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疫情日记(3):生命


人人生而平等,No,人人造而平等,只是在生命孕育的一瞬间是平等的。又被美国和公知忽悠了。

分享到

夏洛茨维尔(Charlottesville),弗吉尼亚南部的重镇,朋友的儿子叫它“夏村”。

因为维尔(ville)在法语里是村镇的意思,美国很多地名以ville 结尾。比如离我家不远的马里兰州Rockville,本意是石头村,被叫做石家庄。

那里华人聚集,商贸繁荣,也是冠状病毒重灾区,目前已有387例感染,死1人。而整个美国今天是18万2千感染,死3720人。

川普总统说美国优先、美国第一(America First),现在确实第一了。

有意思的是美国的石家庄虽然感染很多,但没有什么华人,是不是由于华人多戴口罩,而其他美国人不怎么戴的原因?

我在第一篇疫情日记里,提到美国人不戴口罩的原因,认为是只有病人、罪犯和恐怖分子才戴。后来和一个美国朋友聊起这个话题,他哈哈一下,说很简单,你看我这个鼻子,戴了也没用。

确实,他戴上口罩后,高高的鼻子后留着很大的缝隙,白浪费我一口罩,朋友千辛万苦从中国寄来的。

今天来夏村是陪朋友的儿子取东西,朋友在外暂时回不来,儿子所在的弗吉尼亚大学因防疫彻底关闭。这是美国国父之一杰斐逊创办的第一所公立大学,非常气派。

此刻空旷寂寥。

乔木 /美国疫情日记(3):生命


弗吉尼亚大学所在的夏村,即夏洛茨维尔,2017年8月爆发了美国近年来最大的骚乱,最终死3人,伤者更多。直接原因是,一派要求拆除南北战争时南方领军人物李将军的雕像,这被认为是主张排外、白人至上的象征;而另一派集会抗议。双方对垒,出现骚乱。

朋友的儿子专门带我到当年的骚乱的中心,想当年这里人头攒动、冲撞激烈,而现在只有我们一辆汽车,孤独驶过。这一切都是由于疫情。

乔木 /美国疫情日记(3):生命


双方当年都认为自己正确,游行集会,大打出手。彼时为了主张、为了权利,不怕生命危险。现在真正危及生命的病毒来了,哪敢主张什么权利、自由了,回到动物的本能,钻窝进洞,储粮备荒。

中美这些年来,为了人权不少打仗。中国主张人权首先是生存权、生命权,要活着,而且让更多的人活着,提出集体人权的概念。美国认为活着不是人权,那是动物权。人权是政治权利和发展权,它不是用集体掩盖个人,一定是个人的权利。

似乎很有道理,而且一直占上风。

我读书多,骗不了我,而且专门来到杰斐逊战斗的地方,看看他起草的《独立宣言》,开宗明义,上来就是: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

生存、自由追求幸福的权利。’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that they are endowed by their Creatorwith certain unalienable rights, that they are among these are life, liberty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看到没,第一条就是生存权、生命权,这是美国建国纲领的本源,也是中美争论的答案。

我一飘零海外的闲云野鹤,无党无派,无保姆不养狗,写日记无人付稿费,也没有作协和大学包养,无意为中国辩护。甚至今年一二月间回国时,对武汉封城、各地严防死守,不解、不满,认为限制了自由。

但当我回到美国,遥看欧洲的沦陷,亲历美国的恐慌,他们最终都同样作业。程度、执行会有差别,但性质、意图都一样:为了生命权、为了集体的生存,先限制自由和一些追求幸福的权利。

今天不好的消息在纽约,不是疫情数字,每天的惨状我已无语,而是一个小人物的命运。他叫Christian Smalls,刚好姓“小”。

他是亚马逊公司纽约一仓库的助理经理,目前网购公司的工人非常辛苦和危险,不少人感染。公司没有适时通报和必要的防护,只是制定一些指导原则。不满公司的防护不力,他本周一组织一些工人停工谈判。

乔木 /美国疫情日记(3):生命

e

亚马逊公司直接开除他,不需要更多理由,就一条: “违反了社交距离指导原则” (Violating social distancing guildlines)。什么劳资谈判、劳动保护、工人权利,全都靠边站。

这种事,在中国,我能想到的就是网络声援、政府协调,公司高层和员工对话,尽快解决问题,像拖欠工资一样,又不是什么政治问题。就是要算账,也会等到秋后。

在这经济危机、失业惊人的时刻,不撤职降级、不开除留用察看,直接砸了饭碗,一家生计,如何维系?

他只是为工友发声(I am their voice),就遭此厄运。资本社会就是这么冷酷。

时代广场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对了,主张工人权利、组建工会的都是左派,组织工运、积极行动的就是“极左分子”。

好消息也在纽约。

救命船“安慰号”(Comfort)昨晚终于开进纽约了。美国有很多这样的医护船, 停在一些人的朋友圈里,来反衬中国的不堪。现实是只有一艘昨晚停泊在曼哈顿的92号码头。为此川普总统今天专门飞到纽约,誓师动员。

乔木 /美国疫情日记(3):生命


看着满眼的美国国旗,特别是那面巨幅、巨资、定制的国旗,再次感叹美国爱国主义的无处不在。但是如果换成中国国旗,又有人会说洗脑、思想教育。

再看西海岸的洛杉矶,露天的隔离点终于启用了,建在停车场,一人一个车位,空间足够大,旁边有补给,统一收留流浪汉。

乔木 /美国疫情日记(3):生命


洛杉矶是美国第二大城市,有好莱坞星光大道,也有无数的流浪汉,沿街乞讨,住在纸板屋和塑料棚里,四季景色。

为什么在最发达的美国,会有这么多人无家可归?有人说是政治问题,有人说是经济问题,也有人说是生活方式

另有两个网友跟帖:

乔木 /美国疫情日记(3):生命


乔木 /美国疫情日记(3):生命


我的疫情日记,只是提供看美国的一个角度,可以叫对顶角、补角。这些年看美国的书很多,刘瑜的几本和林达的看美国系列,影响很大。

但问题就出在这里,中国人看美国,是由于对现实不满,渴望改进的比较参照,但真的定居美国深入生活,而不是像游客、学生或浮光掠影的访问学者看美国,会对美国和中美两国的比较,得出不同于刘瑜、林达那样诗性和童话般的感受,特别是最近30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情况下。

书的内容都是选择性,市场发售的书要迎合读者,特别是成为畅享书系列后,作者的定位和标签就是这样,否则这就不是你,读者也不爱看。刘瑜和林达在给你讲一个个优美、温情、民主故事的时候,有意无意忽视了美国的另一面:美国英语媒体大量报道的、作为居民感受到的不公、不义、不易。


这个公号天下传播(tianxiaus),系统没有给留言功能。目前我有个微博“乔木DC”、推特 @qiaomoo 可以评论,我会查看互动。

有人把我和别人的日记比较,完全不一样。我没有作协发工资或退休金,更没有什么级别待遇、媒体稿费,我就是独立写作,在美国也没有医生朋友,不怕极左分子。

我不是写小说的,我是新闻学教授出身,只记述、写事实;不煽情,少评论,让读者判断。我还是学者,有理有据,用心尽力。

有位朋友说,写日记收获了不少打赏吧?

我问你会打赏吗?他嘿嘿一笑说还没有。我说你都不打赏,光指望别人打赏?从阅读量和打赏比例来看,1000个读者有一个打赏就不错了。

多数人还是习惯免费阅读,尽管写作是个复杂劳动,要想写好,熬油点灯,产出不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