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帳之中漢謀士:他獨戰三英,堪稱楊家將兩代人的夢魘

大遼國:用愛情支撐的盛世

夷帳之中漢謀士:他獨戰三英,堪稱楊家將兩代人的夢魘

說起《契丹蕭太后》這個人,肯定大家都不陌生,但是說起《契丹蕭太后》這部書,可能很多人都沒有讀過。雖然,契丹的皇后,除了述律皇后之外,全部都姓蕭,但大部分時候,說起這個契丹蕭太后,大家都會想起她——蕭燕燕。

在書中,契丹蕭太后是一個出色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他不僅遠見卓識,在漢族大臣的建議下,廢除了民族歧視的政策,迎來了漢遼人民的空前團結,而且他指揮若定,多次帶領遼軍重創北宋軍隊,更率領遼軍東征西討,打下附屬國家60多個,讓大遼躍居成為當時最強大國家之一。

而在這一切的背後,都和一個默默支持他的英雄密不可分。這位英雄堪稱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強悍的角色之一,他雖然不是皇帝,但出入用皇帝儀式,用皇帝的馬軍衛隊,位列契丹橫帳,身為一名漢人,而收賜隆運,與大遼帝國皇帝同一個輩分,位極榮寵,後事難以超越。

而他也沒有辜負這位太厚,他文武雙全,用數千兵馬阻擊北宋太宗10萬之眾,更配合援軍追擊太宗,讓太宗驢車亡命;而後他又利用和蕭太后曾經立有婚約,配合蕭太后平定叛亂,穩住了弱母幼子的大遼江山;雍熙北伐中,他縱橫捭闔,穿梭於戰場與指揮部,輪番上演妙策,可謂安居平四路;檀淵之盟,他以政治家的遠見卓識,不計較功名利祿,與宋議和,成績一段民族假話。

他是男人中的傳奇,以大臣之名娶了一國太后,他也是文武雙全,不論小說還是歷史上,他都成為楊家將父子兩代人的夢魘名將!

他就是韓德讓。

韓德讓,即楊家將系列中,遼軍最高統帥韓昌。

韓德讓出身大遼帝國赫赫威名的漢室家族。祖父韓知古博學多才,為大遼整肅律法,威望頗重,號三代帝師。父韓匡嗣為人忠厚,曾被宋軍大破,幸虧蕭燕燕說情,得免。而到了韓得讓這一代,軍功尤勝,韓得讓本人位列大丞相、齊國王(真的是齊國,和皇帝比肩),南北兩院樞密使。其弟韓德威,遠鎮西方,是遼國對夏方面的統帥。

從這段記載可以看出,其實,韓德讓生於遼死於遼,一生輔佐大遼,但這件事和我們上一篇裡說的張元又有很大不同,張元純粹是因為個人情感沒轉開彎,才痛恨大宋,進而開啟了戰斷。但是韓德讓,本身就是遼國貴族,不可能不為自己的祖國殫精竭慮。

韓德讓少年時代,曾經與蕭燕燕有婚約。但是遼景宗聽說蕭燕燕不僅僅人漂亮,而且非常聰慧,非要娶了人家。蕭父思溫一聽,自己的女兒搖身一變成為鳳凰,當然就推掉了婚事,讓女兒入宮。但蕭燕燕和韓得讓可是一見鍾情+兩小無猜,這段事情藕斷絲連,就沒斷過。不過,也正因為如此,才有了後來韓德讓平叛和火線攀升的故事,韓得讓的火線攀升,並非一般的吃軟飯,因為他確實德才相配,適合坐在那個位置上,可以說,韓得讓付出了一生,締造了大遼的“統和盛世”。

韓德讓聽說蕭燕燕進了宮,自己很不開心。蕭燕燕於是給皇帝吹枕邊風,讓韓得讓當了皇城史。韓德讓撈了個肥缺,後來又擔任南京(今天的帝都北京)留守,南京留守配置了乙室等契丹精銳,也算位高權重。

契丹王朝乾亨四年(公元982年)九月二十四日,蕭燕燕的丈夫遼景宗病逝於西京焦山行宮,遺詔梁王耶律隆緒即位,軍國大事交於皇后。梁王是景宗與蕭燕燕的長子,即位為遼聖宗,蕭燕燕被尊為皇太后,攝理朝政,時局“母寡子弱,族屬雄強,邊防未靖”,潛伏在契丹王朝的各類隱患都會因遼景宗的去世而顯露出來,宋軍也會利用這一機會向契丹發起進攻。

而契丹內部皇權爭奪戰也開始了,遼國的冀王舉兵謀反,還拉攏手握精銳韓德讓,以全他奪妻之恨。韓德讓假意奉迎,在冀王舉事之時將其反制,又協助蕭燕燕搞定了其他強大諸王,大遼中央集權底定。

蕭太后曾經私下對韓德讓說:"吾常許嫁子,願諧舊好,則幼主當國,亦汝子也"。從此,韓德讓處於監國地位。統和元年(983),蕭太后在韓德讓支持下實行漢法,加封韓德讓開府儀同三司,兼政事令。統和四年,宋攻遼,韓德讓敗宋,封楚國公。師還,韓德讓在蕭太后支持下,團結契丹貴族和漢族中有治國才略之人,實施選官任賢,不分番漢,考核官吏;確立科舉制度;清理遼世宗以來的滯獄;減免遭受戰爭、自然災害災民的賦役等改革措施,使遼出現了興旺繁榮局面。


虎帳龍吟:蕭太后的廟算

夷帳之中漢謀士:他獨戰三英,堪稱楊家將兩代人的夢魘


蕭太后在穩定老臣之後,開始高度寵幸自己的戀人韓德讓了。同時她打消對漢族官員的偏見,她的初戀情人韓德讓得到蕭燕燕的信任和重用,成了她的智囊,逐漸官至大丞相兼領南北樞密使,成了契丹王朝最有實權的官員。朝中所有軍國大事,燕燕隨時都要同韓德讓商議,並讓其“總宿衛事”,這樣即有安全的保證,又便於韓德讓出入宮禁。

而韓德讓也不負愛人所託,先是在幽州城中,帶領漢遼兩族人民,將來犯的十多萬沙陀宋軍頑強阻擊在城外,而後又配合第六路遼軍耶律休哥部,重創了宋軍,為遼軍和宋軍第一次大規模對沖,贏的了決定性的勝利。

而後在雍熙北伐北方中,宋軍五路伐遼。經過蕭太后的分析,曹彬持重,但為人忠厚,不能節制部隊,所以大軍進攻緩慢;田重進為人圓滑,但老於戰陣,如果強壓則會撤退;而楊業潘美最為老辣,雖然不對不多,但是楊業號稱無敵,所過披靡,進展神速;另外有宋軍米信部護衛糧道,海軍高瓊機動。所以蕭太后和韓得讓想出了反制的方法,任由楊業急進,等他鋒芒過去再考慮,田重進一路則由猛將大鵬翼帶著馬貝的組合去對抗,前部統帥休哥帶著主力牽制曹彬的十萬大軍,接下來就是控制糧道,而後宋軍不戰自退。

宋江米信是奚族人,面對本民族的大王遼帝國的屬國奚國王抽寧,於是磨洋工,曹彬派郭守文催糧,被韓德讓擊敗,糧道不通,由於糧草危機,曹彬猛攻涿州,涿州被攻克,另一方面,田重進被圍困卻被楊業解圍,而兵力分散的潘美與楊業確實也到強弩之末。宋軍高瓊所部雖然在遼東登陸,孤立無援也不敢深入。

宋軍處處高歌猛進,其實危機四伏。曹彬出城尋找契丹主力,卻在一條大河對岸,看到了蕭太后“一家”——蕭太后、韓得讓、遼聖宗。而後,契丹各屬大軍勤王,一天之內,羽檄交至,曹彬一看,對方野戰兵力完全超過自己,嚇得回到了涿州,士氣全無。而田重進部也被趕來的遼軍遏制,所以,遼軍空出手來,對付潘美的楊業。

潘美和楊業本身是一對之用兼備的無敵組合,但是潘美卻無法阻止參軍 。於是在田重進所部撤退之後,宋廷要求潘部將佔領城池的人民帶回宋境內,楊業認為可以主動出擊,打擊遼軍,掩護人民退到下一個城市,逐次返回,而部隊則退到陳家谷,依靠宋弓兵居高臨下,殺傷遼軍,最後撤退。

但是宋軍參軍卻沒有給楊業安排弓兵伏兵,導致楊業功敗垂成,被俘後絕世而死。而曹彬大軍也在斷糧多日後,倉皇撤退,被遼軍殺傷無數。高瓊聽聞,也只能撤退。至此,遼軍反敗為勝,並生擒楊業。遼聖宗得喜報後,為母親報喜,卻撞見韓德讓和蕭太后在一起省略5000字。

遼聖宗的遠見卓識

夷帳之中漢謀士:他獨戰三英,堪稱楊家將兩代人的夢魘

遼聖宗不虧少年老成的政治家,他見狀不僅沒有惱怒,而且安撫了韓德讓,因為韓德讓在戰役中的重大作用以及他在遼國建設中的不可或缺,讓遼聖宗做出了清晰的評判。這位政治家的遠見卓識,容忍了封建衛道士不能容忍的情感,讓遼國擁有了一位極其偉大的人才。此時,孔家倫理在巨大的能力前面,簡直不值一提。而蕭太后也賜死韓德讓的妻子,更為了韓德讓在馬球場上殺人立威,一名貴族因為出場碰了韓德讓,直接掉了腦袋。最後,蕭太后創造了漢遼兩族都不曾有過的場面,將自己嫁給了這位大臣,雖然白髮遲暮,但也算有情人終成眷屬。

雍熙北伐後,韓德讓地位不斷飆升。名將耶律斜軫死後,韓德讓以北院樞密使的身份兼任了南院大王(記得喬峰麼,就那個職務)。而韓得讓也不負眾望,帶領遼軍幾次突入宋境。宋遼雙方互有勝負,其中在遂城一戰中,遼軍30多萬人被楊延昭1000人阻擊在一座小城中,被百姓美譽為“鐵遂城”,並送給楊延昭“威震北胡,永固邊城”的錦旗。

宋遼之戰的高峰和終局終於來到了。

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遼蕭太后與韓德讓親率大軍南下,深入宋境。因宋帝國宰相寇準的力勸,真宗至澶州親征。宋軍楊延昭部將張環,在澶州(河南濮陽)城下以八牛弩射殺遼將蕭撻覽(一作凜)。

這種局面下,雖然遼軍30萬人馬可以攻下澶州,但肯定不能回到遼國,可能宗室還會全體殉國當場。韓德讓勸諫蕭太后之後,遼宋議和,:遼宋約為兄弟之國,宋每年送給遼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宋遼以白溝河為邊界。因澶州(河南濮陽)在宋朝亦稱澶淵郡,故史稱"澶淵之盟"。

澶淵之盟後,韓德讓感覺自己也完成了歷史任務。統和二十九年正月,韓德讓從聖宗伐高麗,還師,卒于軍中。贈尚書令,諡"文忠",官給葬具,建廟乾陵側。而乾陵就安葬著他的戀人蕭太后。


夷帳之中漢謀士:他獨戰三英,堪稱楊家將兩代人的夢魘


韓得讓是遼帝國曆史上,最偉大的人才。《遼史》作者脫脫評論他說:“位兼將相,其克敵制勝,進賢輔國,功業茂矣。”充分肯定了他的歷史貢獻,並贊商他文武雙全。

而他也得到了宋遼兩國人民的尊崇,在小說演義中,韓德讓是遼帝國最強大的武將,能夠一人打敗楊業、楊延昭和將星楊延嗣,幾乎是全書無敵;而他和蕭太后的故事,也在漢遼兩國流傳,人們並不把他和那些為了一己之私慾,妄開戰端的少數民族軍頭一樣對待,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不僅締造了豐功偉績,而且也位自己在中華歷史長河裡,留下了一座永遠閃光的豐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