发现这个孩子不简单,

但他并没有让李昌镐直接向职业棋手学习,

而是与任何会下棋的人对弈,

无论棋艺高超与否,李昌镐都要下上一盘。

这种看似无规无矩的训练为李昌镐日后驰骋棋坛打下基础。

他始终认为自己是为了抓一只兔子也会竭尽全力的老虎,永远不会瞧不起对方。

每当下棋时,那滑溜溜的棋子已经不再是棋子,

而是李昌镐的化身,

这种人棋合一的境界早在年少就已经出现。

自此,“太厉害了,这么小就这么厉害……”诸如此类的赞誉之词不绝于耳,他也顺理成章成为“全州名人,围棋天才”。

无论赢棋还是输棋,爷爷总会把李昌镐放在自行车后座上,奋力地踩着踏板前进。

自行车车轮飞转,而路上的所有事物,心里的所有苦闷,也都随之烟消云散,那颗躁动的心重归平静。

4


无关胜负,只为黑白


1983年夏,李光弼把一个孩子带到时处七段的职业棋手田勇善门前。

田勇善上下打量这个孩子,

人们普遍认为天才在人群中,就好像锥子藏在布袋一样锋芒毕露。

但此时李昌镐朦胧的目光与趋于肥胖的形体却让人感到他充满愚笨。

“外表看起来特别愚钝,好像不是下棋的料。”

但几分钟过后,田勇善收下了这个孩子,

“因为他迟钝的外貌背后藏着特别的东西。”

就这样,李昌镐第一次拜在职业棋手田勇善门下,职业棋手的世界就此开启。

果不其然,当田勇善与李昌镐对弈时,

他发现这个孩子的棋风始终处于保守的状态,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充满斗志。

但正是这种先对峙再后退的打法能够在对方出现漏洞时一击制敌。

田勇善评价幼年李昌镐说到:

“就算是输,也坚持自己的风格方式,这一点我非常满意。“

这种看似喜怒不形于色的性格让李昌镐即使是输了,也不会像其他孩子一样面红耳赤。

但别人不知道,冷漠脸的背后是偷偷跑到卫生间流眼泪,是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消气后,马上以明朗的面庞回到棋盘前。

人们不知道这个即使是赢棋也话语很少的少年,每次都将承受怎样的压力。


两年后,李昌镐进入海泰杯全国儿童围棋大赛十六强,且因是最年少棋手而获得鼓励奖。

第二年,他便在同龄人围棋王大赛中夺得桂冠。


毫无疑问,李昌镐在众人看来是天生的“围棋天才”,家人也支持其走上职业之路。

5


无关胜负,只为黑白

1984年夏,李昌镐与时处九段刚过而立之年正处巅峰时期横扫棋坛的曹薰铉进行两盘对决。

两场对决时隔一月,李昌镐第一盘告负。

曹薰铉原本没把他放在心上,

但仅仅一个月,他就好像从这次对决中悟道了什么,让曹薰铉感到一种“深入骨髓的力量”。

年少的李昌镐仅仅一个月就飞速进步,打败了曹薰铉。

当曹薰铉输的那一刻,他就知道,眼前这个后起之秀终将取代他,但他不曾想到,这一天是来得如此之快。

李昌镐与曹薰铉结下师徒之缘,

曹薰铉收其为内弟子。

不久后,年仅11岁的李昌镐入段成功,成为仅次于恩师曹薰铉的第二个最快入段的棋手。

这一年,李昌镐的爷爷患肺癌去世,留下遗言:

“不管付出多大代价也一定要把昌镐培养成世界第一的围棋选手。”

就这样,李昌镐在棋坛初露头角。


由于专攻围棋,李昌镐从梨花女子大学附属小学转到了冲岩小学。

在这里,他认识了冲岩研究会的梁宰豪、刘昌赫等同一学校的前辈们。

除了偶尔和同龄人打打乒乓球外,

大部分时间他都会在韩国棋院4楼棋手室旁边的小研究室里度过,在这里,围棋是他的全部。

6


无关胜负,只为黑白


年少的李昌镐开始封神之路,

1987年,12岁的李昌镐击败田勇善教练进入决赛,这在当时是史无前例的记录。

1988年,李昌镐在第十三届国棋战决赛八强比赛中,将老师曹薰铉挑落马下。

之后,又以黑棋一目反败为胜,击败九段徐奉洙。

曾经,韩国围棋是徐奉洙与曹薰铉的天下,

而如今,棋坛看到了这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他有着不属于他那个年龄的沉稳。

棋风沧桑,谨小慎微。

“石佛、姜太公、扑克脸“等等别扑面而来。

李昌镐知道:

围棋竞技的胜利属于少失误的一方。“


但人无完人,很快,李昌镐就发现他总是面对陌生对手时很慌张。

1989年4月,李昌镐代表韩国出战第二届富士通杯,他第一次站上了世界大型比赛的舞台,对战日本九段王铭琬。

这场看似轻而易举的比赛,以李昌镐的完败告终。

这种慌张来源于大家对于他极高的期待所产生的压力。

1989年,李昌镐站到了最高位战和霸王战的挑战台上,

作为“新锐种子选手“,他再次表现出神一般的能力,王位战、棋王战、国手战、最高位战、霸王战、名人战、大王战、东洋证券杯等几乎所有棋战都进了决赛。

并在第八届KBS棋王战中取得了连胜,站到决胜赛场上。

一年后,年仅14岁的李昌镐四段在韩国各大棋赛连胜41局,同时战胜日本超一流棋手武宫正树。

同年,李昌镐以3比2战胜师傅。

恩师曹薰铉将已经保持16年之久的“最高位“拱手让给年少的李昌镐。

同年10月10日,曹薰铉又将捍卫10年之久的“国手“头衔正式移交给李昌镐。这几乎是韩国棋手的最高荣誉。

曹薰铉知道,他与李昌镐的对决就像当年”棋圣“吴清源与秀哉的对决。

他的时代结束了,属于李昌镐的时代到来了。

7


无关胜负,只为黑白


但胜败乃兵家常事,李昌镐先后败给林海峰九段,车泽吴七段,芮乃伟九段。

李昌镐说:

“对胜负师来说,失败的痛苦必须清晰生动。虽然不能成为常胜将军,但是也绝不可习惯于失败者的角色。”


李昌镐一整天都扑在围棋上,从做内弟子时起他就养成不断研究败局的习惯。

师傅曹薰铉几十年来搜集的棋谱他几乎全部研究过。

在他看来,之所以要如此勤奋,是因为如果没有进步,那保持原位不动就是退步。

就算是苟然无目的地向前移动,也有可能出现发展的道路。摆脱停滞不前的那第一步,说不定就会成为前进的道路。

8


无关胜负,只为黑白


《请回答1988》中的崔泽正是以李昌镐为原型。电视剧中有利证券世界围棋擂台赛的情节,韩国队到最后仅剩崔泽一人,日本还剩2位棋手,中国剩三人。

崔泽先后战胜智商超高的中国罗洗河、日本张栩、中国王磊、日本王铭琬,决胜战击败当时的中国新锐王檄,以一己之力为韩国队夺得擂台赛冠军。

现实中,这一幕发生在2005年结束的第6届农心杯擂台赛上,

李昌镐先后击败了三位中国棋手,两位日本棋手,成为韩国的擂台英雄。

李昌镐一战封神。

“过五关斩六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当时中国媒体对他的评价。

在回国后的机场上,人们高呼李昌镐的名字,他第一次感觉为了国家而战的自豪感。

9


无关胜负,只为黑白

但第一的位置不可能永远守住,

李昌镐在2007年—2012年的世界大赛上,以九连亚的方式告别棋坛。

他始终相信没有永恒的成功,所有事情达到极致,情况都会发生变化。

而这种变化要适应,而不是去对抗。

面对崔哲瀚、李世石这些后起之秀,李昌镐明显保持了一颗平常心。

他知道,不管什么样的碗,只有倒空才有可能再次填满。

后来他喜欢书法,便求助于“中国通“夏薰熙。在众多临摹字帖中,他独选”诚意“二字。

究其原因,是爷爷李花春对诚意的追求已经潜移默化中烙印在他的身上,爷爷就是诚意的化身。

不论对谁都要保持真情实意,付出所有的诚心,不改变自己诚意的生活。诚意不会因为时间而老化。


再看李昌镐的棋风,

他并非攻势凌厉,

但他用最笨拙的棋给对手最致命的埋伏。

流水不争先,通盘无妙手“,这看似平淡无奇,

但正是点点滴滴,才使得最终的胜利稳稳当当。

正是稳扎稳打的真功夫,才能让对手无缝可乘,才能官子功夫号称”历史最佳“。

10


无关胜负,只为黑白

回顾李昌镐的棋生,他自己说,

自己并非是天才,自己只是将兴趣变成职业。

所有的成就都源于他的努力专注,他家庭的支持和老师的鼓励。

兴趣就是有如此魔力,即使没有人来教授,他也会自己去寻找,自己沉醉其中。兴趣这种才能每个人都有。

他的意志和努力,才是成功的决定要素。

任何天才都敌不过踏实勤奋的努力者。


不得贪胜”是对李昌镐近三十年行棋、做人的最好体现。

不得贪胜、入界宜缓、攻彼顾我、弃子争先、舍小取大

逢危需弃、慎勿轻速、动须相应、彼强自保、势孤取和

——《围棋十诀》


这10条四字棋谚所蕴含的智慧早已超越围棋的局限,包罗生活万象,具有长久不衰的生命力。


围棋就是一个缩小的人生,

行棋蕴含的哲理,亦是人生的哲理。




多少要费点劲,才能保持在理性的轨道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