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關勝負,只為黑白


無關勝負,只為黑白

前有吳清源,後有李昌鎬,他們才稱得上不世出的圍棋天才。——謝銳

其堅如石,其定如佛,起手無悔,靜對人生。——於嘉

李昌鎬有超一流的技術、超一流的定力。——饒楊燦

不得貪勝!——李昌鎬

李昌鎬究竟有多厲害?

人們說,自李昌鎬的橫空出世後,棋壇百家爭鳴、各顯神通的時代,從此煙消化影。

他在1995年到2004年間壓得中國喘不過氣來。

甚至,不少人認為,如果“石佛“李昌鎬活躍並全盛於這個時代,阿爾法狗對人類棋手的決戰也絕不至於出現一邊倒的慘象。

1992至2007年長達15年的時間內,李昌鎬共奪得18個個人賽冠軍、13次團體賽冠軍(其中主將位次數為8次)。

他擁有任何一項知名的世界職業圍棋大賽的冠軍,是世界職業圍棋史上的“大滿貫”選手。


1


無關勝負,只為黑白


1975年的一天,

位於韓國全羅北道全州的李在龍的妻子蔡秀僖做了個奇怪的夢,

夢中,一條大蟒蛇蜷曲著趴在鍋裡。

這個特殊的夢意味著一個生命的孕育。

李在龍一家迎來了他們的第二個孩子。

誰也沒有想到,

這個特殊的生命是有著“石佛”、“天才少年”、“最接近神的男人”……之稱,

統治棋壇十幾年的棋手——李昌鎬


無關勝負,只為黑白


無關勝負,只為黑白

相比其他圍棋天才自幼氣度不凡的故事,

李昌鎬兒時就顯得差強人意。

兒時的昌鎬長得塊頭很大,

在小學裡,他最大的夢想就是成為摔跤選手李滿吉那樣的“天下壯士”。

憑藉強健的體型,他迅速成為學校裡的“摔跤王“。

家庭的寬容給了孩子們找尋自己真正熱愛的東西的機會。

昌鎬與弟弟英鎬經常在父親帶領下去遊戲廳玩。

由於兄弟倆“技術高超“,常常一個銅板就能在遊戲廳玩上一天。

以至於遊戲廳老闆都會哀求他們:

“放過我吧,求求你們去別的地方玩。”


李昌鎬的爺爺李花春是個業餘棋手,

每當看到爺爺和別人下圍棋,年少的李昌鎬都會驚異於圍棋的魔力:

“天哪,世界上竟然有如此有趣的遊戲,只要稍微開拓一下視野,無窮無盡的變化就會滾滾湧現”。

隨著時間的流逝,圍棋的無窮奧妙深深吸引了年少的李昌鎬。

爺爺李花春尤其喜愛這個二孫子,

看到他對圍棋產生興趣,自然擔負起教導孩子的重任。

6歲時,圍棋第一次對李昌鎬敞開大門。

無關勝負,只為黑白
無關勝負,只為黑白
無關勝負,只為黑白
無關勝負,只為黑白

起初,李花春並沒有急於教給他圍棋的規則章法,

在他看來,圍棋是有生命的,

要讓李昌鎬先跟圍棋盤、圍棋子熟絡起來才行。

就這樣,年幼的李昌鎬就是從“彈棋子”的遊戲進入圍棋的世界,

以至於在後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他堅信:“彈棋子就是圍棋。”

慢慢的,爺爺發現這個孩子不簡單,

但他並沒有讓李昌鎬直接向職業棋手學習,

而是與任何會下棋的人對弈,

無論棋藝高超與否,李昌鎬都要下上一盤。

這種看似無規無矩的訓練為李昌鎬日後馳騁棋壇打下基礎。

他始終認為自己是為了抓一隻兔子也會竭盡全力的老虎,永遠不會瞧不起對方。

每當下棋時,那滑溜溜的棋子已經不再是棋子,

而是李昌鎬的化身,

這種人棋合一的境界早在年少就已經出現。

自此,“太厲害了,這麼小就這麼厲害……”諸如此類的讚譽之詞不絕於耳,他也順理成章成為“全州名人,圍棋天才”。

無論贏棋還是輸棋,爺爺總會把李昌鎬放在自行車後座上,奮力地踩著踏板前進。

自行車車輪飛轉,而路上的所有事物,心裡的所有苦悶,也都隨之煙消雲散,那顆躁動的心重歸平靜。

4


無關勝負,只為黑白


1983年夏,李光弼把一個孩子帶到時處七段的職業棋手田勇善門前。

田勇善上下打量這個孩子,

人們普遍認為天才在人群中,就好像錐子藏在布袋一樣鋒芒畢露。

但此時李昌鎬朦朧的目光與趨於肥胖的形體卻讓人感到他充滿愚笨。

“外表看起來特別愚鈍,好像不是下棋的料。”

但幾分鐘過後,田勇善收下了這個孩子,

“因為他遲鈍的外貌背後藏著特別的東西。”

就這樣,李昌鎬第一次拜在職業棋手田勇善門下,職業棋手的世界就此開啟。

果不其然,當田勇善與李昌鎬對弈時,

他發現這個孩子的棋風始終處於保守的狀態,不像其他孩子那樣充滿鬥志。

但正是這種先對峙再後退的打法能夠在對方出現漏洞時一擊制敵。

田勇善評價幼年李昌鎬說到:

“就算是輸,也堅持自己的風格方式,這一點我非常滿意。“

這種看似喜怒不形於色的性格讓李昌鎬即使是輸了,也不會像其他孩子一樣面紅耳赤。

但別人不知道,冷漠臉的背後是偷偷跑到衛生間流眼淚,是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消氣後,馬上以明朗的面龐回到棋盤前。

人們不知道這個即使是贏棋也話語很少的少年,每次都將承受怎樣的壓力。


兩年後,李昌鎬進入海泰杯全國兒童圍棋大賽十六強,且因是最年少棋手而獲得鼓勵獎。

第二年,他便在同齡人圍棋王大賽中奪得桂冠。


毫無疑問,李昌鎬在眾人看來是天生的“圍棋天才”,家人也支持其走上職業之路。

5


無關勝負,只為黑白

1984年夏,李昌鎬與時處九段剛過而立之年正處巔峰時期橫掃棋壇的曹薰鉉進行兩盤對決。

兩場對決時隔一月,李昌鎬第一盤告負。

曹薰鉉原本沒把他放在心上,

但僅僅一個月,他就好像從這次對決中悟道了什麼,讓曹薰鉉感到一種“深入骨髓的力量”。

年少的李昌鎬僅僅一個月就飛速進步,打敗了曹薰鉉。

當曹薰鉉輸的那一刻,他就知道,眼前這個後起之秀終將取代他,但他不曾想到,這一天是來得如此之快。

李昌鎬與曹薰鉉結下師徒之緣,

曹薰鉉收其為內弟子。

不久後,年僅11歲的李昌鎬入段成功,成為僅次於恩師曹薰鉉的第二個最快入段的棋手。

這一年,李昌鎬的爺爺患肺癌去世,留下遺言:

“不管付出多大代價也一定要把昌鎬培養成世界第一的圍棋選手。”

就這樣,李昌鎬在棋壇初露頭角。


由於專攻圍棋,李昌鎬從梨花女子大學附屬小學轉到了衝巖小學。

在這裡,他認識了衝巖研究會的梁宰豪、劉昌赫等同一學校的前輩們。

除了偶爾和同齡人打打乒乓球外,

大部分時間他都會在韓國棋院4樓棋手室旁邊的小研究室裡度過,在這裡,圍棋是他的全部。

6


無關勝負,只為黑白


年少的李昌鎬開始封神之路,

1987年,12歲的李昌鎬擊敗田勇善教練進入決賽,這在當時是史無前例的記錄。

1988年,李昌鎬在第十三屆國棋戰決賽八強比賽中,將老師曹薰鉉挑落馬下。

之後,又以黑棋一目反敗為勝,擊敗九段徐奉洙。

曾經,韓國圍棋是徐奉洙與曹薰鉉的天下,

而如今,棋壇看到了這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他有著不屬於他那個年齡的沉穩。

棋風滄桑,謹小慎微。

“石佛、姜太公、撲克臉“等等別撲面而來。

李昌鎬知道:

圍棋競技的勝利屬於少失誤的一方。“


但人無完人,很快,李昌鎬就發現他總是面對陌生對手時很慌張。

1989年4月,李昌鎬代表韓國出戰第二屆富士通杯,他第一次站上了世界大型比賽的舞臺,對戰日本九段王銘琬。

這場看似輕而易舉的比賽,以李昌鎬的完敗告終。

這種慌張來源於大家對於他極高的期待所產生的壓力。

1989年,李昌鎬站到了最高位戰和霸王戰的挑戰臺上,

作為“新銳種子選手“,他再次表現出神一般的能力,王位戰、棋王戰、國手戰、最高位戰、霸王戰、名人戰、大王戰、東洋證券杯等幾乎所有棋戰都進了決賽。

並在第八屆KBS棋王戰中取得了連勝,站到決勝賽場上。

一年後,年僅14歲的李昌鎬四段在韓國各大棋賽連勝41局,同時戰勝日本超一流棋手武宮正樹。

同年,李昌鎬以3比2戰勝師傅。

恩師曹薰鉉將已經保持16年之久的“最高位“拱手讓給年少的李昌鎬。

同年10月10日,曹薰鉉又將捍衛10年之久的“國手“頭銜正式移交給李昌鎬。這幾乎是韓國棋手的最高榮譽。

曹薰鉉知道,他與李昌鎬的對決就像當年”棋聖“吳清源與秀哉的對決。

他的時代結束了,屬於李昌鎬的時代到來了。

7


無關勝負,只為黑白


但勝敗乃兵家常事,李昌鎬先後敗給林海峰九段,車澤吳七段,芮乃偉九段。

李昌鎬說:

“對勝負師來說,失敗的痛苦必須清晰生動。雖然不能成為常勝將軍,但是也絕不可習慣於失敗者的角色。”


李昌鎬一整天都撲在圍棋上,從做內弟子時起他就養成不斷研究敗局的習慣。

師傅曹薰鉉幾十年來蒐集的棋譜他幾乎全部研究過。

在他看來,之所以要如此勤奮,是因為如果沒有進步,那保持原位不動就是退步。

就算是苟然無目的地向前移動,也有可能出現發展的道路。擺脫停滯不前的那第一步,說不定就會成為前進的道路。

8


無關勝負,只為黑白


《請回答1988》中的崔澤正是以李昌鎬為原型。電視劇中有利證券世界圍棋擂臺賽的情節,韓國隊到最後僅剩崔澤一人,日本還剩2位棋手,中國剩三人。

崔澤先後戰勝智商超高的中國羅洗河、日本張栩、中國王磊、日本王銘琬,決勝戰擊敗當時的中國新銳王檄,以一己之力為韓國隊奪得擂臺賽冠軍。

現實中,這一幕發生在2005年結束的第6屆農心杯擂臺賽上,

李昌鎬先後擊敗了三位中國棋手,兩位日本棋手,成為韓國的擂臺英雄。

李昌鎬一戰封神。

“過五關斬六將”、“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是當時中國媒體對他的評價。

在回國後的機場上,人們高呼李昌鎬的名字,他第一次感覺為了國家而戰的自豪感。

9


無關勝負,只為黑白

但第一的位置不可能永遠守住,

李昌鎬在2007年—2012年的世界大賽上,以九連亞的方式告別棋壇。

他始終相信沒有永恆的成功,所有事情達到極致,情況都會發生變化。

而這種變化要適應,而不是去對抗。

面對崔哲瀚、李世石這些後起之秀,李昌鎬明顯保持了一顆平常心。

他知道,不管什麼樣的碗,只有倒空才有可能再次填滿。

後來他喜歡書法,便求助於“中國通“夏薰熙。在眾多臨摹字帖中,他獨選”誠意“二字。

究其原因,是爺爺李花春對誠意的追求已經潛移默化中烙印在他的身上,爺爺就是誠意的化身。

不論對誰都要保持真情實意,付出所有的誠心,不改變自己誠意的生活。誠意不會因為時間而老化。


再看李昌鎬的棋風,

他並非攻勢凌厲,

但他用最笨拙的棋給對手最致命的埋伏。

流水不爭先,通盤無妙手“,這看似平淡無奇,

但正是點點滴滴,才使得最終的勝利穩穩當當。

正是穩紮穩打的真功夫,才能讓對手無縫可乘,才能官子功夫號稱”歷史最佳“。

10


無關勝負,只為黑白

回顧李昌鎬的棋生,他自己說,

自己並非是天才,自己只是將興趣變成職業。

所有的成就都源於他的努力專注,他家庭的支持和老師的鼓勵。

興趣就是有如此魔力,即使沒有人來教授,他也會自己去尋找,自己沉醉其中。興趣這種才能每個人都有。

他的意志和努力,才是成功的決定要素。

任何天才都敵不過踏實勤奮的努力者。


不得貪勝”是對李昌鎬近三十年行棋、做人的最好體現。

不得貪勝、入界宜緩、攻彼顧我、棄子爭先、舍小取大

逢危需棄、慎勿輕速、動須相應、彼強自保、勢孤取和

——《圍棋十訣》


這10條四字棋諺所蘊含的智慧早已超越圍棋的侷限,包羅生活萬象,具有長久不衰的生命力。


圍棋就是一個縮小的人生,

行棋蘊含的哲理,亦是人生的哲理。




多少要費點勁,才能保持在理性的軌道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