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被洗白到了什么程度?

lienlien


唐太宗李世民最为人诟病的地方,就是有篡改历史的嫌疑,然后就是玄武门之变的夺权手段,以及娶了弟媳。

但是,小编认为,仅仅以这几点来看并不能抹煞他开创贞观之治的功绩。

比如:

1.其大力完善了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使得唐朝的科举制度的先进性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以后的朝代,除了宋元在科举制度上还有所建树外,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已经逐渐腐朽。

2.其颁布的多项政策,使唐朝几乎是成为了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对外政策最开放、对外影响最大、对文化最开明、思想最开放、包容性最强、最不重繁文缛节的朝代。(但是唐朝这样也不是没有缺点的,小编认为,正是因为思想的开放性以及包容性,直接导致了中央皇权对地方行为约束力不强,使得地方掌握大权,所以唐朝并没有繁荣太长时间就被取而代之了。)

不过,小编认为这些都不足以抹煞唐太宗的功绩。

可能有人又会说了,贞观之治本来就是虚假的盛世。

现在的史学界的大部分史学家肯定不会认同这种说法的,他们既然觉得贞观之治的盛世是确实存在的,肯定有他们的道理,有他们的科学性。

相信科学。



墨石坊


我是一般冶行,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李世民有个名字,叫做大野世民。

“大野”是鲜卑姓氏,源于李世民的曾祖李虎。李虎曾被鲜卑统治者赐姓“大野”,在北周时期,李虎的孙子李渊,其官方的姓名便是“大野渊”。

在那段时期,北方的汉族权贵阶层基本都有胡化现象,李世民也有胡人血统,但应该不能算作是胡人,起码从父系血统算应该不是。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李世民

在民族政策方面,李世民奠定了“兼收并蓄”的国策。

贞观之治中,有异族血统的能臣武将也涌现了许多。

但是对于自己的血统,为了证明自己是汉人,李世民甚至亲自洗白过许多次。

而且历朝历代都有为其洗白者。

最简单了例子:大部分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都应该知道“玄武门之变”,但是知道李世民还有个胡姓“大野”的,其实远远要少于知道“玄武门之变”者。


~欢迎大家点赞、评论、转发,我是一般冶行,期待与大家多多交流。


一般冶行


李世民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非常高,留下的传奇也非常多,尤其是其一手塑造的贞观之治,堪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高峰。但纵观李世民的一生,却也存在着两大污点,尤其是第二个,至今依然解释不清。

那么李世民到底留下了哪两大污点呢,先看第一个!

李世民的第一大历史污点,便是几乎人人皆知的“玄武门之变”。在此我们不讨论,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动机,因为李世民这两大历史污点,是相关联的,所以我们另辟蹊径,从结果来分析。

“玄武门之变”的结果是李世民胜利了,逼迫李渊退位,杀死了太子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李世民登上了皇位。凡熟知历史的都会发现有这样一条规律,这些通过武力或阴谋等得到皇位的皇帝老大,绝大多数呈两极化。即,不是雄主明君,就是暴君昏君。

雄主明君除了最有名的李世民外,还有楚成王(带领楚国跟晋国形成了春秋时期的“晋楚争霸”格局)、明成祖朱棣。而十恶不赦的有隋炀帝等。

(二)

那么为何会如此两极分化?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皇位得来的“名不正言不顺”。为了挽回这一污点,这些帝王基本上都会拼命“工作”,想用成绩来说明:我当皇上,才是最适合。

而隋炀帝,你若细究会发现,他太想证明自己了,比如修凿大运河,是公认的“罪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而三征高丽句,连李世民都玩命在做,只不过因为隋炀帝又修凿大运河,又征高丽,结果民力尽瘁……就算宋太宗在不清不楚地得了皇位后,都玩命征讨辽国,属于有想法,却无能力,却反而成亲了宋太宗,未能如隋炀帝般发了狂。

所以雄主和昏君真正的区别仅在于,是成功还是失败——没办法,历史是冰冷的,几乎从来都是成败论英雄。显然由于李世民的巨大成功,使其玄武门之变,可以原谅,甚至成为其一个传奇,等于几乎被洗白了。

但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却又做了一件事,这就是“霸占”了弟媳。这件事成为了李世民第二个大污点,至今依然被鄙视不休。那么为何李世民会做这件事?许多人从各种角度都分析过,但恰恰却很少有人注意到,其实这是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为了巩固自己权力,而不得不做的一件事。

在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坐上帝王宝座后,显然李世民是受益方,那么受损方的有李渊、李建成和李元吉。这三方人马,虽领头人一个退位,两位被杀,在其背后却依然拥有强大势力。所以李世民登上帝王宝座后,必须要给予安抚,甚至可以说是,要重新寻出一位代言人。

故而,李渊时期深受李渊重用的丞相,大唐第一贵族萧瑀,继续当丞相。而李建成的代言人是谁?正是大名鼎鼎的魏征。

李世民对这两位是分外客气,魏征天天在李世民身边“叽叽歪歪”,李世民几乎照单全收,成就了君臣佳话。萧瑀敢当着李世民的面,在朝堂上打架,李世民都制止不住,五次罢了他的丞相之位,却又五次拜相。真是无可奈何。

(三)

那么李元吉呢?他是这三方受损势力中,最弱小的,也从大臣中选一位?可惜,李元吉仅仅是太子的支持者,恰好李元吉的夫人杨氏,其家族背景是“关中杨氏”。

皆知,隋唐两朝皇帝,皆来自关陇集团势力。据《新唐书》记载,在隋唐时期有23大门阀氏族,分别是:过江(江南)则为侨姓,王、谢、袁、萧为大。东南则为吴姓,朱、张、顾、陆为大。山东则为郡姓,王、崔、卢、李、郑为大。关中亦号郡姓,韦、柳、薛、杨、杜首之。代北则为虏姓,元、长孙、宇文、于、陆、源窦首之……

李元吉的妻子杨氏,便来自关中的杨氏!她是隋朝观王杨雄侄孙女。显然李世民“霸占”弟媳,同他娶隋炀帝的女儿杨妃,是属于一个套路!后来,李世民立太子时,曾动过立吴王李恪(杨妃之子,隋炀帝的外孙)为太子,被长孙无忌给拦住。

在长孙皇后去世后,还想将“霸占”来的杨氏立为皇后,却被魏征拦住了,道:“陛下不可以辰赢自累!”辰赢是秦穆公的女儿,曾嫁过两为国君,当年晋文公也想立她为皇后,却被赵衰给拦住了,理由无外乎“好女不嫁二夫”之类。

所以,从这些资料来分析,李世民“霸占”弟媳,犹如当年刘备娶刘璋的嫂子吴氏一样,都属于安抚其背后所代表的势力。不同点仅仅是,刘备是在法正等益州群众近乎于“逼迫”下,娶的吴氏。李世民却主动为之。

但史书上却不可能,直白的告诉后人,李世民是为了安抚李元吉背后的势力,才娶了弟媳杨氏,这实在是难以启齿,所以只告诉后人,杨氏家族的背景有多牛逼。

但哪知李世民的儿子李治,却又做出了娶“小妈”武则天当老婆,其后代李隆基又抢了儿子的媳妇杨玉环,一下子将李世民至于尴尬境地,形成了一个大的历史污点,不但无法洗掉,反而更是解释不清了!


华严


李世民在598年1月28日出生--在649年7月10日去世,他在武功别馆(今天的陕西武功)出生的,他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所生的,同时他也是一个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他被大家尊敬地称呼为“天可汗”。在武德九年六月初四,也就是626年7月2日,李世民他发动了著名的“玄武门之变“,然后他被立为了太子。他在位的期间,他开创贞观之治。

李世民他知道了隋朝灭亡的原因,吸取了教训,他虚心地纳谏。在当时唐朝有一个大臣叫魏征,他非常敢于直言,总共前前后后进谏200多次。在魏征死了之后,唐太宗非常痛惜他失去一面可以让自己知道得失的”镜子“。唐太宗李世民他广纳贤才,在唐朝当时朝中人才济济,其中房玄龄他善于谋略,杜如晦他敢于决断,他们两个都是贞观时期非常著名的宰相。

李世民在贞观时期推行了一系列革新的措施。他在政治上呢,进一步地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度,他明确了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其决策的程序;他制定了法律,减省了刑罚;他增加了科举考试的科目,鼓励士人去报考科举考试,在当时,进士科逐渐成为了最重要的科目;他严格考察了各级官吏的政绩。他在经济上,减轻了人民的劳役负担,大力鼓励人们发展农业生产。

唐太宗李世民这个人对人才是非常的重视的,他非常注重培养直谏的气氛,希望天下之才都为他所用。他相信”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他秉承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重要思想道理。

李世民为了争夺皇位在玄武门之变中杀死了他的两个兄弟,最后还逼他的父王李渊退位,这些在史书上都是清楚写着的,他并没有刻意隐瞒,所以他并没有刻意为自己洗白,他一开始就是正面的形象,与洗白没有什么关系。

李世民算得上一个好的帝王,他对这个社会的贡献非常大,他开创了一个盛世,但他绝对不是一个好的儿子,他大义灭亲,为了继承皇位他杀害自己最近的人,他也违背了伦理道德,他把他父亲的妃子变成了自己的妃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