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李隆基避難四川,《眀皇幸蜀圖》中李昭道表現得淋漓盡致

前言:

山水畫,是中國繪畫的重要部分。在西方,稱之為風景畫,但中國人的山水畫卻與西方風景畫截然不同,

中國山水畫是言情的,有靈魂的一木一石,流淌著畫者的感情,一筆一墨,都是畫家情感,愛憎,修養的延伸和體現,讀懂山水畫,就能讀懂中國人,讀懂中國人的世界。展子虔的《遊春圖》是最早成形的山水畫,“遠近山川,咫尺千里”的美學準則一直貫穿了整個中國山水畫創作。李昭道的《眀皇幸蜀圖》畫出了蜀地的奇特之美。蜀地體驗也成了山水畫創作的必經之路,張大千,黃賓虹都是在蜀地後才有了山水的突飛猛進。

唐玄宗李隆基避難四川,《眀皇幸蜀圖》中李昭道表現得淋漓盡致

眀皇幸蜀圖


隋唐時期,人物畫仍然是畫壇的主流,表現禮教和宗教題材。但反映生活的領域已大大擴大,人們的精神生活需要多方面的滿足,藝術欣賞水平不斷提高,反映自然山川的山水畫在裝堂飾壁中佔重要比重,唐人將繪畫分六門,山水單立一門,宗教壁畫對山水的描繪也漸漸增多,甚至寺廟出現單純的山水畫壁,山水畫開始進入社會生活中。

唐玄宗李隆基避難四川,《眀皇幸蜀圖》中李昭道表現得淋漓盡致

遊春圖


早期山水畫中的神仙思想依然存在,社會的富庶,貴族生活的豪華,宮闕樓臺,美景良辰,也成為山水畫描繪的一部分,唐末,一些士大夫嚮往投身自然山水的寧靜生活。詩壇中發展了田園詩派,畫壇中出現了表現田園生活的山水畫,圖寫清幽景象,象徵品格的松石,山水畫的審美內容不斷擴大。


展子虔,唐畫之祖,他歷北齊,北周而入隋,在隋代任朝散大夫帳內都督,他與顧愷之,陸探微,張僧繇並列,展子虔是一個技藝出眾,承上啟下的畫家。

展子虔繪畫題材廣泛,山水,臺閣,車馬,人物,道釋等都很精妙。他的山水“遠近之勢尤工,故咫尺有千里之趣”,山水為青綠,後為唐代李思訓及李昭道所宗法。

唐玄宗李隆基避難四川,《眀皇幸蜀圖》中李昭道表現得淋漓盡致

遊春圖


《遊春圖》圖為絹本,縱43釐米,橫80.5釐米,在不大的畫幅中描繪出廣闊的山水空間,表現士人貴族在山水中盡情遊樂的情景。青山疊翠,湖水融融,穿插人物乘騎,人物閒遊于山徑,仕女泛舟於湖上。薰風和煦,微波粼粼,桃杏綻放,綠草如茵,成功地畫出春天的美好景色。此畫存在早期山水畫古拙的面貌,山石細筆空勾而無皴,樹木作“伸臂布指”之狀,但整幅卻畫出春景的美麗和遊樂的歡愉,成功地表現出廣闊深遠的春山春水,達到了“遠近山川,咫尺千里”和“動筆神似,畫外有情”的藝術效果,標誌著山水進入成熟。

唐玄宗李隆基避難四川,《眀皇幸蜀圖》中李昭道表現得淋漓盡致

遊春圖


李思訓,李昭道父子,史稱大小將軍。唐宗室,官至左羽林大將軍,右武衛大將軍,有顯赫的地位。

李思訓在山水畫上的成就極為人稱道。在描繪山水形象上,打破勾描填色,而以青綠重彩,富麗堂皇顯示了盛唐藝術“煥爛以求備”的輝煌氣象,雖然他的山水畫仍具有較強裝飾風,有些畫在造景立意上尚未擺脫神仙思想,雲霞飄渺畫海外之山,但較之隋末唐初山水自然成熟,在表現山川景物的秀麗壯美中也寄託了畫家的情懷。李思訓山水風格和內容上都帶有明顯的貴族色彩。李思訓山水與吳道子山水在風格上廻然不同,是屬於精妙臻麗的一種,卻又能達到寫景通神的妙境,具有很強的藝術魅力,因被稱為“國朝山水第一”

唐玄宗李隆基避難四川,《眀皇幸蜀圖》中李昭道表現得淋漓盡致

江帆樓閣圖


李昭道,官至太子中舍,李昭道的成就與其文並稱,其山水畫被認為“變父之勢,妙又過之”。在李思訓的基礎上有所發展,又創海圖之妙,畫風工緻。

唐玄宗李隆基避難四川,《眀皇幸蜀圖》中李昭道表現得淋漓盡致

眀皇幸蜀圖


李思訓《江帆樓閣圖》,大幅青綠山水,圖中山巒臨江,長松秀嶺掩映廊舍,庭院清幽,山腳水濱佈置遊騎,透過山嶺樹林在畫幅上描繪出浩渺的江水,風帆漂航頗為壯觀,以細筆畫出山石,但筆已略帶有勾斫變化,畫樹擺脫了“伸臂布指”的狀態,點葉也多樣化了。章法嚴密,賦色濃重,工整臻密而有氣勢。

唐玄宗李隆基避難四川,《眀皇幸蜀圖》中李昭道表現得淋漓盡致

江帆樓閣圖


眀皇幸蜀圖》傳為李昭道所作。描寫安史之亂中唐玄宗到四川避難的故事。崇山峻嶺直插天際,山徑遷回,棧道盤屈,浩大的隨從行列蜿蜓於蜀道中,兩側山谷間有飛馬行進人群,中央平坦臺地的樹下安排有休息人馬,在畫面右下角處畫了明皇騎馬“出飛天嶺下,初見平陸,馬若皆驚,而帝見小橋,作徘徊不進狀”。這個微妙的描繪既畫出其心境又不損帝王的尊嚴。全畫細筆勾描,施以石青石綠丹粉重彩,山石樹木車輦纖微畢具。李昭道“變父之勢妙又過之”的藝術成就,在《眀皇幸蜀圖》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唐玄宗李隆基避難四川,《眀皇幸蜀圖》中李昭道表現得淋漓盡致

眀皇幸蜀圖


李思訓父子以青綠山水享名於世,另一風格的山水畫徒然出現,即對後世影響更為久遠的水墨山水。最先做出貢獻的是吳道子,以道釋人物畫著名,但他是一個全能的繪畫大師,他豪放的畫風在山水畫上也是獨具一格的。唐玄宗命吳道子與李思訓描繪蜀地山水,李思訓用數月畫成,吳道子一日就畫出嘉陵江三百里的壯麗風光。“臣無粉本,並記在心”成了藝術創作的圭旨。由於李思訓和吳道子的創作,唐代山水畫進入成熟階段,並在藝術風格上逐漸呈現多元化的面貌。

王維,字摩詰,太原人,21歲中進士,官至尚書右丞。晚年居於藍田別墅,以彈琴,賦詩,奉佛為事。

作為詩人,王維是盛唐王孟詩派的領導人物,他筆下的山水田園詩,恬淡寧靜,清新自然,在凝鍊的語句中寫出情景交融的動人情景,具有鮮明而含蓄的效果。作為書畫家,王維工草隸,善畫山水人物。他的山水畫最為出色,“筆蹤措思,參於變化”,“如山水平遠,山峰石色,絕跡天機,非繪者之所及也”,他參眾家之妙,“體涉古今”,通過單純的墨色變化更能表達樸素平淡的景色和心境。將詩一般的意境鮮明凝練收入畫圖,使二者互相滲透,

故蘇軾對其推推崇備至,說“味摩潔之詩,詩中有畫。味摩潔之畫,畫中有詩”。

王維作畫不拘泥於表象真實,畫物不問四時。畫花往往以桃杏芙蓉蓮花同畫一景,雪景中畫了芭蕉。得心應手,意到便成,故造理入神,迴得天意,在創作中增添了一些浪漫色彩。

《輞川圖》是王維創作中最負盛名之作,他晚年隱居於輞川藍田別墅,筆跡勁怒,山谷鬱郁盤盤,雲水飛動,意出塵外,怪生筆端。唐代其他山水畫家還有盧鴻,鄭虔,張璪,畢宏,劉商,項容,王宰等,其中張璪著有《繪境》一篇,其名言“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對繪畫創作中主客關係作了深刻的慨括。

唐玄宗李隆基避難四川,《眀皇幸蜀圖》中李昭道表現得淋漓盡致

輞川圖


隋唐山水畫,青綠和水墨並行,皆有名家高手,多畫於屏障或壁上,畫家多為文人,內容由樓臺仙山轉為自然山水及松石,技巧上有不少創新,由勾斫發展為皴法,繪畫主題及意境上亦有重要創造,為五代兩宋山水的繁榮打下基礎。

唐玄宗李隆基避難四川,《眀皇幸蜀圖》中李昭道表現得淋漓盡致

眀皇幸蜀圖


結語:

每每閱讀美術史,我都會想起莊子《庖丁解牛》的故事,技進乎道,方能遊刃有餘,繪畫如同修行,如沒頓悟,何以雲散見明月,名畫的欣賞只是我們通往真理的臺階,一步步我們登達真理的殿堂,改變自己的心態,就會找到屬於自己的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