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国民为什么帮助八国联军扶梯子攻打北京城?

用户7001378311


狭隘的民族主义在作祟。

自古以来,中国的文化主要是汉人创造的文化,中华文明总体上是一个以汉文化为核心的文明。

所以中国的历史都是以汉人为中心的历史,中国的历史观是以汉人为中心的历史观,直到今天也依然如此。

那么再回到一百多年前,满清对于汉人来说是什么,是异族。

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即便经过了两百年的统治也未曾消除这种民族之间的排斥心理。

两个民族之间的排斥心理在满清王朝的盛世中,比如康雍乾时期,一切都不是问题,因为只要百姓吃饱了,就不会与政权产生冲突。

一旦百姓吃不饱了,一切的矛盾都会被激化,造反就是唯一出路。

百姓帮助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和当年明末时期百姓拥护李自成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区别。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改朝换代并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


中国人也一直在一种“天下”体系中轮回--中国乃天朝上国,天下共主。

但是时代已经变了,那种“天下”体系玩不转了,中国已不再是天朝上国。

经历过英法联军进入北京的他们应当明白,结果不是改朝换代,而是丧权辱国等尊严尽丧的事情。

但百姓还是没有意味着问题得到严重性,也许是由于满清王朝的腐败和民族矛盾的深重让他们再也无法忍受清政府的统治,只要能够推翻他们就愿意支持。

但这次他们的愿望又落空了,在“天下”体系中那种成王败寇,改朝换代的玩法行不通了,满清政府依然没有被消灭,而“天下”体系是真实地崩塌了。


中国历史上有数次被外族统治的经历,只要能让百姓吃饱饭,就可以被百姓所接受。

一旦政权腐败,政治恶化,百姓的生存受到了威胁,就意味着改朝换代了。

在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天下”体系又让百姓觉得造反不过是改朝换代的事情,但19世纪的世界早已不是他们所想的那样了。

最新的玩法是割地赔款,开放市场,丧失主权,资本入侵,文化入侵等专制皇权统治下闻所未闻的方式。

百姓帮助八国联军攻打北京无怪乎他们愚昧,只怪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闭塞不堪,民智未开。

作为百姓,他们只是想吃饱饭。

他们可以为革命者提供力量,但要强求他们成为革命者就强人所难了。

在那个时代,觉醒的先行者总是少数。

百姓需要先行者来拯救,更需要先行者来引领,要让他们明白,时代真的变了。


Moriarty0224


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市的近代历史上的一个灾难,1840年开始清政府就不断签订不平等条约。而不平等条约带来的赔款,基本上都是老百姓出钱,整个国家都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还有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老百姓给洋人搬机子,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慈禧太后当时的做法并不得人心,慈禧太后作为一个女人有点太意气用事了,想废掉光绪皇帝却遭到外国大使馆的反对,于是他一气之下就要向世界强国宣战,然而她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误之后,却直接脚底抹油溜了,最终又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最终还是老百姓买单。

其次,老百姓为什么要给洋人搬梯子?说白了还是老百姓并没有明白什么叫做国仇家恨。对老百姓来说谁欺负他的,谁就是坏人,八国联军和满清统治者相比,其实反而更好一些,至少八国联军说话做事都是信守承诺的,出手也比较大方,于是他们也自然而然愿意帮助八国联军,

最后一点就是老百姓对于满清政府的好感度基本为0,主要他们的统治无能政治腐败,老百姓是受到压迫和盘剥的,他们觉得北京城都是皇帝的,又不是老百姓的。

洋人攻打皇帝,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的损失,甚至还可以捞一点好处,实际上也是这样的,很多人将趁着乱从皇宫里捞到一些好处,而这些人自然愿意给给洋人扶梯子。




博美大观


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市的近代历史上的一个灾难,1840年开始清政府就不断签订不平等条约。而不平等条约带来的赔款,基本上都是老百姓出钱,整个国家都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还有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老百姓给洋人搬机子,原因是什么呢?\r\r首先。慈禧太后当时的做法并不得人心,慈禧太后作为一个女人有点太意气用事了,想废掉光绪皇帝却遭到外国大使馆的反对,于是他一气之下就要向世界强国宣战,然而她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误之后,却直接脚底抹油溜了,最终又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最终还是老百姓买单。\r\r老百姓为什么要给洋人搬梯子?说白了还是老百姓并没有明白什么叫做国仇家恨。\r对老百姓来说谁欺负他的,谁就是坏人,八国联军和满清统治者相比,其实反而更好一些,至少八国联军说话做事都是信守承诺的,出手也比较大方,于是他们也自然而然愿意帮助八国联军,\r\r最后一点就是老百姓对于满清政府的好感度基本为0,主要他们的统治无能政治腐败,老百姓是受到压迫和盘剥的,他们觉得北京城都是皇帝的,又不是老百姓的。\r\r洋人攻打皇帝,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的损失,甚至还可以捞一点好处,实际上也是这样的,很多人将趁着乱从皇宫里捞到一些好处,而这些人自然愿意给给洋人扶梯子。


我们以史为师


八国联军进攻之时,当时的老百姓们并不只是看热闹,甚至还有帮八国联军带路的,也有帮忙扶梯子的,更甚至还有送粮食送水的,还有给八国联军送锦旗的……而且当时的普通老百姓们并没有受到爱国主义精神的熏陶。对于当时的他们来说的话,若是洋人来了,也不过只是换一个皇帝而已。他们的生活依然还是照样种地和纳粮,生活本质并没有发生任何的变化。没准到时候洋人对百姓们比清朝还好呢!

看热闹的事就不用再说了,最初就连八国联军都非常惊讶,这些老百姓到底怎么回事?也太气定神闲了。真打之时,哎呦,“带路党”也出来了,当时的带路党,分成两种,其中一个是“华勇营”。他们这些都是八国联军侵华之时的中国人部队,被雇佣来打仗。正是因为熟悉地形,所以才被派去充当马前卒,他们作战之时,也是非常勇猛的。另一种“带路党”便是教民了。那个时候的义和团运动针对的就是教民还有洋人,所以教民们自然是恨透了义和团,见了洋人来攻打,便赶紧去为洋人带路。

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外城之时,正是因为教民的带路,才能顺利的通过广渠门,从附近的下水道钻进城内。《时务报》的创始人汪康年也曾经在笔记里,记载“带路党”,其中有一件事:那就是在八国联军进城后,溃散的义和团人员断了粮食,所以便到富人韩某的家中,想跟他勒索一万金。韩某本来是想讲讲价的,结果竟然被义和团给杀了,韩某的妻子打算去找衙门报官的,但是后来一想,去找衙门还不如去找洋人管用呢。所以,韩某的妻子便给洋人带路,才顺利的灭掉了义和团。

看下面的照片,八国联军进攻之时,还有帮八国联军扶梯子的;等到他们进城后,清朝官员竟然如此无下限,敲锣打鼓的来给他们送锦旗去了;再就是给八国联军送粮食的,看一下运输大队的规模,真的是难以相信。

那时曾经有一个俄国战地记者记载过:“当时中国的农民一直在和平劳动,经常抱怨遭到自己国家的士兵们抢劫掠夺,他们还曾倒水给我们喝,对我们也是十分的恭敬……回去的路上,中国的农村友好地接待我们。那个村的村民们用茶水来款待我们,并希望我们能送些俄国旗给他们。”为何当时的百姓们为何会这样?其实不过是:国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国。

当时的满清官员们欺压善良的老百姓们,烧杀抢掠、为非作歹、纵容拳匪,百姓们苦不堪言,早就不想再继续忍受。况且,当时的满清“文字狱”统治,当时的中国人骨气早就已经被磨没了。既然同样都是当奴才,那为何不选个好一些的主子呢?

当时在精神上的奴役,早就让许多人习惯了跪着。我们一定要铭记这段历史,站起来。

――本人是一个历史爱好者,如果你也有共同的兴趣,可以互相关注,共同探讨,精彩内容不断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