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出去,给点面子吧;国强了,民富了,你为什么还那么自卑?

小时候家里穷,孩子又多。不要说有自己独立的屋子了,都没有独立的床,几个孩子挤在一起睡。

平时吃饭主要是青菜和粗粮,过年过节时才会见着点荤腥和大米白面。

一次,平时偶尔来往的城里亲戚,来到乡下,在我们家住了几天。为了让亲戚感受到像家一样的舒适,父母把最好的房间收拾好让给他住,我们几个孩子就睡在临时用木板搭建的床铺上;然后把家中攒了好久的鸡蛋都拿出了炒了菜,还咬牙宰了一只下蛋的母鸡。

父母在做这些背后的逻辑是,人家城里人来你们家住,是看得起你们家,好好款待他们,是作为主人应该做的事,不能让别人挑出理来。

当我们有事要去找城里亲戚帮忙的时候,父母一再叮嘱,去别人家要守别人家规矩,不要跟在自己家里一样随意。


中国人出去,给点面子吧;国强了,民富了,你为什么还那么自卑?


为什么城里亲戚来我们家,我们就要倾所有能力来款待别人,怕别人挑理?而自己去别人家,就要按照别家的规矩来?

最根本的原因,还不是因为我们比别人穷吗?在富人面前,穷人会不自主地产生自卑的心理,就怕别人瞧不起,宁可委屈自己,也要充面子;同时也存在另外一种心理,希望城里亲戚在关键时刻能伸手帮自己一把。

其实,这种心态不正好也体现在中国人对待外国人的态度上吗?


中国人出去,给点面子吧;国强了,民富了,你为什么还那么自卑?

不久前,上海洋女婿周游列国,然后回到中国。家中有岳母、妻子和2个月的孩子。他没有合适的居家隔离条件,妻子和岳母希望他能去集中隔离,他死活不愿意。

最后,居委会工作人员想出两全其美的办法,让老婆孩子和丈母娘去亲戚家,给他留下单独的房子居家隔离。

这里让人接受不了的是:他的妻子竟然能接受这种在自己坐月子期间满世界跑,有危险时只顾自己享受不顾家人安全的自私自利的人。更让人觉得难以置信的是:几大媒体竟然把居委会做的这件事情当做典型好事进行宣传。

虽然那是家事,但是委屈自己中国人就为了让外国人舒服这样的事情都不应该去宣传,在这件事里,谁是弱者更一目了然,弱者不是更值得关怀和帮助吗?

前几天有好几起外籍人士破坏防疫法规的事情。

在北京的外籍男士本应集中隔离,不知道什么原因,让他居家隔离。居家隔离又不遵守规矩,破坏门口报警系统,不戴口罩外出取快递,最后报警,警察做出限期离境的决定。

在青岛做核酸试剂检测的3名外国人,不排队,在中国人地盘上说出让中国人出去的话,检测人员不仅不反驳阻拦,还劝中国人给点面子,不要计较。


中国人出去,给点面子吧;国强了,民富了,你为什么还那么自卑?

如果说从大清时候起,中国人因为国弱民穷,对外国人无限自卑,导致他们奴颜媚骨,但是新中国都成立多少年了。中国人站起来,不仅仅要体现在口号上,更应该在心理上建设。

委屈自己,捧高他人,从来都不会让别人高看你,反而更会瞧不起你。只有具备真正的实力,拥有自信的心理,才会让人敬佩你。

随着中国国力越来越强,中国人在与外国人的相处中,越来越多地表现出自信,这不仅是因为有国家做靠山,也是因为他们本身具有的能力和自信。

我们除了要警惕“热情好客”、把外国人捧高,纵容迁就他们的心理;同时还需要警惕喜欢被夸奖,被别人肯定的心理。

《批评性思维工具》这本书中提到思维懦弱的一种,喜欢被赞同,不愿意被否定。

很多人通过别人的观点来判断自己,从他人的称赞中来认同自己。这些人的思想背后隐藏着对被反驳的恐惧,很少有人会去挑战自己所属群体的意识形态和信念系统,这是思维懦弱的一种形式。


中国人出去,给点面子吧;国强了,民富了,你为什么还那么自卑?


当我们不具有足够的自信时,需要从别人的认同中获得信心,这也会产生问题。

大家都学过《乌鸦与狐狸》这个寓言故事。乌鸦嘴里叼着一块肉,狐狸称赞它唱歌好听,想要听它唱歌,于是乌鸦一激动,张嘴就唱,狐狸叼起肉就跑了。

当我们在谴责国内这些仗自己外国籍,傲慢行事的外国人和对外国人无下限纵容的国人时,也要对那些表面赞美、实际另有所图的外国人保持一份警惕之心,看好自家的“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