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北路,是上海人的乡愁,可惜衰落了!

“四川北路,是上海人的乡愁。”

——改句自米兰·昆德拉


我十多年没逛四川北路,从头走到尾居然没有一家想进去的店…...

这里曾经是上海滩著名的三条马路——南京路、淮海路、四川路——四川北路。历史上,四川北路不只是虹口区的中轴线,几乎就是上海的南北中轴线,曾经超级流量在此,川流不息!

陆坤年少时,每周要去人民广场学画画,他自带小板凳从宝山长途跋涉到鲁迅公园中转乘18路过四川北路。

马伊琍出生在虹口一带,她要乘21路穿越整条四川北路到上海戏剧学院念书。

而我要从杨浦到这里换乘21路车到上海戏剧学院念书。在上一辆车内,我每每暗自焦虑——四川北路今天可别堵车啊,上学来不及了......

当年坐18路车的成为著名设计师,坐21路车的成为大明星。当年坐21路车的我,正在逛四川北路。今天,我没有坐21路车,仿佛四川北路不再焦虑!

四川北路,是上海人的乡愁,可惜衰落了!


图:鲁迅公园公交车起点站,俞菱周旋于一辆18路公交车。

上周五一小长假期间,银联监测到的商业大数据,消费金额排前三名的上海商圈是南京西路、南京东路、陆家嘴。没有淮海中路,没有四川北路。

5月3日,田子坊涌现超级流量游客,武警、公安一左一右把门限流,田子坊6个口有5个只出不进。那日,泰康路成了率先吃螃蟹的上海步行街。

我摊开上海地图。从上海到虹口,从虹口到四川北路,从四川北路再放大到四川北路周边,圈出当年造成四川北路超级流量的七大关联流量点。我一点不惊讶地发现,这七大流量点,无一例外衰落了!

四川北路,衰落了。

衰落了的还有上海人的集体记忆!


四川北路,是上海人的乡愁,可惜衰落了!


图:上海大厦俯视苏州河三座桥,自左至右:外白渡桥,乍浦路桥,四川路桥;自上而下:白日、黄昏、夜深人静。

1

虬江路的衰落


四川北路,是上海人的乡愁,可惜衰落了!


虬江路,曾是上海人的客厅!

有多少上海人,从这里开始互联网新征程的,从这里置入第一套家庭高低音炮,让客厅变成音乐圣殿?

虬江路,比邻海宁路,跟四川北路垂直交叉,轻轨4号线从上方平行穿过。虬江路因上海虬江路电子批发市场而赢得二手交易市场名声。

我跟店主总有这样的感应——我坐在办公室写虬江路,常熟路小仓店主张健在朋友圈说虬江路——上海虬江路电子批发市场兴起,比深圳华强电子批发市场还要早。门口的水泥路面被多面打磨成电路板模样,电脑主板用卡车拉,闪存卡用麻袋装,小老板个个是IT高手,512M记忆棒秒刷成8G超级容量。

多年不逛虬江路了。

今天的虬江路,已显示不出最初芯片升级奔腾的速度。

巨大的上海虬江电子数码商厦,大棚的上海音像城,反倒是低矮民居改造成的沿街小店,居民在此走走停停,显得鲜活,悠闲,烟火气十足。

照片中的小店,有卖电风扇、电池、插座,有卖老年人手机、收音机的,以及手机以旧换新,手机维修,卖不骗人茶叶的,卖珠宝,还有棋牌室……

退休老年的现代生活需求,应有尽有。

聪明的店家,很快就跟上这一波流量的脚步,什么流量卖什么货开什么店。

而我,现在买手机,到苹果体验店。买电脑,到苹果体验店。买音响、耳机,到BOSE店。买空气净化器,到小米网上商城。买空调,到京东或亚马逊。

嗯,这么说,曾经令年青人骄傲的虬江路,今天或成了老年人发呆一条街——虽然也叫电子音响一条街。


四川北路,是上海人的乡愁,可惜衰落了!


图:虬江路上海音像城老人手机

虬江路越走越窄,就像“虬江”两字的源头。

据说,虬是传说中的一种龙,身体曲折多弯。吴凇江是太湖通向大海的主河道,潮涨潮落,下游的泥沙随着海潮涨涨落落,雨季、旱季反复交替,因而沉积,因而淤塞,形成无数曲折多弯的“虬”,于是人们把吴凇江下游河道叫作“虬江”。

虬江路电子批发市场,经过自然进化,潮涨潮落,沉积淤塞,新生与淘汰,曲折多虬,在大海面前,最终失去汹涌澎湃的力量。

2

七浦路的衰落


四川北路,是上海人的乡愁,可惜衰落了!


七浦路,曾是上海人的衣柜!

1000米长的七浦路,曾经是上海女生最喜爱的T台。

哪一个女孩的衣柜里,没有一、两件从七浦路淘来的漂亮衣服呢?

七浦路,那时是上海小女生的天堂,几乎全上海的大学女生、中学女生一生初入时尚的圣地。

在《上海壹周》发行量最好的年代,时尚版块曾开出“cheap road”专栏,在七浦路搜索当季最时髦单品。一路逛还一路吃:油豆腐细粉汤、米饭饼夹油条、爆鱼黄牛肉…各种糖水甜品奶茶。

从老兴旺顶楼一家家店逛下来,再沿着七浦路,从周边的小马路穿到四川北路,逛累了就近跳上公交车回家。

现在从襄阳南路服饰市场到这里,非常便利,坐地铁10号线,陕西南站上车,天潼路下车抵达。

而在2006年的时候抵达,却要关闭掉一个襄阳南路服饰市场。

据说,当时上海70%的服装小摊贩货源是从七浦路批发的。曾经还在报纸上做过这样的选题,跟踪时髦小店主七浦路淘货,大受读者欢迎。

因为离火车站和老北站十分近,这里也成为长三角一带小店店主进货集散地。巅峰时刻,每天流量达10万人次。

七浦路前身是农贸市场。1981年4月,改名为七浦路小商品市场。后逐步发展成大型服装批发市场。2006年,是襄阳南路服饰市场关闭,七浦路进入黄金年代。

然而,这个荣光没有持续很久,淘宝就以摧毁性的方式,对这样的线下流量釜底抽薪。

我站在河南北路、七浦路的过街天桥上,今天客流并不大。除了不正常的流量,七浦路还聚集了一些若无其事的闲人,一惊一乍地叫起来,像是唱戏练功,不知道是拉生意还是喊一嗓子排解市场衰落的郁闷。

如今,每次路过香港都会惦记女人街,到东京会念起原宿竹下通,都想去逛一逛。遥想俞菱当年,站在简陋的街头讨价还价的快乐情形,记得那满目的惊喜,权当是一次一次对上海的怀念。

3

三角地菜场的衰落


四川北路,是上海人的乡愁,可惜衰落了!


该图片来自网络,前方建筑为三角地菜场,右侧为马伊琍曾就读的北虹高级中学。

三角地菜场,曾是上海人的厨房!

如果非要找到四川北路衰落的起点,我认定就在三角地菜场。

如果非要找到虹口一带现代流量的起点,也就在这里。

马伊琍对此地印象当最深刻。她读书的中学就在三角地菜场对面,那时候菜场还好好的在。

我搜索三角地菜场,高德地图将我导航到东体育会路661号。真相总是弥散在会老的时光与变换的风云之中。

最终,我寻找到峨眉路弄堂里,靠着两位在此生活几十年的老太太精准定位,找到三角地菜场——宝矿国际大厦所在地。

关于三角地菜场,有人说,这座城市是被三角地菜场的叫卖声唤醒的。那是1997年前,100年间的事情了。

三角地菜场建于1893年。因建在汉阳路、塘沽路、峨眉路三条马路相交形成的一块足有10亩的三角形地块上,上海人就形象地叫做“三角地菜场”,官方的名称是HONGKEW MARKET。

三角地菜场建筑真是漂亮!老照片,三层楼西洋建筑,远东第一菜场的气概,像一艘驶过太平洋的海轮,长相又极似UFO,在此下凡100余年。

对于清末,对于民国初年的中国人,那都是海派生活方式全方位抵临。

四川北路,是上海人的乡愁,可惜衰落了!


图:就在这条弄堂内,两位在此生活几十年的老太太为三角地菜场精准定位。

四川北路,是上海人的乡愁,可惜衰落了!


图:三角地菜场之上的宝矿国际大厦

我就在三角地对面汉阳路上,喝着星巴克,注视对面高达40层的大厦,高冷的甲级写字楼,交通有地铁10号线、2号线、4号线、8号线,教育有北虹中学、虹口中学等,银行有国有或商业银行,楼下就是工商银行,周边酒店有上海大厦、上海苏宁宝丽嘉酒店、外滩茂悦大酒店、外滩W酒店,不远处的上海宝格丽酒店,俯视苏州河、黄浦江,这个交汇点,是诞生了自己又毁灭了自己的地方。

不远处,汇集了上海滩重要的码头——

虹口的浦江段,历史上海洋文明在此登陆靠岸,大型货轮、客轮,可能还有坚船利炮。黄浦江附近的码头,可能有公平路码头(耶松新船坞码头,招商局第一码头)、公和祥码头、老宁波码头……黄浦江沿江几乎都是码头。

来自海路的远洋轮,源源不断运来异国他乡的新鲜食材和异国风情。


四川北路,是上海人的乡愁,可惜衰落了!


该图片来自网络,拍摄位置在今天的上海大厦

而虹口苏州河口,这里是河运的终点也是起点。

历史上,从太湖,从江苏无锡、苏州、常熟、宜兴,浙江湖州,来自富庶江南至上海,最佳的交通要道。来自江南的新鲜蔬果、湖鲜、河鲜,源源不断的夜航船,运抵上海。

或者从这里出发,客轮或货船,沿着苏州河、吴淞河,向淀山湖、澄湖、金鸡湖、独墅湖、太湖回到江南。

三角地菜场,还聚集了日本、欧美等国家的经营者和采购者,所以我们也可以这么说,小小的三角地菜场,是最早期的国际贸易市场之一。

三角场菜场成为中转到上海全市餐桌的集散地。

三角地菜场,在1997年之后,就不在存在。不再存在的还有积累了100年的超级流量,以及传承了100年的生活方式。并因此影响周边的社区生态,最终影响四川北路。

如若这栋历史建筑——三角地菜场保存至今,会有怎样的传奇?

烟火气极了!人间极了!

这里会是全世界顶级食材汇聚地?

这里还会是食材品鉴的顶级社交场合?

这是舌尖上的顶级上海滩嘛!

上海顶级大厨,会聚集于此。就像巴黎的最大菜市场——Marché de Rungis,我曾经跟随巴黎半岛酒店行政总厨Christophe Raoux,在2018年秋天来到这里参观采购食材。

那时候,以三角地菜场为背书,做上海超级美食评比,其榜单级别与受欢迎程度,不至于低于米其林。

菜场,不仅仅是自身买卖双方的流量,还是各种流量的源头——带动周边酒店、饭店、酒吧、周边社区,这流量就足够了。

这里是虹口现代流量的起点,更是四川北路衰落的起始点。

而三角地菜场上,高楼大厦平地起。

四川北路,是上海人的乡愁,可惜衰落了!


四川北路,是上海人的乡愁,可惜衰落了!


图:2018年11月,随巴黎半岛酒店行政总厨Christophe Raoux先生逛巴黎最大菜市场Marché de Rungis

4

乍浦路的衰落


四川北路,是上海人的乡愁,可惜衰落了!


图:站在乍浦路上,怎么也找不到78号

四川北路,是上海人的乡愁,可惜衰落了!


图:乍浦路、海宁路口虹口大戏院遗址

乍浦路,曾是上海人的食堂!

有读者说,乍浦路美食一条街,是从乍浦路78号馄饨铺开始的。

80年代末,在乍浦路,有一两家居民破墙开店,开始了最早的上海美食一条街传奇。

可我站在乍浦路,怎么也找不到乍浦路78号。那里已是一片工地,和6元一天的集装箱袖珍旅馆。

这里离著名的三角地菜场仅隔了一段短短的马路。短得——顾客点好单再跑菜场买菜,都来得及的。

四川北路,是上海人的乡愁,可惜衰落了!


图:珠江大酒店通过一楼广东煲仔饭内的电梯直上5楼,肉圆好吃。

常被上海新媒体引用的一张老照片上,众多霓虹灯,有珠江海鲜楼、南海酒楼、黎明、心苑酒楼等。我特意向乍浦路珠江大酒店老板娘询问,是否知道珠江海鲜楼,是否曾经改过名称?

珠江大酒店开在乍浦路已经20多年,除了最近将一楼租给一家广东煲仔饭,这家本帮菜餐厅没有任何变化。

我以为,各位引用的这张霓虹灯照片,可能是广东一带的夜景。

乍浦路的霓虹灯从来没有那么美丽像有长久的规划。

曾有百家餐厅,而到了2015年,天潼路到武昌路几十米餐厅比较集中,尚有美食一条街的架子,再到2019年5月,这段路餐厅已荡然无存——一家都不存。

而著名的王朝也已不存,盛极一时的王朝,只剩下夕阳下寂寞的旧址。

对面旅馆女员工告诉我,去年年底王朝就搬走了。美食一条街不再,旅馆也坚持不了多久。

那是人间烟火。乍浦路衰落了,竟然跟三角地菜场惊人同步,时间都是90年代中期,正是三角地菜场关闭那一刻。鼎盛时期,在80年代末,美食一条街热闹得堪比新天地、田子坊。

乍浦路还在拆,不想要的不只是曾经的上海美食一条街流量,而是虹口区中轴线——四川北路。


四川北路,是上海人的乡愁,可惜衰落了!


俞菱在乍浦路桥上,著名设计师陆坤作品#上海牌#新奇袍裁缝系列

5

虹口足球场的衰落


四川北路,是上海人的乡愁,可惜衰落了!


虹口足球场,曾是上海人的体育场!

我最后一次进入虹口足球场,也是我第一次进入虹口足球场。

不是看球赛,是一场演唱会的媒体活动。我对虹口足球场第一现场印象是,没有电视画面里看到的那么宏观,那么激情澎湃。

这里是申花队主场。90年代申花巅峰时期,多少人守着电视机,进球喊叫声炸响隔壁小区,能去现场看球简直可以炫耀一生。

虹口足球场位于东江湾路444号,1999年3月启用,是中国第一座专业足球场。444号,这会在许许多多球迷在心里为申花存放一辈子的数字,有的念成吉祥,有点念成沮丧。

“上海申花”1993年12月成立,原名“上海申花足球俱乐部”。2001年12月,重组为“上海申花SVA文广足球俱乐部”。2008年,更名为“上海申花联盛足球俱乐部”。2014年,更名为“上海绿地足球俱乐部”。2015年更名为“上海绿地申花足球俱乐部”。

我们可以从这一串名称当中,看出来足球兴衰。

虹口足球场,跟“上海申花”,或直接跟中国足球兴衰关联。

追溯上海一条马路的衰落,竟然可以追溯到中国足球的兴衰……

你还在虹口足球场看中超联赛吗?

6

鲁迅故居


四川北路,是上海人的乡愁,可惜衰落了!


“院子里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

在山阴路,你是找不到这两棵树的。在中学语文课本里,也越来越难读到先生的文章。

鲁迅先生,曾是全国人民的老师!

我们数数我们的家珍——《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阿长与〈山海经〉》、《鲁迅自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故乡》、《药》、《孔乙己》、《拿来主义》、《藤野先生》、《纪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纪念》、《灯下漫笔》(节选)、《阿Q正传》、《呐喊》、《祝福》……

这些文章,均出自上海的中学老教材,或老的全国通用教材,是不同年代的中国人的语文记忆。

那些耳熟能详的,甚至会在我们一生中如影相随的名字—— 阿Q、吴妈、祥林嫂、刘和珍、闰土、华老栓、藤野先生、内山书店的内山完造……

威廉是先生的超级读者,学生时代,就常翘课跑图书馆读鲁迅全集的,先生不仅教会了他早年的文学修养,还有文字气场,以及文以载道的价值。

先生的遗产,提供给我们思想营养,还成为他们的物质食粮。

你可知道还有咸亨酒店、孔乙己酒店、阿Q酒店、阿Q黄酒、吴妈土特产商店、乌毡帽黄酒?未庄,也成为一款不错的绍兴手酿黄酒。喝一杯这样的黄酒,就当着再读先生的文章吧!

8元钱门票,我走进山阴路大陆新村9号鲁迅故居。冷冷清清七、八个陌生人,倒有二、三个来自日本。

四川北路,是上海人的乡愁,可惜衰落了!


图:山阴路132弄9号,先生故居的床。

先生就在这张床上去世的,后来他被覆盖了“民族魂”大旗。再后来几十年人间,他都一直是年青人的大旗巨纛。

后来,听说教科书里先生的文章数目被不断删减。再减若干年,读鲁迅文章的人,到山阴路鲁迅故居,到鲁迅公园,来此敬仰的青年人会不会越来越少?或者鲁迅故居也会被删减?

四川北路,你可冷暖自知?

7

虹口公园BUS站的衰落


四川北路,是上海人的乡愁,可惜衰落了!


虹口公园,曾是上海南北交通枢纽!

到上戏读书,是我坐139路从杨浦赶往鲁迅公园,转坐21路到愚园路/胶州路的理由。

到人民广场学画画,是陆坤从宝山赶往鲁迅公园,再转坐18路到人民公园的理由。

马伊琍也应该坐21路或者换71路37路到上戏读书。

曾经有多少宝山人、杨浦人、虹口人,都拥堵在这一条四川北路上?

四川北路像一个超级候鸟,每日清晨自北向南,每日黄昏自南往北。

如是下午往回走,我就花样年华了。

可以到七浦玩一圈再到鲁迅公园转车原路回家。

可以到虬江路看看最新电子产品。可以到乍浦路逛逛上海美食一条街。可以远处打量打量虹口足球场的甲A明星,和像风一样兴高采烈的球迷们。

也可以在四川北路任何一站下车,沿着四川北路沿途慢慢逛到鲁迅公园。

或者就在鲁迅公园边上的肯德基,小吃一顿再出发。

再次逛到四川北路2178号肯德基原址,两侧一家店都没有,十分干净,我也稍显慌张,别说肯德基了。各路公交车坚守,没有排队,没有抢座位,没有四川北路拥堵的焦虑。

从宝山出发的上海地铁3号线,2006年全部交付使用。从杨浦出发的地铁8号线,2007年交付使用。

上海地铁4号线,2007年全部交付使用。上海地铁12号线,2008年开工,大部分已交付使用。上海地铁10号线,2010年全部交付使用。

上海南北流量,已经无需在此中转。

令人纳闷,四川北路地下竟没有一条地下动线。如果我们从四川路桥一路逛到鲁迅公园,竟无地铁返回四川路桥。我们研究了四川北路两侧地铁走向,再看到肯德基,哦,好像明白了。

各地商场满地开花,各地上海人再也毋需到四川北路逛商场,不再需要——买卖请到四川路!

用不了多久,四川北路上的公交车使命完成,鲁迅公园门口的公交车起点站也会锐减,交通枢纽就不会存在了。或者,在上海人心里,鲁迅公园的交通枢纽早就不复存在了。


四川北路,是上海人的乡愁,可惜衰落了!


8

四川北路——上海夜生活一条街

四川北路,是上海人的乡愁,可惜衰落了!


图:没有灯红酒绿的上海四川北路黄昏

四川北路,是上海人的乡愁,可惜衰落了!


图:乍浦路桥上,眺望魔都标志性夜景陆家嘴,绚丽多彩,超链接为《上海,超级流量之都》文。

虬江路,七浦路,三角地菜场,乍浦路,虹口足球场,鲁迅故居,虹口公园中转站......

上海人的客厅,上海人的衣柜,上海人的厨房,上海人的食堂,上海人的体育场,全国人民的老师,上海南北交通枢纽......

——四川北路,你还有多少超级流量吃得消衰落?!

我们该到历史动线中找到四川北路上的流量——是上海人,是上海的本土超级流量,不是田子坊的超级游客!

纵观上海超级流量史,成功的商业都以一条街流向呈现,一如大河的奔涌:

南京路步行街,衡山路酒吧一条街,永康路夜生活一条街,茂名南路酒吧一条街,黄河路美食一条街,乍浦路美食一条街,还有上海最早的酒吧一条街——大名路。

一条街,最适合人类的逛马路动线,流量涌动的动线。

而商场、商圈,是流量动线上的一个流量点!离开了南京路步行街,沿途的几家百货商场还能有百年流量不衰?

建议,

将四川北路整条马路辟为上海夜生活一条街!

具体怎么做,可咨询威廉,他是策略专家。

只要“上海夜生活一条街”开张,我就邀请大明星马伊琍,回家逛四川北路!

9

多伦路

多伦路,是可能给四川北路带来游客流量的地方。五一小长假前,我专门到此逛多伦路。推荐多伦路2家小店,我们能帮一家是一家!

四川北路,是上海人的乡愁,可惜衰落了!


神异岛

多伦路85号

对于四川北路的衰落,隔壁头的多伦路深有感触。在多伦路老房子里开了15年的手工银饰店,房租每年在涨,逛到这里的客人却越来越少。店主是个老实勤勉的手艺人,看见他裂纹发黑的手指,那是几十年专注一件事留下的痕迹。再天马行空的想象,经他双手打磨,一件件精美的银饰诞生了。浮躁的都市,这种执着与坚持最为珍贵。一座有温度的城市,保护比新建更重要。

四川北路,是上海人的乡愁,可惜衰落了!


D.D Cafe

多伦路100号

这是一个90后台湾少年来虹口创业的故事。为了让更多人知道家乡台南屏东咖啡的好,他选了多伦路户外小院子,只有3张桌,一个人站店做咖啡,端盘子洗杯子全都自己来。这位少年遇到了好房东,没有房租压力,售出的咖啡与房东分成就好。最高光时刻,就是听客人说喜欢他从家乡带来的咖啡。周边越来越多这样的小店,才是这条马路未来的希望。

10

上海左岸

苏州河北岸,曾经是很多文豪汇聚的地方,年青人环绕大文豪,就像今天全世界年青人环绕在埃菲尔铁塔周围,或沿着塞纳河眺望,流连忘返。

上海几大电影院集中在乍浦路、海宁路一带,虹口大戏院、国民大戏院、解放剧场,你还记得虹口的那些著名老剧院吗?

所以从更广泛的角度比较,这里更像巴黎左岸——全世界年青人更喜爱聚集的地方。

苏州河左岸,那里应该是酒吧、咖啡、书店、餐饮和爱情的多发地段。那里应该比苏州河以南更具人文气质,而不是有更多苏州河南岸一样的商场、办公楼。那里应该是草根年青人的创业首选之地,那里应该是草根年青人的居住首选之地,也当然可以是全世界旅行者的目的地。

虹口、普陀,都在苏州河左岸!虹口有上外,普陀有华师大。

四川北路,你应该承载上海左岸的梦想!

四川北路——

如果再次拥有上海本土超级流量,

如果让苏州河以北成为上海左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