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重男轻女,把好碗留给儿子,却把最贵的“破碗”传给了女儿

黑龙江藏友刘凤英的爸爸传给她一个绞胎碗,口沿上有磕碰,碗里面还有一个洞。爸爸一共有两件宝贝,老人过去非常封建,把好的那一件带底座的传给了儿子。爸爸说男孩儿得有吃有喝一生富贵,女孩有饭吃就行了,典型的重男轻女思想。

爸爸重男轻女,把好碗留给儿子,却把最贵的“破碗”传给了女儿


后来儿子做生意,但是一直都在赔钱,他就把爸爸传给他的碗卖掉了。因为就只有这么一个弟弟,当姐姐的就把家里最值钱的东西,也就是这个碗拿出来,准备卖了替弟弟补上这个窟窿,就算补不上,总能给他贴补一下吧,所以她还专程找到专家给看一看并估个价。

爸爸重男轻女,把好碗留给儿子,却把最贵的“破碗”传给了女儿


专家说这不叫碗,它的名称是绞胎钵。历史上绞胎的器物出现的非常早,汉代的时候就有了,但是成熟起来也相对比较晚,基本上在唐宋时期才成熟。在中原地区绞胎最主要流行的是河南巩县窑,到了宋代的时候,河南的当阳峪窑把这个绞胎发挥到了极致,现在市面上能见到的最好的绞胎瓷器基本上都是当阳峪窑生产的。

绞胎器物流传下来的非常少,虽然各个地区的遗址里出土过很多标本,但是残器居多,整器非常难。刘凤英的这件绞胎钵从品相上面来说,口沿有点磕,造成这样的原因是因为历史上烧这类器物的时候是覆烧,就是反扣着烧的,这样就很容易和窑壁粘连,出窑后往下掰的时候容易把瓷本身拽掉一点。

爸爸重男轻女,把好碗留给儿子,却把最贵的“破碗”传给了女儿


至于碗里面的这个孔那是非常特殊的,其实是先天故意做的孔,这样的器物初期在窑火里加工的时候,刻意把方便后期加工的孔打出来,后期可能做把,或者做流,所以不是器物的残缺部分,反倒是器物的精彩部分。经过鉴定,专家认定这件东西是宋代当阳峪窑绞胎钵的真品。专家认为刘凤英的这件绞胎钵目前的市场价格在35万左右,如果口沿上没有磕损,这件钵应该是六七十万的价格。

爸爸重男轻女,把好碗留给儿子,却把最贵的“破碗”传给了女儿


根据刘凤英的描述,爸爸传给弟弟的那一件绞胎瓷器是一件牙黄色的高足碗,高足碗的器型流行于金元时期,弟弟的高足杯应该是山西窑口。山西窑口的绞胎它的白色和黑色之间的颜色分别不大,对比不鲜明,所以表面的釉呈现一种牙黄的状态,质量上面比河南当阳峪窑绞胎来说质量还要低一些,而且年代也偏后一些,价格自然就低很多。

爸爸重男轻女,把好碗留给儿子,却把最贵的“破碗”传给了女儿


听专家这么说,刘女士真是哭笑不得,父亲重男轻女,但是却阴差阳错将最贵的碗给了自己,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