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家长,会在孩子上小学前,“逼”他养成这5个好习惯

对于很多家长来讲,孩子的学习是自己最为关注的一个方面。幼儿园的生活只是为了让孩子熟悉集体生活的氛围,建立起必要的规则意识。

小学的学习生活才算是真正拉开孩子与其他同龄人差距的一个关键因素。

聪明的家长,会在孩子上小学前,“逼”他养成这5个好习惯

在孩子上小学之后,家长要面临的心理压力就更重了,生怕孩子比不上别人,影响到以后的发展。家长的焦虑心态也是可以理解的,所以说为了以后能够少操心,家长还是需要狠下心来培养孩子养成这5个好习惯,小学6年能够省下不少心。

聪明的家长,会在孩子上小学前,“逼”他养成这5个好习惯

孩子上小学前,强迫其养成这5个“好习惯”,小学6年能省不少心

一、学习劳动技能

必要的劳动技能需要让孩子掌握,尤其是一些日常能够完成的一些小事,比如说整理书包,整理文具,保持个人卫生等等。这三样尤其需要注意。一般来说,能够主动整理书包的孩子对自己的学习是比较上心的。通过整理书包这个行为也能清晰地知道自己当天需要带哪些作业本回家,避免出现作业漏写的情况,实际上是在锻炼孩子整理、统筹的思维

聪明的家长,会在孩子上小学前,“逼”他养成这5个好习惯

而能够将文具整理得妥妥当当的孩子对自己是有严格要求的,没有养成丢三落四的坏习惯。而保持个人卫生能让孩子给别人留下一个好印象。没有哪个小朋友是愿意跟身上脏兮兮的孩子一块玩的。不能保持个人卫生的孩子更容易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受阻。

聪明的家长,会在孩子上小学前,“逼”他养成这5个好习惯

二、犯错时,主动承认错误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免不了会犯错。犯错不可怕,但可怕的是不敢承担责任。有些孩子会因为害怕被家长责罚而习惯性地推卸责任。但这就是没有担当的表现。一个没有担当的孩子在团队里是很容易被孤立的。所以说,主动承担错误并且能够在下一次遇到类似情况的时候能够学会正确处理,这才是值得鼓励的做法。

聪明的家长,会在孩子上小学前,“逼”他养成这5个好习惯

三、学会分享

著名的学者简博特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幸福因与人分享而更加完美。从这句话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学会分享的重要性。与更多的人去分享自己的快乐,你将会收获到加倍的快乐。同样道理,在孩子上小学之前,家长就需要培养孩子养成分享的好习惯。学会分享能让孩子在与别人的相处过程中显得更加的大度,也能够帮助孩子结交到更多的好朋友。

聪明的家长,会在孩子上小学前,“逼”他养成这5个好习惯

四、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或许有很多的孩子在父母的重压之下,渐渐丧失勇敢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但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是高情商的表现。一个只能随波逐流,没有主见的孩子在团队中是没有存在感的。一个没有存在感的孩子也往往容易被老师或者其他小朋友忽略。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才能让别人注意到你。以上四点其实是孩子好习惯,好品格的培养,父母要善用故事去影响孩子,可通过好习惯养成的绘本去给孩子做心理暗示,起到的效果更好!

聪明的家长,会在孩子上小学前,“逼”他养成这5个好习惯


五、养出良好专注力

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曾经说过:“天才,首先是注意力”。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看出专注力对于孩子未来发展的影响。拥有超强专注力的孩子才能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不错过老师教授的每一个知识点,进而大大地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因为学习效率的提高,也能让孩子节省许多需要额外付出的课后时间。

聪明的家长,会在孩子上小学前,“逼”他养成这5个好习惯

良好的专注力也能够帮助孩子远离作业拖拉的这个坏习惯。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需要承受的课业压力只会越来越重,如果不及时改正作业拖拉这个坏习惯,只会让孩子陷入恶性循环当中,无法自拔。一个作业喜欢拖拉的孩子,怎么可能会取得好成绩呢?如果家中有一个坐不住的孩子,建议家长可以提前给孩子做一些专注力训练的游戏,让孩子在玩中锻炼专注能力

聪明的家长,会在孩子上小学前,“逼”他养成这5个好习惯


所以说,希望各位家长能够把这五个习惯的培养给重视起来,千万不要因为一时心软,就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听之任之。这种纵容的态度到头来只会害了孩子,苦了家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