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为什么停止挖掘?专家:你看山上的石榴树

秦朝作为第一个统一中国的古代王朝,虽然“奋六世之余烈”,但依旧离不开秦始皇的杰出智慧。虽然这位“千古一帝”千百年来饱受争议,但丝毫不影响他在历史进程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以往的岁月中,人们大多以暴君称呼,但试问要在短短的时间内完成他人几代都未能完成的各项统一大业,在那个六国贵族仍旧虎视眈眈的乱世中如不用重典真不知又要战乱几百年,又会有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当然,权力越大欲望也会随之膨胀,追求长生,大兴土木等等劳民伤财的巨大工程让天下百姓“苦秦久矣”。单就秦始皇陵一项工程就耗费了近80万的人力,不难想象在那个严刑峻法的秦朝定然尸横遍野,哀号冲天。

秦始皇陵为什么停止挖掘?专家:你看山上的石榴树


虽然如此,这座巨大的世界奇迹依旧踩着百姓的尸体出现在了后人的面前。值得庆幸的是这座陵墓并没有辜负无数劳动人民的付出,在百姓的心中,它不仅是秦始皇的陵墓,它更是秦朝的坟墓。这座见证帝国兴衰的标志随着历史的脚步,褪去了历史的尘埃再次惊艳了世界。虽然内部情形至今未知,但已知的陵墓范围及已经发掘的兵马俑都充分地彰显了秦朝那后无来者的威严。

不过人们更为好奇的依旧是秦陵的内部构造,因为千百年来竟无一人知晓地宫的入口,而对于陵墓内部设计也仅仅局限于史书的只言片语。《史记》说陵墓仿天空星象而布置地宫顶部,再仿效秦朝版图设江河湖海以布置地面。如果传言属实,那地宫中的景象定然让人叹为观止。虽然地宫内部情形只有依靠现有科技进行推测,但史书记载的个别部分却已被证实,其中就有关于地宫是否如司马迁所言说的那样,仿照江河湖海时所用的材料是水银。随着时代的进步,考古技术也在瞬息万变,人们通过高科技仪器对秦陵范围内的土壤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汞含量极高。

秦始皇陵为什么停止挖掘?专家:你看山上的石榴树


随后又对秦陵周围的土壤进行检测,虽然随着范围扩大而有所降低,但地下存在水银已成不争的事实。有学者建议,虽然周围石榴树茂盛,但秦陵附近的水果和石榴还是尽量不要食用。

水银的存在既然已成事实,但在当时是否能够找到如此大量水银成了人们又一争论的焦点。但根据历史记载,当时盛产水银的地区只有巴蜀,炼丹师及阴阳家便因此趋之如骛。而另一个不得不提及的就是当时的巴国富商巴清,为了响应秦朝迁六国豪强贵富于咸阳的号召而成了秦始皇的座上宾。巴氏家族在巴蜀一代经营数年,靠着祖传的开采和冶炼技术,对当地的的丹砂开采起到了垄断的作用。而巴清只是其水银提供者之一,秦以当时之权柄享有天下物产,大量的水银应当不在话下。

秦始皇陵为什么停止挖掘?专家:你看山上的石榴树


水银的存在不仅保证了地宫内的防腐作用,也成了后世想要打开地宫难以解决的难题。虽然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但对于秦陵的开采依旧束手无策。就连当时发掘兵马俑时也遭遇了同样的考验,使得许多兵马俑的颜色由于氧化转瞬即逝,而颜色保留技术仍旧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这也是其他兵马俑坑至今未动的原因之一。而秦陵地宫的大量水银同样也是开启地宫不得不考虑的一个致命的难题,水银本身剧毒,挥发后对空气的污染同样非同小可。想来只有等待科技的成熟,才能一睹这位“千古一帝”的壮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