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痛、咳嗽、目赤肿痛……巧用菊花入药治

通讯员 沈鸿婷 邓凤翘

春分之后,便进入春季的下半阶段,离夏季更近了。随着天气逐渐炎热,人体容易出现咽痛、咳嗽、痰涕黄等外感热证,并兼有心烦易怒、目赤肿痛等内热证的表现。

广东省中医院心内科胡世云主任医师为你推荐一款药食同源的膳食材料——菊花。学会巧用菊花,可以帮你缓解上述种种不适而不用上医院,省事又省钱。

咽痛、咳嗽、目赤肿痛……巧用菊花入药治

菊花的来源与功用

菊花来源于菊科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主产于安徽、山东、四川、江苏、浙江、河南等省。按产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分为“亳菊”、“滁菊”、“贡菊”、“杭菊”四种药用菊花。于秋末冬初花期开始分批采集,除去枝叶和杂质,阴干(亳菊)或焙干(贡菊),或经硫黄熏过(滁菊),或蒸(杭菊)后晒干而成。

古代医籍对其多有记载,《神农本草经》云:“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本草纲目》云:“无毒”、“菊花,昔人谓其能除风热、益肝补阴。”因此,菊花性味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平肝明目之功效。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菊花主要含挥发油类龙脑、樟脑、菊油环酮及黄酮类菊苷等成分,具有解热、抗菌、扩张冠脉血流、降压、镇静、抑制肝脏内胆固醇的合成,加速胆固醇的分解等作用。

应辩证选用杭菊花,小心莫误用了野菊花

药用菊花均具有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但因种类不同,菊花的药用功效也各有所长。现一般多选用杭菊花且按花瓣颜色,杭菊花又分为杭黄菊与杭白菊。

咽痛、咳嗽、目赤肿痛……巧用菊花入药治

杭黄菊原药材 图/受访者提供

其中杭黄菊花瓣及花蕊均为金黄色,花蕊颜色略深,善于疏散风热,以入药为主,常用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咽痛、目赤多泪及疔疮肿痛等证的治疗。

杭白菊花瓣为白色,花蕊为金黄色,善于平肝明目,以入茶为主,常用于肝阴不足、肝阳亢盛之头昏目眩等症的食疗。

另外,众所周知的胎菊即是来源于杭白菊未开放的花蕾,但胎菊较寒凉,如果体内热气不重,则不建议选胎菊。

如何选购优质的杭菊花

可分以下三步走:

一看外形:优质杭菊花瓣完整且花朵大,泡在水里也是完整的一朵。优质杭菊带有花萼,且花萼偏绿色的更新鲜、更好。

二摸花朵:优质杭菊摸起来有松软、顺滑感,而经硫磺熏过的杭菊会干涩或者硬脆。

三闻气味:优质杭菊闻起来有淡淡的清新花香,如果闻到有刺鼻的酸味,则很可能经硫磺熏过。

菊花与野菊花有何不同?

胡世云特别提醒市民,菊花与野菊花是两种不同的药材,功效也大不相同。野菊花味甚苦,药性更寒凉,清热解毒力强,常用于治疗热毒炽盛之痈疮疔疖等疾病。因此,切勿混淆或相互替代误用,以免造成胃部不适、肠鸣、大便稀溏等不良反应。

咽痛、咳嗽、目赤肿痛……巧用菊花入药治

野菊花原植物 图/受访者提供

咽痛、咳嗽、目赤肿痛……巧用菊花入药治

野菊花中药材 图/受访者提供

而且要注意,菊花性寒凉,脾胃虚寒,容易腹泻体质的朋友不宜经常饮用菊花茶;菊花可降压,所以血压低的病人也不宜饮用菊花茶。

推荐三个药膳茶饮:

1.杞菊茶

取菊花5克,枸杞5克,麦冬5克,冰糖适量,加开水焗服。

具有养肝清热明目之功效。适用于长期熬夜、失眠,出现视力下降、口干心烦,或伴结膜充血,或伴潮热等肝阴不足、虚火上炎之病症,可用作高血压、白内障等人群的保健茶饮。

咽痛、咳嗽、目赤肿痛……巧用菊花入药治

杞菊茶

2.桑菊清心饮

取桑叶10克,菊花10克,灯心草2克,甘草5克,加水1000ml,煮开10分钟,分次饮用,或加开水焖焗分次服。

具有清热明目的功效。适用于糖尿病、高血脂,症见心烦急躁,口干舌燥,多梦,小便黄,或伴结膜充血发红,或伴咽痛,舌质偏红等;也适合感冒初起有上述症状者。

3.槐菊祛湿茶

取菊花10克,木棉花10克,鸡蛋花10克,茵陈15克,槐花10克 加水1000ml,煮开20分钟,分次饮用。

具有清肝胆脾胃湿热之功效。适用于性格急躁、口气重、大便粘腻不爽、舌红苔黄腻的人群,可作为血压高、血脂高、糖尿病伴上述症状患者的保健茶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