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面向未來的教育,需要著重培養孩子這3種能力!

俞敏洪:面向未來的教育,需要著重培養孩子這3種能力!


《鏡子》這部紀錄片中有句臺詞:

我是一面鏡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實於父母,不管是外表還是內心,跟他們都非常相似。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父母的格局有多大,孩子就能走多遠。

俞敏洪說,面向未來的教育,一定要培養孩子這3種能力。

1

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孩子小時候,父母想把最好的愛都奉獻在孩子身上,慢慢的,孩子養成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習慣。

即便是上了小學,不少父母依然忙前忙後幫助孩子安排好一切。

寫一個作業,父母需要準備要鉛筆,學習工具,寫完作業了,還要負責收拾書包,孩子心安理得的享受父母打理的這一切。

長大以後,孩子變得自私、不能獨立、懶惰、不負責任、不懂得感恩。

這一切的罪魁禍首都來自父母的溺愛。

所以,為人父母的第一堂必修課,那就是學會放手。

放手,讓孩子學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放手,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

放手,把選擇權交給孩子;

總之,父母學會放手,孩子不管是在學習上還是生活中,都會慢慢得到成長。

不過,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並非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的,貴在堅持。

作為父母應該從生活的細節做起,言傳身教,以身作則,這樣一來,孩子的獨立能力就會越強,長大後才會越來越出息。


俞敏洪:面向未來的教育,需要著重培養孩子這3種能力!


2

培養孩子努力讀書能力

一位老父親,趁衡水中學開放日,帶著十來歲的女兒前來參觀校園。

女兒連續高燒4天,來參觀時,小女孩還打著吊瓶,但父親不想讓女兒錯過這個機會,手舉著吊瓶,讓女兒感受高考的氛圍。

父親認為:自己已經沒有文化了,不希望孩子以後也跟自己一樣。

這個視頻被上傳到網上後,不少人覺得這位父親很無情。

但是,換個角度想想,真正好的父母,不都是有點“絕情”嗎?

總冠軍劉媛媛,北大研究所畢業,家境並不富裕,父母沒機會讀書,但父母從小教育她,讀書的重要性。

劉媛媛成功後,在一起演講會上說過一句話:

命運讓你的起點比別人低,這是讓你努力奮鬥出一個絕地反擊的故事。

龍應臺說過: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請告訴孩子:讀書是通往世界最佳的跳板,是成功或失敗,在於自己能否願意嘗試。


俞敏洪:面向未來的教育,需要著重培養孩子這3種能力!


3

培養愛人的能力

畢淑敏曾經在一篇文章中寫道:“天下的父母,如果你愛孩子,一定讓他從力所能及的時候,開始愛你和周圍的人。”

在《奶奶來了》中,爸爸媽媽把患有阿茲海默症的奶奶接到身邊照顧,一開始,孩子非常討厭奶奶,想讓爸爸媽媽把奶奶接回鄉下住。

孩子的爸爸說:不行,奶奶是爸爸的媽媽,照顧媽媽是爸爸的義務。

這就是教育的榜樣。

被愛滋養長大的孩子,才能擁有愛人的能力。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教育,那就是讓孩子學會愛人。

讓孩子學會如何愛別人、關心別人,這種愛和付出會讓孩子獲取無形愛的過程。

當孩子從小就能以“用愛自己的心去愛別人”的理念去引導自己,那麼孩子就會感受到愛帶來的快樂和幸福。

所以,父母需要從小抓起,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一個有愛的人,不管孩子是走入校園,還是走向社會,他未來的路會走的更加順暢些。

教育本身就是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想讓孩子越來越優秀,那麼,父母就應該讓孩子學會獨立能力、讀書的能力、愛人的能力。這或許是作為父母一生中必學的必修課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