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知识点:终于明白朱仝义释雷横时,两人都干了些什么

从某种意义上说,整个梁山都欠朱仝一个人情。

美髯公朱仝,是水浒中第一大放生童子。他利用职务之便,通过各种或明或暗的手段,先后义释了智取生辰纲的晁盖、怒杀阎婆惜的宋江、枷打白秀英的雷横。其中,在他义释雷横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插曲。

在水浒原著第51回中,朱仝和众公人押解雷横去州里,路过一个小酒店,“朱仝独自带过雷横,只做水火,来后面僻净处开了枷,放了雷横”。在这段描写中,出现了“水火”一词。这个“水火”,到底是什么意思?当时他们两人都干了些什么?

水浒知识点:终于明白朱仝义释雷横时,两人都干了些什么

“水火”,本是互不相容、相生相克的两物。在水浒中提到“水火”,人们往往会想到梁山排名第44位的圣水将军单廷珪和排名第45位的神火将军魏定国。

这哥俩原本是凌州团练使,水浒原著第67回中写到,圣水将军单廷珪“善能用水浸兵之法”,而神火将军魏定国“上阵专能用火器取人”。这对兄弟善使水火,后被关胜降服,成为梁山上骁勇善战的马军将领。但让人颇感意外的是,单、魏二将上梁山后就再也没有使用过什么水火战术了。

很显然,朱仝、雷横的“水火”,并非涓涓细水、熊熊烈火的本义。那么,“水火”还有什么其他解释吗?

水浒知识点:终于明白朱仝义释雷横时,两人都干了些什么

水浒中,活阎罗阮小七也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水火理论”。

在水浒原著第15回中,智多星吴用前往石碣村游说阮氏三雄同取生辰纲,当晚,四人开怀畅饮,共叙心中抱负。阮小七说道:“若是有识我们的,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阮小七的“水火理论”石破天惊,基本奠定了整部《水浒传》的忠义基调。

阮小七的话,总结为一个成语,就是“赴汤蹈火”。这里的“水火”,泛指艰难的外部环境,似乎也并非朱仝、雷横去“水火”的正确解释。

那这里的“水火”,到底是什么意思?别急,众位看官慢慢往下看。

水浒知识点:终于明白朱仝义释雷横时,两人都干了些什么

“水火”,在古文中也有烹饪的意思。

《周礼·天官·亨人》中记载:“掌共鼎鑊,以给水火之齐。”而南朝何逊所著的《七召·肴馔》中,也有关于“水火”的句子——“海椒、鲁鼓、盐、蜀姜,剂水火而和调。”

从当时的情况分析,朱仝、雷横,会不会去煮饭炒菜呢?显然也不大可能。朱仝不会给下属和犯人烹饪。

“水火”还有互不相容、势不两立的意思,例如势同水火、水火不容等词。但这些关于“水火”的解释,都与朱仝、雷横假装“水火”的意思,相去甚远。那么,“水火”到底该作何解释?这两个大男人当时都干了啥事?

水浒知识点:终于明白朱仝义释雷横时,两人都干了些什么

其实,朱仝义释雷横时,借口去“水火”,本义就是假装去上厕所。

事实上,在水浒原著第84回中,对水火的出恭之意,就做出了明确解释。当时,宋江领兵攻打辽国蓟州,石秀、时迁入城做内应,石秀说道:“我教他(时迁)去宝藏顶上躲着,……如要水火,直待夜间爬下来浄手。”石秀的这番话,将“水火”的另外一层意思解释得明明白白,就是净手、出恭。

“水火”解释为净手、出恭,在古代小说中屡见不鲜。在《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中,也有“众牢子到次早放众囚水火”的句子。这里的“水火”,也就是净手之意。

水浒知识点:终于明白朱仝义释雷横时,两人都干了些什么

事实上,古人借口水火而逃之夭夭的事例,绝不止朱仝、雷横这一起。刘邦在鸿门宴上借口水火,才得以脱险。而他的后代子孙刘备,在荆州也是假装水火,才躲过了蔡瑁的追杀。

放生童子美髯公朱仝,也正是启动了前人逃跑的惯用伎俩,用一个漫不经心的小谎言小动作,让押解公人放松警惕,最终成功义释了雷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