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弄堂隐匿的吉光片羽,四川北路,呼吸人间冷暖(二)

从山阴路出来,就到了四川北路。《上海风土杂记》这样描述:“北四川路跳舞场,中下等影戏院、粤菜馆、粤茶楼、粤妓院、日本菜馆、浴室、妓院、欧人妓院、美容院、按摩院甚多,星罗棋布,全上海除南京路、福州路以外,以北四川路为最繁盛,日夕车辆、行人拥挤。”这条全长3.7公里,与南京路、淮海路并称为上海三大商业街的四川北路无疑见得了最多的人间冷暖。

上海弄堂隐匿的吉光片羽,四川北路,呼吸人间冷暖(二)

从四川北路最北端走起,一路经过甜爱路、溧阳路、多伦路、横浜路,这段便是《上海风土杂记》里描写的区域,不少电影中的老上海场景在这里拍摄,白崇禧、孔祥熙、冯雪峰、郭沫若、叶圣陶等等也都曾经在这带住过。四川北路1906弄,是著名的余庆坊。尽管看得出不久前才整修过的痕迹,却依然能想象内里“七十二家房客”的情景。十几栋二层的石库门老房子组成的街坊清一色黑漆大门,青灰与大红相间的砖头砌成外墙,每一户的前门对着另一户的后门,中间仅隔着勉强两人宽的过道。

上海弄堂隐匿的吉光片羽,四川北路,呼吸人间冷暖(二)

头上伸出一根根竹竿,“万国国旗”硬生生地把天空只能逼成一小条直线。生着青苔的青石板俨然已经年头久远,踩上去似乎会发出吱嘎声响。据说,20世纪红极一时、同阮玲玉齐名的女明星胡蝶曾经就住在这里的52号。52号看起来与周围的房子并无任何不同,寻遍周围,也未能发现任何与胡蝶有关的文字或是标记。显然,这里早已改作民居,并不欢迎前来猎奇的人。胡蝶住在余庆坊的时间应该是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早期,这七八年不是她人生中最得意的时间。

上海弄堂隐匿的吉光片羽,四川北路,呼吸人间冷暖(二)

年轻的她当时演艺事业刚刚起步,同未婚夫林雪怀一起开设的百货公司经营不善,资本几乎全部耗尽,接着双方又各自陷入韵事,弄到满城风雨直至解除婚约。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胡蝶一家不得不搬出了余庆坊。这该是胡蝶不愿去多回想的岁月吧。

上海弄堂隐匿的吉光片羽,四川北路,呼吸人间冷暖(二)

比起并不如意的生活环境来,弄堂里一转身一照面的局促和被人指指点点的难堪,才是真正的冷暖自知。但也许,也正因为经历了最初余庆坊里的风风雨雨,胡蝶才没有步上阮玲玉的后尘,在之后动荡岁月里得以保留自己一代影后的声誉,直至享年81岁。这样想来,四川北路上的弄堂又多了几分明亮暖意。

上海弄堂隐匿的吉光片羽,四川北路,呼吸人间冷暖(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