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愛,才能溫暖死亡

沒有哪個清明節像庚子年,讓人如此靜默。

沒有鮮花,沒有香燭。

我們心情肅然,哀悼死者,也回望和死亡搏鬥的日子…...

唯有愛,才能溫暖死亡


惶恐讓人學會鎮定

還清晰記得那個悽風冷雨的街頭,一盆盆黃菊花四處被無奈棄置,那是兩個多月前的武漢。剛剛封城,人人自危,口罩上方的眼神裡,露出的是焦灼、惶恐和不安。

每個武漢人,害怕小區裡突然出現120救護車,害怕看見白色生化服們的步履急促。

新增確診、死亡病例後面的數字,曾活生生地發生在我們生活的城市,發生在我們的老友新朋身上,可能他們過年前還和我們一起出場過表演,昨天還上門送過菜……

我們寧願相信:只要堅持希望,我們終將活得好好的,也不願相信:上帝開啟了隨機翻牌模式,而武漢只是它隨機抽中的一張牌。

是的,我們懼怕病毒奪命的威力,是因為我們懼怕肉體死亡。

我們經歷的焦慮,還有伴隨這這場瘟疫,次生的生活格局的改變。房貸、收入、親人、健康、工作……

惶恐懼怕過後,當再次走進醫院、走進公司、走進餐廳、走進商場的武漢人,也許能更體恤更多以前不曾體恤的東西。

有人說,經歷了病毒洗劫的武漢人,也經歷了最長時間的居家隔離,將會成為不一樣的煙火。

是的,惶恐、焦慮,也許有些事情在短期內有出路,有些事情,也許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出路。

可是無論如何,幸運活下來的我們,有了覺悟無常的底氣,生活依然要繼續。

有人安安靜靜地澆灌植物;

有人為家人奉獻廚藝;

有人好好鍛鍊身體;

有人耐心地陪孩子畫畫;

也有人為父母倒水泡腳捶背刮痧……

因為我們不想等到,一切失去了,再去珍惜。

唯有愛,才能溫暖死亡

村上春樹說:

你不記得自己是怎樣活下來的,

你甚至不確定暴風雨真的結束了。

但有一件事是確定的;

當你穿過了暴風雨,

你早已不再是原來那個人。

創痛讓人學會療愈

陰和陽,本是宇宙萬物道法之根源,卻在這個冬天的一場測試裡,近乎成為喜與憂的分界線。

呼吸機、負壓病房、插管、葉克膜、血氧飽和度……這些關乎機體生命力的專業術語,被一次又一次帶入我們的期盼。因為我們想逃避死亡,奔向生命。

病毒製造了分裂和對峙,我們卻通過它學會了融合和轉化。

這段病毒肆虐的日子裡,我們不再像以前那樣倔強地偽裝,我們任憑淚水肆意,讓積攢了許久的情緒奮力流瀉。憤怒、悲哀、恐懼、感恩、歡喜……一旦面對自己真實的情緒,我們就有離愛更近的可能。

四川援鄂醫療隊在方艙醫院開展了心理互助會,讓患者們傾訴自己內心歷程,整個心理團隊做的心理干預,大概接近400人次。

唯有愛,才能溫暖死亡


病毒讓我們的呼吸多無力,我們就爆發出多頑強的不息能量。

病毒有多殘暴,絕處逢生後的我們就有多感恩。

世間的真理,往往都是極致之間的相互轉換。

80多歲的武漢老爹爹,在金銀灘醫院ICU,離死亡近咫尺一步,經過悉心治療,後來轉到隔離病房,再到出院回家,臨走前泣不成聲,淚眼裡滿是對醫護人員的感激。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武漢市民,感染了新冠肺炎,經歷了曲折不易的救治之路後,一結束隔離,毅然帶著兒子,各自捐獻400毫升血漿,用於救治更多病人。

唯有愛,才能溫暖死亡

史鐵生,一生都在死亡邊緣行走的作家,曾說了這樣一句有力量的話:

“生死是困境,誰也逃不過,唯有愛,才能溫暖死亡。”

唯有愛,才能溫暖死亡

困難讓人學會互助守望

都說武漢人脾氣暴躁,一言不合就罵人。

可是表面上”素質低“的武漢人,他們只是在用他們無比熟悉的情感表達方式來喚醒周圍的沉睡和麻木,傳達溫暖和關愛。

罵咧的氣焰有多大,他們對自己的家園、對守護他們家園的人的愛就有多深。

一個又一個武漢醫療工作者倒下了,一個武漢爹爹急了,一邊看著電視機畫面上居高不下的確診數字,一邊用武漢話惡狠狠地罵那些還在外面瞎晃閒逛的人,裡面藏著的,全是對一線醫護人員和醫療資源緊缺的無比心疼。

在小區門口排隊領菜時,大家間隔兩米開外,井然有序,沒有插隊,沒有抖狠,也沒有不耐煩;

唯有愛,才能溫暖死亡


針對不會上網手機操作的孤寡老人,社區專門安排商戶在小區門口售菜;

樓長耐心教老人家使用小程序,還會幫老人家把米搬到門口;

還有的街坊鄰居,在群裡一個字一個字敲打著,告訴街坊們,自己選擇不抱怨,大家多些體諒多些理解。

唯有愛,才能溫暖死亡


援鄂醫療隊一批又一批撤退,武漢人打開窗戶,奮力致謝歡送。

兇險的新冠病毒啊,你幫武漢人民徹徹底底卸了個妝。他們表面罵罵咧咧,火氣很大,其實那是化了妝的愛意啊。

一個更溫暖的城市,也許是和死亡廝殺過的武漢,獲得的“禮悟”。


結語

對死亡的學習,是一旦坐上通往死亡列車的那一刻,就開始的。

古人云“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死”與“生”相互轉換。

清明節,是這節課的最好課堂。讓我們明白死,也更懂得生。

唯有愛,才能溫暖死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