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會導致今年復讀生大幅增加嗎?精細剖析復讀生成因及變化趨勢

對於高考成績不滿意,選擇復讀的學生每年都有,而且在每年的高考考生中佔比不低。今年疫情嚴重影響了高三學生的學習,會不會導致明年高考出現大規模復讀生呢?

疫情會導致今年復讀生大幅增加嗎?精細剖析復讀生成因及變化趨勢

高考考生出場

01 疫情不會導致明年復讀生數量明顯增加。原因如下:

一、疫情對全省所有的考生的影響在時間上是等效的,對於所有高考學生而言是公平的。

二、疫情可能會影響部分學生的成績,但對他們的全省排名影響不大。因為成績在同一檔次的學生,疫情對他們的影響差不多等效。另外,高考錄取率不會因為疫情而變化。如果疫情影響到很多學生的成績,那麼高考錄取線就會下調。從而疫情的影響就被高考錄取率抹除了。

另外,根據學生學習情況可知,疫情期間的網絡學習對成績越好的學生越有利,對成績越差的學生越不利。因此,推測今年高考一本線不會有很大變化,而本科線會相對降低。由於專科線只有200分左右,已經無所謂受疫情影響了。

三、真正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學生,由於自控力不強,他們的復讀動機也往往不強烈。

四、往年沒有疫情影響的時候,學生的高考成績也有好有差。每年復讀的學生也非常多。所以,不能把復讀的根源歸結為疫情影響(影響的肯定只是極個別學生)。

疫情會導致今年復讀生大幅增加嗎?精細剖析復讀生成因及變化趨勢

湖南高考復讀生佔比

五、從復讀生統計數據來看,近幾年復讀佔比是逐年下降的。按照這個發展趨勢,今年也不會例外。如上圖是湖南從2014年到2017年的復讀生比例。湖南省是我國的高考大省,在高考變化 趨勢上具有一定的說服力。

六、明年有8個省高考是新高考模式(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對於這8個省份的高考考生,選擇復讀的比例將會大為減少。

今年高考報名數達到1071萬,是歷史最高峰。因此,復讀生人數可能會有增加,但與往年相比,復讀生佔比不會增大。

下面再來分析我國復讀生形成根源以及變化趨勢。

疫情會導致今年復讀生大幅增加嗎?精細剖析復讀生成因及變化趨勢

今年高三學生返校

02 復讀生含義

復讀生這裡特指參加過兩屆高考和兩屆以上高考的學生。

復讀生分兩種類型:一種是參加高考沒考上大學,選擇復讀再次參加高考的學生;另一種是當年高考已經考上大學,但對自己的大學不滿意,再次選擇復讀的學生。在每年的高考報名生中,這兩類學生都有,但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復讀的主要指代含義有差異。

第一類復讀生為主的時代:從1977年恢復高考,到2001年放開年齡限制之前,這24年裡每年也有高考復讀生。那時的復讀生是第一年沒考取大學,第二年再復讀。真正考取了復讀的人非常少,可以忽略。原因之一是當年高校沒有擴招,招生規模有限,錄取率很低,到2000年才25%(包括所有本科、大專、中專),大學本科錄取率才3%。由於大學資源有限,國家對考生報考年齡也做了限制(25週歲以下)。因此,凡考取了大學的學生往往很珍惜,不會輕易復讀。原因之二是到1996年之前,只要考取大學的學生都是國家統一包分配工作,考取大學俗稱捧上了“鐵飯碗”。所以,一般考取大學後不再復讀。

第二類復讀生為主的時代:2001年,高校增大擴招規模,錄取率開始迅速增加。到現在高考錄取率達到80%以上,考大學不再如以前困難。因此,學生在能夠上大學的基礎上,去衝擊更好的大學。為配合擴招,國家從這一年開始取消了年齡限制。另外,更為核心的是國家不再包分配工作(從1996年開始)。因此,對於考取大學不滿意的考生,有許多選擇復讀。現在復讀生比率也非常高,達到10%以上。

現在流行話語中的復讀生主要是指第二類復讀生。

疫情會導致今年復讀生大幅增加嗎?精細剖析復讀生成因及變化趨勢

高考備考

03 復讀生成因分析

高考復讀生的存在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涉及到個人層面、國家高考制度層面、社會就業層面等。

一、個人層面

發揮失常:由於高考僅是一次考試,因此存在較多的偶然性。有一部分學生因為發揮失常,導致高考成績不盡人意,從而選擇復讀。影響個人發揮失常的因素也很多,如性格心理因素,遇到大型考試就情緒緊張、思維間歇性中斷;或者考試時身體不適;或者考試時看錯題、答題題號對應錯等偶然誤差;或者考試遲到、記錯考場、遺漏考試用品等等。

上述這些情況每年高考都有發生。

疫情會導致今年復讀生大幅增加嗎?精細剖析復讀生成因及變化趨勢

高考遲到

追求更好:有一部分學生,雖然高考發揮出了應有水平,但心裡依舊不滿意。總想著明年還能更好,一定要達到某一個理想中的大學才好。這又包括兩種,一種是嚮往更好;一種是執著於某一名校不放手。

如我帶過的一個學生,復讀了三年,成績也是一年更比一年強。他曾經對我說:“高中知識就那麼多,我反覆讀,反覆練,總能把知識都學會的。”第一年高考只剛過本科線,復讀三年後,終於考了個不錯的重本走了。

再如“高考瘋子”吳善柳10次高考,幾乎每年都考上了名校,但他一心只為了上清華,哪怕考上北大也不去。

疫情會導致今年復讀生大幅增加嗎?精細剖析復讀生成因及變化趨勢

吳善柳十年高考

僥倖期待:有一部分學生學習不那麼認真,成績總是停留在本科線偏下一點。高考沒有上本科,也明白自己沒有堅持認真學習的毅力,但心裡卻又不甘心。於是,抱著僥倖的心理,也許明年就能考得更好呢,即便差也只是和今年一樣。就相當於遲一年上大學吧。於是,選擇復讀。

我當年有一個同學王某,前一年高考錄取一個師範院校數學專業。他不想當老師,在大學讀了一學期之後又回去復讀,正好與我同班。數學成績是特別牛,差不多每次穩居班上第一名,但語文、英語就差了。整天一副滿不在乎,胸有成竹的樣子,也不知是真的不在乎還是故意裝作如此。上數學課他寫英語,上英語課他又看語文,還偶爾上課睡睡覺。第二年同我們一起高考,蒼天不負有心人,又考取了原先那個師範院校,不過換成了物理專業。

大學退學:還有一種學生是考取大學後,忘乎所以,天天打遊戲、泡網吧,導致混不下去了,掛科退學,再復讀。

如去年高考湖北理科第一名常書傑。2015年,常書傑以高考690分、湖北省第8名,考入北京大學。因打遊戲放鬆學習導致多門功課不及格,大三時被北大勸退。此後回到鍾祥一中復讀。2019年,常書傑又以高考712分、湖北理科第一名,考入清華大學。

疫情會導致今年復讀生大幅增加嗎?精細剖析復讀生成因及變化趨勢

常書傑被北大退學

二、考試製度

對於我國廣大普通群眾而言,高考幾乎是實現自我價值的唯一途徑。而高考就只是一次性的一場考試。所以,我們常形容高考是“一考定終身”,似乎不算誇大。

而復讀則相當於未來的人生多了一次或幾次的選擇機會。從個人的人生髮展來看,復讀未嘗不是一種進行自我選擇的公平。

所以,復讀也是當前高考模式下的必然存在。

三、社會就業

高考考生之所以不斷復讀,衝擊名校。這種名校 情結的背後根源卻是就業選擇。

剛恢復高考的那二十多年裡,為什麼沒有如此眾多的復讀生群呢?就是因為當時社會背景下,考取大學,國家包分配工作,沒有現在巨大的就業壓力。

而隨著著我國社會的變革轉型,以市場經濟為主導,就業壓力與日俱增。再加上我國的教育體制與社會就業的矛盾,使得社會就業的選擇比較片面地傾向於名校學歷。考取名校意味著更好的就業,更好的自我發展。因此,復讀衝擊更好的學校正是學生順應社會的一種必然選擇。

綜上所述,復讀生就是在內外交織、內憂外患的環境下滋長起來的。

疫情會導致今年復讀生大幅增加嗎?精細剖析復讀生成因及變化趨勢

復讀生報名

04 當前復讀生變化趨勢

從2013年開始,復讀生在高考生中的佔比是逐年下降的。原因有如下幾點:

一、從2013年開始,部分地區試點新高考改革。對於考生的心理有較大的影響。

二、實現新高考後,實行平行志願錄取,使高考學生的大學選擇更為公平合理。大大減少了掉檔、錄取不滿意學校的幾率。

三、近兩年來,高考開始實行一門學科多次高考

儘管這種新的模式會帶來一些新的弊端。但從本質上講,它打破了“一考定終身”的侷限,使高考學生有了更多次的選擇機會。並且不同於復讀只記最後一次考試的缺陷,而是自己選擇最優成績記入高考。

四、高考錄取率增加

現在全國的平均高考錄取率已經達到80%,幾乎人人都有大學可讀。這種形勢一方面使得不能上大學的人大幅減少;另一方面使答們逐漸認識到考上大學不是終點,只是一個起點。人生還有翻盤的機會。

疫情會導致今年復讀生大幅增加嗎?精細剖析復讀生成因及變化趨勢

歷年高考錄取率

五、研究生開始擴招,對於一部分高考不理想的學生來說,即使高考大學都得差了一些,還可以再戰研究生重新改寫命運,實現人生逆轉。至少,研究生在就業選擇上不一定輸給名校本科生。

六、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就業形勢比往年有所緩解

從復讀生地域來看,經濟越發達的地區復讀生越少,經濟越落後的地區,學生越願意復讀。根源在於就業選擇的機會不均衡。

從國家發佈的大學生就業報告來看,近年來,職業院校就業率逐漸走高。這種發展趨勢使高考學生不再盲目認定好的學校更好就業。同時,也說明學生在就業選擇上更加理性和務實。切合自身實際的就業就是好的就業。

疫情會導致今年復讀生大幅增加嗎?精細剖析復讀生成因及變化趨勢

近幾年大學生就業

七、隨社會城市化進程加大,普通群眾的就業觀發生改變

城鎮化建設使我國濃村居民走進城市,視野、思想境界都得到提升,看等問題的角度更加開闊與多元。不再認定一次考上好大學奠定人生的高起點作為唯一的人生髮展標準。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低起點就業,在就業過程中發展壯大自己,逐步實現自我價值,不再單一追求一步到位。

疫情會導致今年復讀生大幅增加嗎?精細剖析復讀生成因及變化趨勢

人生高考

寫在最後:復讀是一次人生的艱難抉擇,甘苦酸甜唯自己知道。個人經歷映照出成社會的剪影,我國的復讀生見證和伴隨了我國40多年改革開放的歷史變遷。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眾多的人民支撐起一個國家的厚重的身軀的同時,國家也揹負著每一位民眾的希望。相信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和文明的進一步發展,復讀生現象也將慢慢淡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