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思、反省、孝道,三者交織,構成了獨屬於中華民族的清明

文|阿魚乏了

哀思、反省、孝道,三者交織,構成了獨屬於中華民族的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節總是離不開離愁別緒。這個傳承了數千年的節日,依舊在一年的某一天中,悄然帶來濃濃的哀思。2008年,國家正式把清明節確定為法定節日,希望通過節日,人們可以對清明節以及清明節蘊含的意義有所瞭解。在清明節的哀思中,一起來談談清明節的寓意和淵源。

特殊的清明節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三月節、祭祖節。它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清明節首先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二十四個節氣中唯一一個節日。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清明節其實是由三個節日演化而來,分別是上巳節、清明節、寒食節。作為傳統四大節日之一,清明節既是一個重要的春祭節日,也傳承著獨特的民族文化。

哀思、反省、孝道,三者交織,構成了獨屬於中華民族的清明

相對於其他節日,清明節有著兩大的獨特之處:

  • 節氣與節日的雙重身份
  • 思念與團聚的雙重意義

事實上,清明節不僅僅只有掃墓、祭奠的肅穆氛圍,也有親人團聚的溫馨。在清明節這天,中國各地有很多不同的風俗活動,如禁火、掃墓、吃清明團、吃清明螺......一家老小在掃墓之餘,在山鄉之中踏青賞景,回家時,順手摺幾枝柳枝戴於頭上。藉著春和景明,去除一些隆冬時分,積攢在身體的寒意。

韓翊《寒食》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哀思、反省、孝道,三者交織,構成了獨屬於中華民族的清明


清明節中的自我反省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傳》

與西方不同,中國很少有宗教信仰,我們需要有這麼一天反思自己。這份反思之意可以追溯至戰國時期,有這麼一個人,用生命呼喚著自律、自我反省。而清明節的古意正是自我反省,和追求自我“清明”。這個人便是介子推(注),他曾經寫下這麼一首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

為了讓歸隱的介子推接受自己的封賞,內疚的晉文公居然聽信了小人讒言放火燒山。七天七夜大火後,群臣入山搜尋介子推,卻發現介之推和他的老母親,已經靠著一棵柳樹死了。晉文公痛哭不已,裝棺入殮時,晉文公發現柳樹下的一張血書,他用自己的性命勸誡了晉文公要不忘“清明”。第二年晉文公去綿山祭奠介之推時,發現燒死的柳樹復活了,回宮後,他把寒食節後的這天定為“清明節”。

哀思、反省、孝道,三者交織,構成了獨屬於中華民族的清明

介子推像


中華民族經歷過很多的磨難,清明作為一個節日,不僅僅要緬懷先輩的偉大功績,還要對歷史的錯誤作出反省。清明節有出行的習俗,我們最多去的是哪裡?我覺得是烈士陵園、革命英雄紀念碑。我們常常對日本人忘記歷史表示憤慨。但是捫心自問,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善於反思、銘記歷史的民族嗎?也不盡然,當我們走進南京大屠殺紀念館、英雄紀念碑時有什麼感想,是否不由自主被這段歷史感染?

倘若說清明節僅僅為了緬懷先人,這是遠遠不夠的。人之所以緬懷先輩,難道僅僅是因為先輩給予了我們生命?我們更應該看到先輩留下來的,更為珍貴的東西。逝者已矣絕不代表我們可以忘記歷史,“忘記歷史等於背叛”,我們需要的是對歷史的反思,以避免犯同樣的錯誤。


哀思、反省、孝道,三者交織,構成了獨屬於中華民族的清明

事死如生,中國獨特的孝道

百善孝為先,孝是中國倫理的核心。我們常說“逝者已矣”,為什麼我們還要去祭奠呢?這是中國與西方截然不同的孝道理念。不論是西方的“城邦”還是柏拉圖的《理想國》都曾經試想通過將嬰兒交由國家撫養來增強城邦的凝聚力,而在中國,孩子和父母自始至終都是割捨不開的。

正是這份舔犢之情,要求子女對父母盡孝養義務。從家庭到國家,孝不僅僅是個人層次的行為,更是國家治理的準則之一。《論語·學而》中記載了這麼一段話:

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如果在家可以做到孝,對社會國家自然可以做到盡忠盡孝。在濃厚的孝道氛圍中,漸漸演化出了古時候的清明節。不知道大家是否聽說過這樣的事件,當父母老人生命垂危時,子女往往會竭盡全力醫治,譬如父母查出癌症晚期,做子女的會覺得反正沒得救了,不去治療嗎?這在中國可能嗎?不可能的,這就是中國獨特的孝道。

歸根到底,這是清明節賦予給我們的一種品質。我們相信親人逝世後,依舊會有某種精神寄託存在。所以我們的孝道,就要求事死如事生。長輩活著時,我們厚養,長輩逝世後,我們依舊如此。

哀思、反省、孝道,三者交織,構成了獨屬於中華民族的清明

在這個特殊的清明節中說哀思

清明是一個追憶的節日,清明節的主要活動是祭祖掃墓,人們藉此寄託對先人的哀思。同時,清明不止體現在對先人的追思,也是體現對已經逝去的志士們的追思。清明節不止追思家祖,更是對所有為中華民族做出貢獻的有志之士,發自內心的一種哀悼追思,這是獨屬於家國一體的中國人民的偉大情懷。

2020年4月4日,這是一個特殊的清明節,四月四日十點起,全國人民默哀三分鐘,汽車、火車、艦船鳴笛、防空警報鳴笛。我們沉痛哀悼抗擊疫情不幸犧牲的醫護人員,深切哀悼在疫情中不幸逝世的同胞。王兵、馮效林、江學慶、劉智明、李文亮、張抗美、肖俊、吳湧、柳帆、夏思思、黃文軍、梅仲明、彭銀華、廖建軍……這些離我們而去的英雄,我們一刻不敢忘。而沉痛的哀思,是要求我們銘記這場災難,要求我們帶著已故同胞的那份,一起走下去。

清明節,願逝者安息,人民安康。

哀思、反省、孝道,三者交織,構成了獨屬於中華民族的清明

清明節的現代意義

一.從家族層面看:清明節作為一個追思祖先的節日,凝聚起了一個家族的共情。祭祖掃墓一方面寄託了對祖先的哀思。另一方面,家族內的血緣得到了聯繫,促進了家族成員的和諧與團結。

二.從國家層面看:清明節體現了一個愛社會 、愛祖國的精神,有利於社會的團結穩定。

三.從自然層面看:清明節作為一個節氣,具有指導農時的作用,其中體現了“萬物清明”的自然觀念,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為此,國家極力提倡改變原先祭奠祖上的燃放鞭炮等與自然和諧相悖的陋習。

出於對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與往年不同,今年中國人民更多的是通過網絡祭祖、直播的祭祖的方式,緬懷對先人的追思。慎終追遠、傳承孝道,祭祀先祖更在於一份心意。這個清明節,多了幾份清淨,多了幾份文明。

哀思、反省、孝道,三者交織,構成了獨屬於中華民族的清明


清明不僅僅是一份形式,對於中國人來說,更是一種信仰。它時刻提醒著我們,不能忘記自己的根本,不能忘卻仁人志士為我們做出的貢獻,不能忘記保護自然,要與自然和諧相處。清明節傳承至今,雖然許多風俗習慣已經伴隨著時間的侵蝕漸漸流失了。但是與此同時,我們又賦予了清明節許多新的意義。最後,祝大家清明節安康,也希望中國可以儘快從疫情中走出來。




注:介之推、介推,後人尊為介子,春秋時期晉國(今山西介休市)人,生於聞喜戶頭村,長在夏縣裴介村,因“割股奉君”,隱居“不言祿”之壯舉,深得世人懷念。死後葬於介休綿山。晉文公重耳深為愧疚,遂改綿山為介山,並立廟祭祀,由此產生了“寒食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