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妇潘达于:为骗日本人,把国宝埋在垃圾堆,全家守护25年

最近在家闲来无事,就把之前没能看完的节目重新补了起来,其中自然少不了央视的高分综艺

《国家宝藏》


寡妇潘达于:为骗日本人,把国宝埋在垃圾堆,全家守护25年


其中最让宝姐记忆犹新的是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大克鼎


寡妇潘达于:为骗日本人,把国宝埋在垃圾堆,全家守护25年


大克鼎,年龄已经有2900多岁了,它是西周时期的一名叫克的贵族为祭祀祖父而铸造的礼器,被誉为海内三大鼎之一,另外两鼎分别是大盂鼎和毛公鼎


寡妇潘达于:为骗日本人,把国宝埋在垃圾堆,全家守护25年


在近代,有一位奇女子,曾经独占三大鼎的其中两鼎,被人称为:“收藏仅次于故宫”的世界级收藏家。


而她却无偿地把两鼎超级国宝献给国家,更曾经为了保护国宝而冒着生命危险,她就是苏州名门女子——潘达于。


寡妇潘达于:为骗日本人,把国宝埋在垃圾堆,全家守护25年


寡妇潘达于:为骗日本人,把国宝埋在垃圾堆,全家守护25年


咸丰十年,左宗棠遭人弹劾差点脑袋不保,时任大理寺少卿的潘祖荫冒死上书营救,左宗棠逃过一劫。


寡妇潘达于:为骗日本人,把国宝埋在垃圾堆,全家守护25年

△潘祖荫


左宗棠念念不忘潘祖荫的救命之恩,将珍藏多年的传世珍宝大盂鼎送给了潘祖荫。几年后,又买了大克鼎送给潘祖荫,意在感谢潘祖荫的鼎力相救之恩


潘家人视此二鼎为骄傲,刻了一枚“

天下三宝有其二”的印章作为纪念,它们也被潘家当成了传家之宝。传着传着,就传到了孙辈潘达于的手里。


寡妇潘达于:为骗日本人,把国宝埋在垃圾堆,全家守护25年


潘达于原本姓丁,嫁给了潘家公子——潘承镜。


这位潘公子是在家族内兼有两房香火的独苗,但可惜在和潘达于结婚后三个月就病逝了,没有留下一儿半女,那时,潘达于才只有20岁。


但因为潘达于的人品特别好,精明干练,对人对事都很真诚坦荡,即便当时有人在背后议论她是“扫把星”,潘家上下依然力挺她甚至将家族的钥匙和金库都交给她打理,小小年纪就掌管了潘家大院。


寡妇潘达于:为骗日本人,把国宝埋在垃圾堆,全家守护25年


相似的剧情,仿佛让人想起了经典国剧《大宅门》里,那位临危受命、保住了百年中药老字号的女中豪杰——白家二少奶奶。


寡妇潘达于:为骗日本人,把国宝埋在垃圾堆,全家守护25年


不过潘达于还是没有那么幸运,她没有能够在动荡的时局中保住潘家的丰厚祖产,但是她

保住了比祖产更珍贵的无价国宝……


寡妇潘达于:为骗日本人,把国宝埋在垃圾堆,全家守护25年

△潘家大宅


寡妇潘达于:为骗日本人,把国宝埋在垃圾堆,全家守护25年


上个世纪20年代,正值军阀混战的动荡时局,而外国列强的爪牙也是遍布全国,专门想办法搜刮中国的顶级文物


为了骗取当时中国人变卖国宝,外国侵略者雇佣了一大批汉奸,专门连哄带骗的以低价收购国宝,再转卖给外国人。


寡妇潘达于:为骗日本人,把国宝埋在垃圾堆,全家守护25年


这帮汉奸的嗅觉极其敏锐,而苏州潘家大院一直藏着的两尊旷世宝鼎,也引来他们的垂涎。


而由于时局的动荡,潘家的祖业也渐渐凋敝,有汉奸就以老交情的名义,开口上门找潘达于“借”大克鼎带回家欣赏,并开出高价的“鉴赏费”


寡妇潘达于:为骗日本人,把国宝埋在垃圾堆,全家守护25年


潘达于不为所动,即便当时整个家族上上下下已经开始变得拮据,她也严正拒绝了汉奸的威逼利诱。


而这样的态度让汉奸背后的美国人看急了,这帮人三番五次登门拜访潘达于,并直接带着金条上门利诱,然而潘达于依然绝不出让国宝


寡妇潘达于:为骗日本人,把国宝埋在垃圾堆,全家守护25年


当时潘家大院里有一小部分人反对潘达于的做法,认为:“家底都快掏空了,不趁着价格高卖点祖产,就只能卖宅子了。”


这种言论遭到了潘达于和潘家上下的驳斥——即便面临家底兜空的风险,也绝不把国宝卖给外国人


寡妇潘达于:为骗日本人,把国宝埋在垃圾堆,全家守护25年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由于紧挨着上海,日军的飞机对苏州进行了大规模轰炸,潘达于带领潘家上下外出避难,情急之下她打算带走家里的国宝


寡妇潘达于:为骗日本人,把国宝埋在垃圾堆,全家守护25年


但转念一想,外面兵荒马乱,国宝很容易丢失,眼下最危险的地方恰恰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于是潘达于策划出了一项惊天藏宝计划:把国宝藏在潘家大院


于是,潘达于连夜带领族人赶工,打造了两个结实的藏宝箱,把大盂鼎、大克鼎成对角慢慢放进箱子,空隙部分用贵金属和其它细软、小件青铜器填实,藏宝箱底板用厚厚的金属板固定。


寡妇潘达于:为骗日本人,把国宝埋在垃圾堆,全家守护25年


在某一个深夜,大盂鼎和大克鼎,被藏在潘家大院的一处不起眼的墙角下,旁边是宅院的垃圾堆。


当天的情形非常惊险,潘达于不敢让太多人知道国宝的下落,只带着族中的心腹和工匠,静悄悄的把两个大藏宝箱掩藏,她后来回忆说:“我始终在场监督,再没有多余的旁人参加。”


寡妇潘达于:为骗日本人,把国宝埋在垃圾堆,全家守护25年


而为了防止消息走漏,资产拮据的潘达于拿出了一大笔钱打赏工匠师傅,并承诺:“只要你们不说出去,我保证我们潘家养你们一辈子。”


后来,早已知悉国宝消息的日本人闯进了的潘家大院,拿着刀枪威逼潘达于交出国宝,但潘家上下满门忠烈,没有出一个汉奸,矢口咬定大鼎国宝已经不在苏州。


寡妇潘达于:为骗日本人,把国宝埋在垃圾堆,全家守护25年


据说当时侵华日军的总司令还特意跑到潘家去质问,但依然一无所获。


气急败坏的日本人把潘家里里外外砸了个稀巴烂,抢走了很多金银财宝,但就是找不到大盂鼎和大克鼎,完全想不到这两尊超级国宝就在他们眼皮底下。


这一出惊险的空城计,尽显了潘达于女中豪杰的本色,其中的策略和严丝合缝的筹划堪称世间罕有的精妙,而当时的她,只有31岁而已


寡妇潘达于:为骗日本人,把国宝埋在垃圾堆,全家守护25年


寡妇潘达于:为骗日本人,把国宝埋在垃圾堆,全家守护25年


到了1944年,日本战败前夕,埋在地下的藏宝箱开始出现了轻微的地陷。潘达于赶紧带领族人把大鼎转移到了杂货间里,把旧衣服、破家具全部堆在门口,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大盂鼎和大克鼎才重见天日。


寡妇潘达于:为骗日本人,把国宝埋在垃圾堆,全家守护25年


时值全国人民解放后的欢天喜地,潘达于做了一个震惊海内外的决定:将潘家世代收藏的大盂鼎和大克鼎,献给国家


寡妇潘达于:为骗日本人,把国宝埋在垃圾堆,全家守护25年


她不仅捐了两件大鼎,还把潘家珍藏的好几百件古董也无偿捐给了上海博物馆


寡妇潘达于:为骗日本人,把国宝埋在垃圾堆,全家守护25年


其实在建国之初,文物买卖依然合法,而那时潘家早已衰败,潘达于完全可以捐一部分卖一部分,这样哪怕几代人也可以坐享余荫


但是高风亮节的潘达于一分钱不肯收,甚至把国家分派的捐献奖金也捐出去了。


寡妇潘达于:为骗日本人,把国宝埋在垃圾堆,全家守护25年


潘女士在2007年于苏州的家中安详离世。据悉她在晚年时曾被询问为什么要捐献国宝,潘达于说:“国宝放在博物馆里很安全大家都可以来看,因为本来就属于人民。”


寡妇潘达于:为骗日本人,把国宝埋在垃圾堆,全家守护25年


如今这对宝鼎价值早已超过百亿,成为了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博物馆还将她的名字刻在大理石墙上,以纪念她的高尚品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